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闲话秀才

编辑推荐 闲话秀才 ——关于我QQ昵称的说明


作者:宝庆秀才 白丁,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1发表时间:2017-09-09 21:06:58
摘要:秀才乃功名起点。他们既不能像举人那样成为新贵具备做老爷的资格,更不能有进士那么享受雁塔题名、琼林赴宴、玉街跑马的荣耀。秀才在经济上除了免瑶役外如果每年的考试的成绩进入甲等的话会有一份皇粮,俗称廪生,政治上的待遇就是在县官审案时可以不下跪。他们大多数只能设帐或做西宾糊口。做为西宾能有贾雨村那样能被东家的提携飞黄腾达的机会恐怕是比陨石砸在自己头上的概率还小。但秀才是真正知识分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的良知,这个群体有很多优秀人物,本人仰慕他们的故事!

闲话秀才 首先我声明,最早的一个QQ是2005年申请的,到现在已玩QQ六年了。这是我第二个QQ,第一个前年丢了,但第一个和现在的QQ都用“宝庆府秀才”昵称。在与QQ上朋友交往时,有很多朋友说我这个昵称取得好,有意思,不管对方是出自内心还是恭维,我还是高兴的,我喜欢这个昵称。
   昵称中“宝庆”系一地名,乃当今湖南邵阳市也。因宋理宗做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史,其登龙庭后认为邵州是其发祥之地,遂用其年号把邵州更名为宝庆,并升州为府,是为宝庆府,辖地包括今邵阳市和娄底市。宝庆一名一直用到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后,由于顺应民主思潮,复名邵阳。时过境迁,星移斗转,现代社会从上到下反而都要热衷于称王称帝称霸,尤其是商标名中皇家风气更浓,迎合了人们的心理,这也算是逆潮流的中国特色,或曰复古思潮罢了。我也不能免俗,用这昵称也算是攀龙附凤,沾点皇气耳。
   再说昵称中的“秀才”,秀才在各个时代有不同的身份,明清时期的秀才若经过县、府、院三试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秀才乃功名起点。但不管在什么年代,秀才都是个读书人无异。本人的学历按科举朝代的皇家标准勉强算是个秀才,故不敢稽越称为举人、进士。秀才终究是秀才,他们既不能像举人那样成为新贵具备做老爷的资格,更不能有进士那么享受雁塔题名、琼林赴宴、玉街跑马的荣耀。秀才在经济上除了免瑶役外,如果每年的考试的成绩进入甲等的话会有一份皇粮,俗称廪生,政治上的待遇就是在县官审案时可以不下跪。他们大多数只能设帐或做西宾糊口。作为西宾能有贾雨村那样,能被东家的提携飞黄腾达的机会,恐怕是比陨石砸在自己头上的概率还小。所以,大多数秀才的际遇,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地位,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目不识丁者对他们都是轻视、瞧不起,只不过一种是盛气凌人,一种是不经意的揶揄,因而不管是在阳春白雪还下里巴人的文化中,秀才几乎成了嘲弄、挖苦的对象,成了穷酸、迂腐的代名词。
   但是,秀才们却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里的知识分子,按照西方的说法不单纯指读过书,更是指一种独立的人格。他们代表了社会的良知。他们尽力保全独立的人格,铮铮硬骨。他们可以把自己当牛羊,但从来不作别人的犬马。他们生活于底层,远离奢华,了解底层劳苦大众的疾苦和意愿,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民众的喉舌。但他们更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妥协,内心自有一份对信仰的坚守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负。他们是一群受过相当教育、对现状持批判态度和反抗精神的人。在比较黑暗或混乱的时期,也往往负起政治批评或社会批评的任务。他们与政治权威总是具有先天性的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要与统治者保持距离,以保持他特殊的批判者的身份;另一方面统治者也不喜欢他们,害怕自己的权利受到怀疑和批判。所以,秀才们几乎充当了一个关心他人身处的社会及时代的批判者与代言人。他们浑金璞玉,书生禀性不改,“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与庶民共进退,随遇而安。
   也许有人会问,那举人进士就不是知识分子了?答案是:非也!他们也许可能比秀才们读的书更多,甚至更有本领,但他们因学而优则“仕”,终日拍马溜须,尔虞我诈,行贿受贿,监守自盗,相互吹捧,相互授勋,用谎言支撑他们的社会,他们的红顶子,以说谎为终生职业。当年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那分书生意气早已在权欲面前点头哈腰而灰飞烟灭了,完全融入了这官僚机构中,成为这部庞大的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如果还有半点书生气,也会被官场所驱逐。所以他们无暇做学问,无心做学问,也不再需要做学问,更不用说代表社会良知,有独立的人格了,因而他们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除非他们像五柳先生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或如柳司马贬为闲职,才有可能恢复一点他们的书生本性。
   秀才中也有很多姣姣者,算得上是个人物。
   只有秀才功名却能取不朽之文学功勋者,柳泉居士也。19岁即中秀才,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一生贫困潦倒,了解民间疾苦,以鬼狐寄托自己和理想,曲折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一有空闲就在在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不仅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有影响意义的。蒲松龄在山东当时有“蒲圣人”之称,他除了《聊斋志异》外,还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写了很多书,我认为他还充当了一个扫盲者和科普作家的身份。所著又有《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草木传》《伤寒药性赋》《聊斋俚曲》等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肚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蔡侣笙是耶!”蔡侣笙是我在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状》中我最近喜欢的人物。多年前,当我读到第34至36回时,我情不自禁地提笔在书上写上了这句话。他出身世家,补了廪生(政府给于一定经济资助的秀才)后开学馆。但因只有三个学生,不能糊口,于是便又摆起卦摊测字,时常遭人戏辱。但他却在自己穷困潦倒时还不忘救济险些被卖到妓院去的秋菊;他傲气清高,虽然穷到测字,自认为人穷志短,但“九死一生”请他为唐玉生的《啸庐吟诗》图题诗。此图俗不可耐,题诗名家竟达二百多人,其实不过沽名钓誉罢了,他看了之后,力辞不题,认为“题了污了自己笔墨,写了名字上去,更是污了自己的姓名。后来有幸为官并做到知县,但终因不改书生本色,不谙官场规则而被革职,结果老百姓“有纷纷在雪地上跪下”,手执香花灯烛,清水铜镜,高声叫嚷“青天大老爷”,其情景之凄凉,令人痛惜,其为官之清廉,令人敬慕。其人品之高尚,令人仰望!
   高居庙堂却又不失秀才本分者,鲜见之吴佩孚也。吴少时家贫,但读书用功,22岁时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后为生计从军,步步高升,民国时高居直系首领,时称“玉帅”,曾与奉系首领共同把持北京政府。1924年9月8日,成为首次上《时代》杂志封面亮相的中国人。他有“四不信条”:“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并一生为之实践。董必武评“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在女色上,他一生中只有发妻张佩兰相伴,从不拈花惹草。有个德国美女跑来中国,专程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却以“老妻尚在”断然回绝。吴还坚持“四不主义”“不做督军、不居租界、不结交外国人、不举外债”,他一生中没破此四戒。为官正直,禁用亲人族人。他支持五四运动,在他的力争下,故宫三大殿得以幸存下来(当时政府大员准备拆了三大殿建西式议会大厅),虽为军人他会写诗、绘画,字也写得颇好,真儒将也。失意后张学良经常接济他,在“九一八”后毫不留情地骂张,也拒绝日本人请他出山的要求。他死后国共两党都给了他公正的评价,蒋介石赞扬他“精忠许国,劲节弥厉,不移不屈,大义炳耀,海宇崇钦”。其实,吴自己写了一幅对联,很好地诠释了他的为人:“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噫,在那个时代,可以掌管国柄的人物中,能有这样节操的人可谓傻秀才乎?
   仰慕秀才中的人物和故事的,所以自命秀才,盖因太喜欢之故。孰不知在QQ朋友眼中,吾是真秀才焉,还是徒有其名,亵渎了秀才的本义?

共 30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唐初曾与明经、进士并设为举士科目,旋停废。后,唐宋间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文章中列举了影响中国走向的秀才吴佩孚,吴少时家贫,但读书用功,22岁时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后为生计从军,步步高升,民国时高居直系首领,时称“玉帅”,曾与奉系首领共同把持北京政府。1924年9月8日,成为首次上《时代》杂志封面亮相的中国人。他有“四不信条”:“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不嫖娼”,并一生为之实践。董必武评“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在女色上,他一生中只有发妻张佩兰相伴,从不拈花惹草。有个德国美女跑来中国,专程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却以“老妻尚在”断然回绝。吴还坚持“四不主义”“不做督军、不居租界、不结交外国人、不举外债”,他一生中没破此四戒。为官正直,禁用亲人族人。他支持五四运动,在他的力争下,故宫三大殿得以幸存下来(当时政府大员准备拆了三大殿建西式议会大厅),虽为军人他会写诗、绘画,字也写得颇好,真儒将也。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09 21:29:45
  公正的评价吴佩孚,他还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秀才,是个有思想主见的知识分子。他的“四不信条”和“四不主义”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09 21:30:36
  感谢赐稿江山随笔,欢迎继续投稿。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10 11:23:57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