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行
五绝·泰山!泰山!
岱岳我来兮,横峰入史诗。
衔雄威耸立,出世吐清奇!
注:孤雁格。
2017·8·23于泰山红门
五绝·泰山兮泰山!
何处泰山容?云深不见踪!
天梯眉上立,扶壑我从容。
2017·8·23于泰山云深处
七绝·啊!泰山!
松壑云深深绝奇,幽声万谷鸟吟诗。
杜公望岳痴睁眦,引我今朝柱杖追!
注:
1.睁眦:语出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2.柱仗:泰山特有“登山杖”。
2017·8·23于泰山半峰
五律·泰山之颠
绝顶我为峰,阴阳齐鲁同。
一雄夫岱岳,孤首入云空。
万壑红尘静,千年绿谷重。
泰兮威饮立,仰止借从容!
注:
1·据《中华新韵》。
2·“绝顶我为峰”:出自林则徐名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3·“阴阳齐鲁同”:山东古时为齐鲁大地。于泰山一分二,南为鲁国,北为齐国。杜子于《望岳》中有句:“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
4·泰山之称最早出于《诗经》。“泰”:意为“大而稳,稳而安。”泰山之威乃为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2017·8·23于泰山峰顶
【编者按】绝律四首,前三首符合平水韵韵律,末首或据新韵。泰山,古来尊之,“横峰入史诗”,非虚夸也!“引我今朝柱仗追”,仗,疑为“杖”。“阴阳割昏晓”,山南向日为“阳”,山北背日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之昏晓判割于山之阴阳,所以说“割昏晓”,此处“阴阳齐鲁同”,则泰山之雄不见矣。【编辑 淀湖南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