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收获】观《那年花开月正圆》再谈官商之道 (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收获】观《那年花开月正圆》再谈官商之道 (散文)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02发表时间:2017-09-14 05:51:15
摘要:我想,如果一个即将从政之人,或者一个以经商准备持家的普通商人,要使真正一直做着升官发财之梦,他抱着当官赚钱,钱买权利的态度,要去为官经商,等待他的,将会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和历史的审判。

【丁香收获】观《那年花开月正圆》再谈官商之道 (散文) 最近,由孙俪、陈晓领衔主演的年代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热播之中,本剧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电视剧掀起了一时热潮!它拍出了陕西的历史故事,讲述了清朝末年的陕西秦商的发家史。该剧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十足的“秦”味,更是流淌了千百年的秦商文化精髓,既让百姓娱乐其中,知道了秦商发家历史,更重要的是给人以历史的教训,让人回味其中。
   我平时不看电视,原因很简单,不是电视剧不精彩,只是我个人一直有偏见。总觉得如今的电视荧屏和电影银幕,别说满嘴跑火车,上天入地,阳世阴间,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万事皆有可能,一直认为电视剧、电影,只能供那些生活滋润、日常消闲的人们娱乐娱乐,像我这样的穷忙族,不看也罢。之所以欣赏这部剧作,是因为这部剧作里边有我的秦腔好友曹佳,他在剧组里,有唱秦腔的演出节目。没曾想欣赏起来,就有点不忍放下的感觉,因为秦商的经商故事,确实让人吃惊震撼。
   当官、经商发财,自有历史以来,以至于当今社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日常话题。我一个庶民百姓,既不是当官的料,也不是经商的坯子,所以我不懂为官之道,更不知经商之谋略。但是,从观看《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官商之道,既看到了官商界的仁义慈善,正气凛然之大举,也看到了官商界的一些龌龊和不堪。自古到今,只要官商勾结、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受害的肯定就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一个历史的教训,历史上,我们的民族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难以估量。因此,浅谈个人拙见,望仁人志士都来拍砖,指点迷津。
   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官商一体缺乏必要条件和土壤,也有个别人,成为最早的官商合体的受益者。自汉朝的汉武帝时代开始,商人纳入官僚整体,用国家之力量,引导更多的商人为国报效。汉景帝时开始实行“输粟六百石者爵上造,四千石者爵五大夫,达万二千石者爵大庶长”的捐资授官制度,由此开了权钱交易的先河。到了唐宋时期,官商一体化仍在继续,在发展。唐中宗时期,奢侈风行,国库为之空竭,最高统治集团大肆纳贿卖官,于是,员外同正,试、摄,检校、判、知官一时多达数千人。到了明清时代,官商一体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在大清社会后期,表现尤其突出,特别是滋生腐败,阻碍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这些事实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1881年清朝大官张之洞,就是其中一例。张之洞由翰林院侍讲学士直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来出任山西巡抚,到任不久,又不断转任其他重要岗位,又过两年,张之洞荣升两广总督。历史上此类范例,举不胜举。近几年国家政府高举反贪大旗,揪出来的大老虎小苍蝇,基本一个类型,官商勾结,为虎作伥,在金钱和权利的诱惑下,好多人丢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故事,就发生在1884年。剧中的贝勒爷、杜老板这些所谓的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从不顾及秦商和百姓死活,为了扩充自己的政权范围,为了捞去金银钱财,权利一味地放大,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就是无能的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所谓权力,是人民赋予政府管理国家的权利。当权力受不到监督,权利不在法律所允许的范畴之内,官商勾结之势抬头,势必出现所谓绝对权力,导致的必然就是腐败。在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但经济体制却没有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因此,行业、企业想在市场中获得尽多的利益,与政府有“勾结”,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缺乏监督,“勾结”的情况就会复杂化,而且层出不穷。要把握好这个度,就得靠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否则,一切的“联系”将成为“勾结”。
   为官之道,可以说自古理论很丰富,名言绝句,层出不穷。《管子·牧民》:“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曾经记得,2014年09月,习主席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引用清人的《格言联璧》指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段话意思是说:没有远大志向,不可能事业辉煌。当领导干部,就要想清楚,自己在为谁掌权?为谁用权?如何行权力?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见利忘义者,必然是庸俗贪鄙、营营苟苟。孟子曾说:“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身居要职,就是要求自己,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一起,只有着眼国家、民族前途的人、为人民利益想问题、作决策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博大宽广、虚怀若谷、胸襟坦荡,正气凛然。
   2014年05月五四青年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当官”与“发财”这两个词汇,在普通老百姓的观念中,当官就会有权,有权就会有钱。“当官”和“发财” 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经过两千多年历史洗礼,“当官发财”这种思想不但没有丝毫消除,反而变本加厉,坚不可摧,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危害之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侵蚀腐蚀着每一位准备从政者。
   中国自古历史悠久,经商之道,有经商之秘诀,前人经商,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商业道德,有他们自己的商业文化,《菜根潭》上有句话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说的虽然是做人的道理,其实做生意也是如此。不要因为利润少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风险小就去做。中国人经商历史源远流长,商业文化博大精深,漫长的商业活动培育出中国商人代代薪火相传。历代商人都总结出了自己经商的一套理论,诸如古代兵法:《四书》《五经》《燕京杂记》《史记·货殖列传》《书经》《汉书·息夫躬传》等等,里面都有关于经商之道,经商之道可以说无处不在。正常的商业往来,是如今时代,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毕竟商业是货币流通的手段,而且必须发扬光大。
   当然,如果像电视剧里演绎的那种官商勾结,蝇营狗苟,我觉得必须加大力度,予以监督和约束。记得有一篇文字里这样说:“官商勾结一体,是产生官吏贪腐,政治黑暗的温床。商人授官拜爵或官营、官贷、管卖活动的结果,必然导致政纲紊乱和政治腐败,官商勾结,更有利于僭越法令践踏法律。封建政权强盛时,商人依附国家政权,商人为政府所用,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政治削弱,官商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对社会的影响无疑弊大于利。”
   之所以叙述如此之多,列句如此之啰嗦,就想说明一件事情,我们支持现代化市场,有更多商人经商,以促进市场发展,以繁荣市场经济。我们也赞同经商之人,就像电视剧里的周莹一样,用正常的商业投资,为国家捐资捐款,投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筑路、修桥、建学校,扶贫、救济支援灾区等等,搞教育投资,搞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都可谓善举,也值得提倡,学习并发扬光大。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众多行业,众多商人和官员中,总会有一批人,他们还是想钻道德和法律的空子,趁此机会,借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官商勾结,鱼肉百姓,让百姓深受其苦。
   我想,如果一个即将从政之人,或者一个以经商准备持家的普通商人,要使真正一直做着升官发财之梦,他抱着当官赚钱,钱买权利的态度,要去为官经商,等待他的,将会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和历史的审判。
   2017年9月13日青海循化

共 30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正能量文章,写意深刻。这篇文章朴实厚重,围绕热播的电视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对于剧种表现出的形式进行了热议,剧中拍出了陕西的历史故事,讲述了清朝末年的陕西秦商的发家史。该剧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十足的“秦”味,更是流淌了千百年的秦商文化精髓,既让百姓娱乐其中,知道了秦商发家历史,更重要的是给人以历史的教训,让人回味其中。回顾中国古代的经商之道,有经商之秘诀,前人经商,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商业道德,有他们自己的商业文化,《菜根潭》上有句话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说的虽然是做人的道理,其实做生意也是如此。不要因为利润少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风险小就去做。中国人经商历史源远流长,商业文化博大精深,漫长的商业活动培育出中国商人代代薪火相传。历代商人都总结出了自己经商的一套理论,诸如古代兵法:《四书》《五经》《燕京杂记》《史记·货殖列传》《书经》《汉书·息夫躬传》等等,里面都有关于经商之道,经商之道可以说无处不在。正常的商业往来,是如今时代,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毕竟商业是货币流通的手段,而且必须发扬光大。就想说明一件事情,我们支持现代化市场,有更多商人经商,以促进市场发展,以繁荣市场经济。我们也赞同经商之人,就像电视剧里的周莹一样,用正常的商业投资,为国家捐资捐款,投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筑路、修桥、建学校,扶贫、救济支援灾区等等,搞教育投资,搞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都可谓善举,也值得提倡,学习并发扬光大。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众多行业,众多商人和官员中,总会有一批人,他们还是想钻道德和法律的空子,趁此机会,借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官商勾结,鱼肉百姓,让百姓深受其苦。看剧读出其中的韵味,是一种进步,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文章举例厚重,与读者产生共鸣!是一篇佳作!力推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08:03:09
  感谢支持点评问好
12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4 08:05:19
  一篇具有警示意义的文章。官商勾结,历来都有,那么是为何呢?都是欲望所制。文章结合古今案例,详细阐述了这一问题。得出结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历史的审判。具有正能量的文章,拜读学习,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08:11:37
  感谢支持点评问好
13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4 08:05:43
  官商勾结一体,是产生官吏贪腐,政治黑暗的温床。商人授官拜爵或官营、官贷、管卖活动的结果,必然导致政纲紊乱和政治腐败,官商勾结,更有利于僭越法令践踏法律。封建政权强盛时,商人依附国家政权,商人为政府所用,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政治削弱,官商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对社会的影响无疑弊大于利
   这话没错,确实如此,拜读学习,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08:13:50
  感谢支持点评问好
14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4 08:06:32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贤哲理,但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坏了社会风气。拜读学习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08:10:35
  感谢支持点评问好
15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09-14 09:24:57
  文笔流畅,娓娓道来,令人欣喜。
回复1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11:26:27
  谢谢点评,支持鼓励
回复1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11:27:28
  谢谢点评,支持鼓励
16 楼        文友:玉叶青        2017-09-14 11:04:55
  官商之道论者甚多,再议难度很大,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明其对国家、政权、民生的影响,就有了新意,对官商勾结惩治的紧迫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问好作者。
回复1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09-14 11:28:10
  感谢老师点评支持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