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闲谈弹弓

  闲谈弹弓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4发表时间:2017-09-15 07:05:20


   昨晚上,闲翻道光版《修武县志》。
   在该书《杂记·轶事》里读到一篇关于玩弹弓的文字,觉得很有意思,遂摘录如下:
   “《琅嬛记》云:元时有一人姓魏,家修武,善弹,以铁为丸,能先弹树木,回丸中鸟。人以为神。”
   短短数句,就把一个技艺高超的民间高人勾勒出来,不得不佩服文字的简练。同时,一个玩弹弓的人能被载入县志,也是了不得的事。
   读到此,不由得想起了童年自己玩弹弓的事。相信,很多人对于玩弹弓并不陌生。那时的弹弓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弹弓手柄一般找个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最好粗细适中。但是要找到两个分叉均匀、线条流畅的木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枝桠剥皮后,上两头系上弹筋,弹筋中段系上一包裹弹丸的裹皮。弹筋可以是橡皮筋,也可以是自行车内胎,但橡皮筋韧性较差,自行车内胎弹性不足,最好的自然是医用吊针橡皮管。手柄也有用粗铁条握的,再用汽绳缠绕以作装饰。弹丸也是自己用普通胶泥搓团的,运气好时能跟别人要几个大点的滚珠,当然,还舍不得轻易使。那时自己只是简单的玩玩,谈不上技艺高超。印象中,自己玩弹弓收获不大,甚至连一只鸟也没有打到,更别说“先弹树木,回丸中鸟”了。说实话,自己玩弹弓也是跟风,不愿被小伙伴看不起。因为当时的小伙伴可以说人手一个,大家在一起,每每是挟弹出行,多少有点炫耀的意思。伙伴中如果谁玩弹弓打得准,那一定是大家崇拜的对象,以至于纷纷向他学习,苦练技艺。好像这也跟一个人的臂力和感觉有关,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为神弹手。
   可以说,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已出现了弹弓。据《吴越春秋》有《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古‘肉’字)。”这首诗歌写出了砍伐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射中鸟兽的狩猎过程。《战国策·赵策》也有:“弹丸之地”之说。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也有弹弓的影子。据了解,弹弓主要以玩耍为主,但有时也作为冷兵器用于偷袭。由于弹丸的杀伤力远远小于箭矢,所以弹弓在战争中运用的记载很少。关于弹弓在战争中的记载,恐怕听的最多的是小兵张嘎的传奇故事了。当然,那部电视剧演绎得过于“神剧”了。
   说真的,有好多年没有玩过弹弓了。如今的弹弓制作精良,用料考究,比起以前自己玩过的,简直天壤之别,算是一种工业化玩具了。只是自己更怀念亲自动手制作弹弓的难忘经历。感谢这本道光版《修武县志》里善弹神人的记载,让我重温了关于弹弓的点滴美好回忆。

共 9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弹弓的描写,古往今来,不胜枚举。文中作者因翻阅道光版《修武县志》,又一次读到关于弹弓的种种,随即回想起童年里与弹弓相关的细节,那时候的弹弓一般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弹弓手柄一般找个树木的枝桠制作,呈“丫”字形,因粗细适中,把玩起来很便捷。文章引经据典,描写细腻,叙说生动,颇具趣味,推荐欣赏。【编辑:文如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