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再议《可敬佩的阎罗王》

编辑推荐 再议《可敬佩的阎罗王》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2发表时间:2017-09-15 19:04:03

家中妻子靠山河,父做高官子登科。
   生前不愿为官宦,死后不愿做阎罗。
   仔细回想斟酌,王世祥还说过这4句,把这四句放到前篇那四句前头,好像就是一个八句的顺口溜,或是古风?但又有重复句子。究竟是什么诗体,两组有无联系?这里暂且不做研究。
   综合前篇,从内容上看,只有在封建时代才有“柱国”官职,是高官的象征。因为父做高官,而儿子不是借老子的权势,而自“登科”,凭学问上去的没有走后门的劣迹,也算是人家有本事。
   但作者本身,不想当官往上巴结,也许是看到老子当官,整日忙于公事,不得消闲的的情景所感触。光看到忙,这远远是不够的,要看到忙乱些什么?有些贪官污吏野心家,忙得不可开交,今日为自己或姘头忙办工作、忙生活琐事,深入户舍搞“思想”工作;而明日又要树立“典型”找长头发谈话到夜深,进行“帮助”体贴……真是昼夜不得休闲,有的连他的乡下老父,远途而来都无暇接见,看!为官多么不易呀!的确工作太累了。这都是“活学活用”吗!至于真正的工作,劳动生产、人事教育处理事务,是很好处理的,不用费那么大的劲儿,有现成的“公式”一套就妥。是非曲直尽有答案,鹦鹉学舌,滔滔不绝,有理有据,何忙累之有?
   忙,不都是尽职。要看他为谁、怎样、忙了些啥,是为公,还是为己,是合法还是非法?是敲诈勒索,还是秉公办事……久而久之,人们尤其是上过他的榔头的人们,都不听他的冠冕堂皇的花言巧语、引用古典或权威“语录”,以及高压的“紧箍咒”之类的套话,或声称“某某号文件”等等,要看他的落脚点,就是到底他要干什么?是利于民众,还是实用主义的伎俩肥施自己。
   “忧”民之人是有的。中央颁行的政策法令,实为全体人民利益、安定团结为出发点的,但执行起来,绝非一帆风顺的。有的善于或已经养成谋私恶癖的贪官,在执行中大打折扣,谅此风不会长久。
   阎罗实在可敬佩,因为他不畏权势、不论亲疏、不受贿赂,执法不加个人成分,明察秋毫公正无私,毫不动摇,没有冤、假、错案,实在可赞美;而人间,历来称颂包公清正,可是,也在国泰和公主面前也动摇过,在铡陈世美之前,就想以“文银四百两”把秦香莲打发走,而不予陈世美处以应铡之罪,以免得罪了国泰和公主。可是秦香莲不肯收他的文银,而是要回家,不再喊冤告状了!这对包公也不为难堪,而真正是他受不了的是,秦香莲说的“都说包公为官清正,原来也是官官相护有牵连!”是他才铡了陈世美。豁出了自己的头,脱掉了自己的乌纱红袍,听侯皇上治罪。包青天,在权势面前,也曾犹豫过!……可是阎罗王则不然,从未放过坏人,也从未动摇过;也从未冤枉过好人。所以阎罗王是可敬佩的。
   阎罗王所以能够毫厘不爽地执法公正,这和他的判官记事绝对正确是分不开的。也不能归功于阎罗王一人,还有那位得力的判官,如他弄虚作假、贪图贿赂,也极易造成冤、假、错案的。
   在过去的流传中对阎罗王的评说也不一致。有人把凶狠的官吏比做“阎王爷”;也有的俗语说:“阎王爷好见,小鬼难参”,前者贬后者褒。为什么“小鬼难参”呢?因为,小鬼要勒索、要从执法中捞取油水,不过都是乘火打劫行为。阎王爷则不然,只是按其罪行下令给予应得的惩处就是了。对于无罪的人不加勒索、不耍官僚,也没有臭架子,只不过严肃罢了。必然,也不能称为“好见”了,当然是跟见小鬼相比较而论。
   由此看来,作者所云“死后不愿做阎罗”的,原因不是“斩鬼心残忍”,而是依法据事实定罪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就捞不到个人的好处了。
   本来阎罗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无神论者是不是承认果有其实的,而实际上也没有这个机构的存在,冥府、十殿阎罗、十八层地狱……这都是人们创造的神话,只有中国才有这个神话,而别的国家,又有他们的神话了。可见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希望,一一就是依仗权势坈害他人的恶棍们,尽管阳世无所报应,而死后必遭应得的惩处。又创造了铁面无私的阎罗王,明察秋毫实事求是的判官,到那里不同阳间,权势、贿赂、钞票、财产……一切都买不动那里的官员。坏人权霸到了阴世,只有伏法,按其罪恶受其酷刑。这样在好人的心目中,有这样一个绝对正确公正的地方,为任何人主持公道的幻想或寄托。
   然而,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拔高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或向前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乃至以后的一个漫长的年代里,“地狱”之说,被用来束缚人们手脚,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为统治者所利用,让人们甘心为他们所欺压,维护他的意愿和统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出现了邪恶,但终是向前进的。每经一段黑暗之后,必现光明。人们也在比较中,觉悟而认清道理!人们所崇拜的清正而毫无徇私舞弊的化身一一阎罗王和包青天将会处处皆是。当然是百姓喜爱欢迎的一面。这里录下我以前写的一首小诗:
   《阎罗赞》
   地府共有十八殿,
   殿殿是清官。
   不畏权势不受贿赂,
   不容舌剑唇枪诡辩难。
  
   阎罗为官清正无私,
   美名天下传。
   阎罗赞包拯铡美案果断决然,
   包公红了脸!

共 20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结合上一篇文章,在此文当中对阎罗王进一步表达了敬佩之情,认为阎罗王执法公正,依法据实定罪铁面无私,甚至连包青天都比不上他。文章还讽刺鞭挞了那些不为民只为己,不为公只为私,忙着升官发财的贪官。通篇来看,作者借赞美阎罗王,呼唤公平正义,呼唤清官廉吏,给人警示,引人深思。【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9-15 19:05:54
  感谢作者赐稿。按照江山的发稿要求,对文章涉及“四人帮”敏感话题的地方稍作了删减,请作者理解。谢谢支持!
回复1 楼        文友:高和义        2017-09-15 21:12:38
  执手今生编辑老师:感谢您的深刻细致、透彻地高评!并特别感谢您对文章中偶尔出现的禁用的词语帮助删除改动,深表谢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