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起的粮食暮落的酸辣 ——老桥头
摘要:南门的故事最多,我们而是的欢笑都在桥头度过
“嘿,小伙子,今儿起的早有空来我这里吃面,看你们每天起那么早读书真是累,来给你多弄点”,我也爽朗的回答“辣子多点冬菜多点”。
实在的老先生在这桥头足足经历了五十个春秋,本来早在两年前就答应老先生为他面馆写上一篇文章,但是被每天死板的学习压的早已忘记要写这篇文章了。
我选择了一个天气不错的早晨,去了那家面馆,桌椅板凳没变,小小的店面也没有变,没有粉饰依旧保持70,80年代的风格,熟悉的说词,“小伙子吃几两”?只是说话的人不再是老先生,煮面的人换成了他的女儿。
面的味道似乎不是曾经的样子了,也许是我太久没吃,那个味道早已经忘记了吧。
还记得那时每天早上起早一点还可以吃一碗,要是睡过头就只能挨着饿一晃而过了。
时间很快,不知不觉我们在变化,有些东西一过就只剩回忆,偶尔我们想起某个人某个物的时候也许会去回味曾经的点滴,但是再也找不到你曾想要的那一种味道。
曾经的那碗酸辣面是我晨起的粮食,如今是我人生的感触。
没有过的话语,简短文字也许是我给你最真挚的回应。
曾经铃铛响彻桥头桥尾,
伴着晨起的大佛与塔,
人来人往的喧嚣,
偶尔吆喝两嗓子,
二两面条一碗咯”!
这座城我就觉这老桥头故事最多,
茶馆绕这护城河讲着老一辈的故事,
可叹啊人生今百态啊,
抵不过一碗酸辣的人生啊,
就这南边桥头的面馆滋味最多啊”!
【编者按】味道,还是曾经的好,一碗面,也有着它的酸辣人生。文中,作者根据一碗面,感怀曾经的味道,透视世事,体悟人生,诗意而现实,读来给人感触,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9-16 07:51:24
问候朋友,欣赏你的文字,祝福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17 01:29:43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偶尔我们想起某个人某个物的时候也许会去回味曾经的点滴,但是再也找不到你曾想要的那一种味道。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忆宇 2017-09-17 15:00:22
是的,所以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多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