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即将消失的行当 ——倒锅
有人说,这是一个喜欢怀旧的时代,喜欢吃着山珍海味怀念粗茶淡饭,喜欢穿着名牌怀念满是补丁的衣服。
有人说,这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发展无时无刻都在改变着这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也在随时遭到时间的冲刷。
有人说这就是时代,我们要接受。
两年前,我们探访了手工艺人孙其才,他的倒锅技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倒锅”一词是民间叫法,将易拉罐、破锅、破壶等回炉重造成铝锅的手艺。孙师傅告诉我们,倒锅细细说来,要经过十一个步骤:化铝、筛沙制模、掏空模具中心、加实模具底座、修整模具、撒滑石粉、擦铅粉、熏模具、浇铸、揭模具、研磨缺一不可,而且每个步骤一定要认真仔细把关,稍有不慎这个锅就坏了。
“我做这个二十多年了,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做,那个时候也没有师傅教我,就自己在那琢磨,瞎捣鼓,刚开始喜欢这个东西,也就坚持的做下来了,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其实说实话,想过转行,那时候想着去开出租车,但是还是没舍得离开这个行当,现在就在干几年,也就不做了”。聊天的时候,孙师傅总是那么健谈。
当我们问到手艺的传承之时,他说:“社会在进步,这门技术过个十来年也会失传,现在没人愿意学了,嫌麻烦、嫌苦又累也脏。自己倒是教了几个徒弟,不过也是学的时间不久,就离开了”。他打趣道,“徒弟都走了一批一批了,师父却还在坚守啊”说完依旧坐在那打磨着做好的铝锅,看得出来,每一个成品,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呵护,他还想更加完美。
谈到收入时,孙师傅紧皱的眉头才有些舒缓,“之前一寸五毛钱,这几年价格稳定在两块钱到三块钱左右,收入还可以,现在一年三四万吧,和打工差不多的。”看他满脸笑容,满满的成就感。
两年后的今天,我循着小路,再次造访手工艺人孙其才,门牌已经不再,门口只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加工铝锅,而孙师傅却略显沧桑。看到我的到来,他起身迎接,只是似乎腰已经有些佝偻。我们没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相谈甚欢,他告诉我们现在生意不好做了,没有几个人来倒锅了,大家直接去超市买回去就用,所以自己估计就再做几年也就不做了,毕竟体力活做不动了。
就在聊天的间隙,有老人拿着易拉罐、破锅等让孙师傅帮其制作铝锅,我好奇问起,铝锅究竟有什么好的呢?老人眯着眼睛笑嘻嘻告诉我:“年轻人,没有生活经验吧,铝锅做出来的米饭温润,不粘锅而且吃起来润口,炒菜菜色不变,闻起来都想多吃两口。”这个时候,我就略显生涩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曾经人们不可或缺的手工技艺,悄然退出历史的舞台,面对这些即将逝去的手工技艺,我们应该心存敬意,只因为手艺,是手中的艺术,值得敬畏!
我们在记录着这个时代,我们也在创造着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