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纠结(小说)

精品 【星月】纠结(小说)


作者:田承友 童生,958.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04发表时间:2017-09-17 20:58:16
摘要:一间病房,一位即将逝去的老人,一群孙男弟女,看似很平和的送别老人,却因为一波三折的经过,反映出了人性的丑恶。


   医院病房里,老太太已经昏迷了七天七夜。村子里的亲朋好友,远道归来的孙男弟女,无论是守候在病床旁的,还是踯躅在走廊里的,个个面色凝重,人人心事重重。
   “张所,老太太的病好点儿了没有?医生是怎么说的啊?”
   被称作张所的人叫张大昌,是老人的女婿,乡政府民政所的所长。几天来,这样的问话不断地充斥着张大昌的耳膜,问话的大多是前来看望老人的乡下各个村屯的领导和村民。
   对于这个问题,张大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太太已经九十岁的高龄了,近两年来因为重病三进医院,每一次医生都是交代家属可以安排后事了,可每一次给她穿上装老衣服后,她又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而这一次,老人的病相似很严重,从入院到现在不吃不喝,就靠氧气和点滴维持着那点儿心气,并且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的时候,嘴里叨咕着:老儿子呢,看不见老儿子我闭不上眼啊。糊涂的时候就直接跟死去的每一个家人对话,老头子、大儿子、大媳妇、二媳妇,还有那个短命的大孙子石头,哪一个人她都落不下。张大昌有些后怕,曾独自去医生的办公室,问医生老太太的病还能维持多久。医生说,老人身体的各种器官均已衰竭,能维持多久,他们也不好断定。可是就在问过医生的第二天,老太太竟然神奇地自己坐了起来,喝了一杯奶粉,还吃了半截香蕉。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吗?张大昌的脸上略过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惊喜,他对老婆说:“淑娴,这回妈可能是真的要不行了。”
   淑娴也不言语,只顾低头抹着眼泪。大家齐刷刷地围拢到了老太的床前,最小的孙子说话了:“还是让我爸坐飞机回来吧,我奶不就是想最后见她老儿子一面吗。也许见了面,她真的就安心地闭眼了。”
   “要是那样,你奶不死,我们得先发送你爸了。”张大昌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你爸的心脏刚做完支架,就别瞎折腾了,还是好松地让他在你姐那里养病吧。”
   现在,在医院里,张大昌就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因为,相比之下,他是这些人中最有文化的,而且还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而最重要的是,老太太虽有三个儿子,却一直跟他们夫妇生活在一起。所以,张大昌在这些个亲属面前,总会理所当然的显示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这样吧,既然医生不能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复,我们就自己想想办法吧。”张大昌环顾了一下围在病床前的人,有些顾虑地说:“小峰,明天你去找一个大仙给掐算一下,看看你大姑这一次到底能怎样。大家都要挣钱养家,也不能就这么整天地耗在这里啊。”
   小峰是淑娴的表弟,这些天就一直在医院里跟在张大昌的身边,听从张大昌的各种安排和指挥。他接过张大昌的话茬,说:“姐夫说得对,早就该这么办了。明天我就去安排这事,听说江南有个姜半仙,对这方面很在行。”
   作为一个国家公职干部,张大昌本不应该崇尚迷信,毕竟晚辈里还有两个大学生呢。可是他顾不得那么多了,几天来的现实状况,和无比纠结的矛盾心理,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张大昌是乡政府民政所的所长,虽然官职不是很大,但手中却掌管着全乡优抚、慈善、殡葬、救济等多项事务的处理工作。而这些个工作,无一不关系着全乡各村屯,以及部分村民的切身利益。在老太太前几次住院的时候,各个村屯的领导和一些有求于他的村民,纷纷到医院探望,临走的时候,都会留下一笔数目不菲的慰问金。而这一次,前来探望的人,都在看了老太太的状态后,都是不谋而合,关切地安慰和问候几句客套的话后,空手而来空手而回。
   张大昌是看清楚了,现在的人多现实啊,脑袋都不是白长的。自己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退休了,谁的心里都暗藏着一个不能言说的小账本。眼下老太太不死不活半阴半阳的,现在就把礼份子随了,如果两个月之内老太太走了,这礼份子岂不是还得再随一次;若是老太太康复出院了,最好是再活个三年五载的,自己也退休了,那么这个礼份子,不是就可以白白地省下了。
   两天后,去江南找大仙算命的小峰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医院。他告诉大家,那个姜大仙,按照老太太的生辰八字进行了推算,阴历六月十八是个坎,如果这一天老太太熬过去了,就还能活个三年五载的,否则那一天就是她老人家的祭日。
   “大家都听见了吧,今天是阴历六月十五,我们就耐心地再等三天吧。”张大昌对着聚集在医院走廊一角的所有亲属说:“三天后,老太太走了,我们就一起风风光光地给她操办一场像样的葬礼。三天后,老人家如果还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大家就散了吧,都回去该干啥干啥。老太太就由我们两口子负责照顾,直至她康复出院。”
   阴历十八这一天,淑娴早早地就把准备好的装老衣服给老太太穿上了,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围拢在了老人的病床前。老太太紧闭双眼,呼吸平稳,没有一丝异样的症状和表现。张大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看样子,大家该个干个的事情去了。”
   张大昌的声音刚落下,老太太紧闭着的眼睛,突然一下就张开了,浑浊的眼神直勾勾地瞪着天棚,自然自语道:“大臣子,石头的,你们两个别走,陪着我说会儿话,”
   “妈呀,你别吓我们。”淑娴“呜”地一声哭了起来,扭头看了一眼惊恐万状的丈夫,说道:“大昌啊,妈在叫死去的大哥和大侄子呢。”
   张大昌打了一个寒颤,故作镇定:“别吱声,让她继续说,她这是在往黄泉路上走呢,等她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一切就都好了。”
   “大媳妇、二媳妇,你们两个先回去吧,你爹还病在炕上呢,家里没有个人照顾不行啊。”老太太瞪着眼睛,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咕着:“我累了,就让大臣子和石头的陪我歇一会儿,我攒足了力气再去见老头子。”
   此时正是仲夏时节,病房里潮湿闷热,可每个人脸上流着汗,却都感觉头上在丝丝的冒着凉风。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都是一脸的惊恐。
   “哎,大臣子啊,你跟石头的也回去吧。”老太太叹了口气,突然闭上了眼睛,口里却还在嘟囔着,“我这点儿力气一时半会儿的是攒不足了,回去告诉老头子,等着我,我养好了身板就去侍候他。”
   在大家伙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老太太闭上了嘴,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张大昌沮丧地跌坐在了病床旁的椅子上,脸上的神情,简直就是躺在身边的老太太那张没有血色的面容的翻版。他向大家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这里就留我们两口子和小峰三个人好了,如果有什么突发的状况再及时通知大家。”
   十多天了,也许把人的身体熬得都快虚脱了。听了张大昌的吩咐,大家不再说什么,都陆续地离开了病房。此时,偌大的一间病房,突然间显得空空荡荡的了。
   这是一间有着四个床位的病房,因为老人的孙男弟女比较多,而且在老人弥留之际每个人都想守候在她身边,亲自送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所以为了方便大家休息和不影响到其他病人的治疗,张大昌就亲自出面找到医院的院长,买断了病房里的所有床位。
   此时,淑娴坐在老太太旁边的病床上,张大昌和小峰,分别躺在另外两张床铺上。突然间的寂静,让每个人似乎都感觉到了病房里,有一种非常紧张和恐惧的气氛。张大昌从床铺上坐了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面,说:“小峰,我们去外边走走吧,这屋里能闷死个人。”
   病房外的花坛里,各种花草长得正旺,浓郁的芳香在四周弥漫。张大昌和小峰坐在花坛旁边的长椅上抽着烟,各自怀揣心事,无心浏览身边的美景。
   “小峰,你觉得老太太这次还能不能活着走出医院?”张大昌目光呆滞地看着远方,从口中吐出一长串的烟圈。
   “听我爸说过,我姑从小就多灾多难,有好多次都是死里逃生。”小峰侧脸看了一眼张大昌,说道:“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看我姑这一次还能顽强地战胜病魔。”
   张大昌站起来,掐灭手中的烟蒂,将其丢在了身旁的花坛里,似乎在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年龄了,活到这个地步了,真的是很遭罪啊。”说着话,斜眼瞥了一下身边的小峰,看到小峰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就继续说道:“在国外,临终老人要是病到了这个份上,从大局考虑,家属一般是会向权威机构申请安乐死的。”
   “什么?姐夫,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小峰浑身打了个冷颤,差一点从椅子上滑落下来。
   张大昌不慌不忙地说道:“我的意思是,与其让老太太这样痛苦地受罪,还不如让她平静安详地离开。这样,无论是对活着的,还是对死去的,都是一个完美的交代。”
   小峰没有说话,脸色变得铁青,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张大昌,就像战场上的战士看着一个和他对峙的敌人一样。张大昌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会让小峰有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他的心被小峰,盯得慌乱如麻,机械地避开了他凌厉的目光,解释道:“我这是为你姑好,也是为你表姐着想。现在我们扔到医院里几万块钱了,病人却一点起色也没有,再这样下去的话,结果必是人财两空。如果现在躺在病床上的是我的父母,我一定要求医生撤掉氧气罐和输液瓶。”
   “混蛋!没有人性!”小峰低声地骂了一句,头也不回大踏步气势汹汹地向住院部走去。
   小峰是淑娴舅父家的长子,生活在乡下农村,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张大昌看着小峰是个性情笃厚善良实在的人,就在民政救济上没少帮助于他。不但给他办理了农村低保,还安排他的孩子在乡政府综合行政大厅谋了一份差事。对于张大昌无微不至的关照,小峰是感恩涕零情义无以报答,于是就把这位表姐夫视为自己最信赖的人,以至于像仆人跟主子似的处处对张大昌惟命是从,只要是张大昌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他认为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不容质疑的。然而这一次张大昌却失算了,自己认为并不紧要的一句话,竟然触动了小峰敏感的神经,也彻底地颠覆了,小峰存留在自己脑海中的那副老实听话的形象。本想是留下小峰,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在自己一边结成攻守同盟,没想到自己的打算和计划还没有付诸行动,就要提前流产了。
   张大昌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地站在花坛旁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几个没有熄灭的烟蒂散落在脚边,还在闪闪地冒着火光。这时,他的老婆淑娴,从住院处的大门走出,直接就本他这里过来了。
   “张大昌,你什么意思?你的心是不是让狗吃了?”还没走近张大昌,淑娴的怒吼声就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
   张大昌知道,一定是小峰向他的表姐告了自己的状。他故作镇定,说:“你不要听小峰胡咧咧,我只是打了个比方,也没说什么。”
   “姓张的,幸亏小峰是我的表弟,若是你的表弟今天就成为你的帮凶了。”淑娴满脸怒气,一屁股坐在了张大昌身旁的长椅上,“真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生活快三十年了,枕边躺着的竟然是一个蛇蝎一样恶毒的人。”
   张大昌跌坐在淑娴的旁边,一脸尴尬的表情,说:“我说淑娴,你这话可过分了。你大哥走得早,可是你还有两个哥哥,他们谁养过老太太一天了。自打你爹去世后,你妈就跟着我们一起生活,我像亲儿子一样地孝敬她,你说我哪一点做得不够。今天,我只是比喻了一下,你就用这样恶毒的语言对待我。”
   “我妈只不过是住在我们家,她是吃着你的,还是喝着你的了?”张大昌的话明显是触碰到了淑娴的痛处,淑娴降低了声调,说:“我妈有低保金,有农保补贴,还有高龄补助,一年花不完用不尽。就这住院的医药费,低保户也是可以全额报销的,你不就是浪费了一些体力和精力吗,可这也是我们当子女应该做的啊!”
   “呵呵!”张大昌冷笑了一声,低声问道:“李淑娴,我问你,你妈的那些个待遇是怎么来的,是谁给争取到的?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相应的条件吗?”
   ‘“你……我……”淑娴,一时语塞,愣在了那里。
   看着妻子窘迫的样子,张大昌又占了上风。他站起身,再次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吐出了长长的一串烟圈,说道:“再有不到两个月我就退休了,人一走茶就凉啊!你明白我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张大昌掏出手机接通电话,听筒里传来了小峰急促的叫喊声:“姐夫、表姐,你们赶紧回来,我姑妈她好像诈尸啦!”
   张大昌揣起手机,一把拉起椅子上的淑娴,两个人飞快地向住院处跑去。
   病房里,小峰死死地摁着老太太的两只胳膊,老太太的两条腿在床铺上拼命地蹬踹着,口中“呜哩哇啦”地不知喊叫着什么。看见张大昌两口子冲开了房门,小峰急忙喊道:“姐啊,快去叫医生吧。”
   张大昌伸手拽住了欲反身出门的老婆,并拉着她几步蹿到了床前,一把将小峰推开,厉声呵斥道:“放开她,看她到底想干什么!”
   老太太“扑棱”一下坐了起来,浑浊的眼睛里冒着瘆人的寒光,她一把就抓住了张大昌的手,然后顺着手臂哆哆嗦嗦地向上摸索起来,一边摸,一边说:“就是你,你要害我。刚才老头子来过了,他趴在我的耳边告诉我,有人要拔了我的氧气瓶,撤了我的输液管。这个人就是你,你是大昌子。”
   张大昌心里一惊,条件反射般地抽出双手并向后退了一大步。失去了支撑的老太太没有了重心,“嗷”地叫了一声,软绵绵地仰面朝天又倒下去了,嘴里还嘟囔着说了一句:“刽子手,大昌子是刽子手。”
   “这是诈尸啊,还是回光返照啊?”张大昌惊魂未定,惶恐地看着淑娴和小峰,颤抖着声音说:“是不是刚才你们姐两个说什么话让她听着了。天啊,我的胆儿估计是被吓破了,她再这么闹两回,我也许就要走在她的前面了。”
   看着母亲躺在床上又恢复了常态,两行泪水就顺着淑娴的脸颊流了下来,她一把攥住老太太的手,哭诉道:“妈呀,要走您就痛快地走吧,您折腾个啥啊,难道您非要把我们拉去一个做您的陪葬品不成。”
   张大昌长长地叹了口气,扯了扯衣襟,看了老太太一眼,没说话走出了病房。坐在走廊的长椅上,他掏出一支烟叼在嘴上,点燃后深吸了一口,眯着眼睛陷入到了沉思和自责中。
  

共 54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一个百姓故事,却使人深思,发人深省。像这样有关养老送终的百姓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正在经历着的、或未来要经历的。人会成长,会老去,当面对病魔缠身的时候,自己失去一切行为能力,只能靠子女的安排。小说中的老太太,久病床前,病危通知下了几次,每次都起死回生,这让她的女儿女婿、亲属们,劳心劳力,正可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久了,她的女婿张大昌心里有了些想法,他的心思没有放在老人的病情上,而是在意岳母的死期,因为一些世俗,张大昌想拔掉氧气,提前结束岳母的生命,理由是他再有两个月就退休了,到那时老太太的丧事,他就收不到礼金了。故事最后,老太太还是如女婿的愿望死去。之所以纠结,是小说人物内心两种声音的呼喊,一种良知,一种是世俗浸染出的邪恶,这种撕扯,会在很多人心里发生,生活中屡见不鲜。小说既有人性的善良,也有人性的邪恶,这就是一个饱满的人物心理。小说故事看似平常,却很有深意,与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很值得一读。推荐共赏!【编辑:潇湘竹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92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9-17 20:59:18
  问好田承友老师,感谢赐稿支持!
潇湘竹雨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9-17 21:00:54
  久病床前无孝子,小说中的张大昌,就在现实胜过中,很多。
潇湘竹雨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7-09-17 21:01:15
  期待您更多佳作,遥祝顺安!
潇湘竹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