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然相伴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意外,这句话陈彦琳这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真是有了深切的体会,原以为去到苏州会有好的收获,会有更大的机会,殊不知等来的却是无尽的意外,疲惫、炎热、奔波、失落、灰心,到最后的离开,仿佛经历了一场心路的历程。苏州整个城市,拜拜了,至于工作,再也不会和这个城市有所交集了。
不得已来到了上海,也是经历了两三天的失落,给自己设定了时间期限,但一次一次又被自己打破了,总归还是不想太委屈了自己,有些骄傲还是不能完全的忽视掉,但还是渐渐有所失落了,原来这个国际大都市也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是还能再去辗转别的城市吗?自然是不能的了,时间不允许,资金不允许,方方面面都不允许。
提到上海男人,不知道别人想到的是什么,陈彦琳想到的就是和煦、温软、会做家务、白白净净。从没有真正的和上海人打过什么交道,更何况是上海的男人了,所以说一切都是一场意外。
付季松是一个标准的上海男人,和人相处总给人一种平和、舒服的感觉,陈彦琳是去他们公司面试的,两人一开始的交际也无非就是付季松通知陈彦琳去面试,简简单单的一个电话,然后加了微信,几天找工作下来,陈彦琳也多多少少对这个城市的工作、招聘套路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微信上就很不客气地问了很多的问题,方方面面的,尽量往细致上走,付季松也是很耐心地做着回答,陈彦琳起初并没有把这份耐心放在心上。真正的接触是在面试的那天,那天是星期天,他们公司那边的整个办公大楼都停了电,天气又特别的热,到了那里陈彦琳已是一身的汗,脸上的妆容也快被汗水“洗刷”了,写简历的时候简历都被手上的汗水浸上了汗迹。付季松确实给人的感觉干干净净的,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他穿着衬衫,还是很严谨、整齐的样子,给陈彦琳倒了杯水,还很客气地说因为没电没有热水了,后来看她写完简历在等待他们老总的时候挺无聊的,就和她聊了起来,说天气挺热的,出门要带上太阳伞,多喝水,都是从学生时期过来的,知道找工作的不容易,但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在上海找工作注意中介什么的,他们老总喜欢什么样的助理,只要人品好、踏实、善良就可以了,说了很多,一直到他们老总来了。
当时陈彦琳也是心有感激的,但是只是淡淡的感激,温暖但并不强烈,后来她慢慢在上海上了班,在新的公司慢慢适应的时候,很偶然地想起了那份美好,那份温暖。在上海的日子,虽然有朋友在,但她没有和任何人去说,也没有去依靠任何的朋友,一个人在旅馆里住,一个人顶着大太阳去找工作,一个人面试,一个人带着行李入职,一个人上班,一个人慢慢的去适应、融入,一个人下班,好似什么都是一个人。就在那样静然的一个下午,刚下过雨的天气,陈彦琳看着外面摇动的树,阴沉的天,突然就想起了那份美好,那份温暖,一下子直中心脏,随着平静的情绪慢慢涌入了渐渐澎湃的内心,那份温暖一下子被放大了,成了一张无形的网,陈彦琳有些沦陷了,心静匿的可怕,仿佛感觉到了眼角的湿润,一下子感觉这个城市似乎也没有那么的寂寥了。
这样的相识应该是高于不期而遇的,虽然都存在于彼此的微信里,但还是和陌生人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沉寂在彼此微信里的人,扫扫灰尘、清理清理空间才会发现的人,说不定需要想起很久才知道彼此是谁,其实陈彦琳还并不知道付季松的名字,只是知道他微信上的英文名字而已,或许这样的相识就该结束了吧,应该是前世的回眸还不足够吧!
那天是陈彦琳工作完回宿舍的路上,在转车的时候很偶然的看到了东方明珠,虽然这次来上海工作就没有什么游玩的打算,但是已经在面前了,隔条马路的风景,时间也不算晚,想着回去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陈彦琳就情不自禁地朝黄浦江走去,她感兴趣的不是东方明珠,而是《上海沧桑》里的黄浦江。
果然是很多的人,称不上人山人海,但也算是旅游小高峰了。顺着黄浦江走着,看着随着夜幕慢慢暗沉下来的风景,来来往往的游轮,熙熙攘攘的人群,灯光变幻的美景,陈彦琳也不自觉被这些景色吸引住了目光,充分发挥了女生的专利,拍照、自拍,拍照、自拍,手里提着今晚和明早的餐点,一个人兜兜转转、玩玩拍拍的,正在拍照的时候意外看到了一个身影,还是干干净净的气质,虽然天气很热,付季松穿着的还是很整齐,但依然没有汗流浃背的感觉,反观自己,陈彦琳不禁有些纳闷,自己怎么就这么怕热,他怎么就不知道热呢?付季松感觉到了陈彦琳的目光,扭头看到她很自然地露出了笑脸,很熟悉也很温和地和她打了招呼,他也是一个人没事出来转转,两个人闲聊了几句。付季松是一个很仔细的男生,看到陈彦琳手中提着的东西,有些不赞同地说,出门在外的,又是个女孩子,要对自己好一点,以后还是尽量少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了。陈彦琳没想到付季松只是看了一眼她手里提着的东西,竟然说了这些关心的话,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或许这就是付季松的为人,对身边每个人都是温暖的存在,但陈彦琳就是瞬间被感动到了。
那天他们也没说上什么话,只是随口聊了那么几句,付季松问了问她有没有找到工作,在哪工作,做的什么,好好工作,自己照顾好什么的,不像是不熟识的朋友,但也不会显得不合时宜,陈彦琳知道了他的名字——付季松,默念了两遍他的名字,心里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了,要知道陈彦琳可有一个不太好的毛病,有时很熟悉的人,碰到了却死活喊不出名字来,仿佛话就在嘴边,但怎么都喊不出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让她陷入尴尬的境地。
就这样有了不期而遇的第二次相识,陈彦琳还记得临离开前付季松给她说的话,在上海如果遇到什么困难的话可以找他,如果能帮上忙他是很乐意的,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的一定要多注意安全,学会照顾好自己。陈彦琳是不可能去找付季松的,一方面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有什么事情,付季松是出于好意才那么一说,她怎么可能就真的好意思去麻烦了,付季松的这份热心肠她记到心里了,这应该也是上海男人的特点之一了。
陈彦琳肯定不会想着两个人在诺大的上海还有再有什么不期而遇了,毕竟这是生活,不是戏剧性的演出,一出出的巧合,一幕幕的不期而遇,那就真的纯属演戏了。至于说和付季松会有什么感情的交际,那就更是不可能了,和上海男人谈恋爱,嫁给上海男人,这根本就不用去想了,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去考虑,除了距离远不说外,地域差距还是挺大的,上海男人的确是很好的,但是上海人对外地人的看法,以及上海婆婆的难相处,太多的道途听说也足以让众多的外地姑娘摇头说NO了。
陈彦琳的工作其实并不忙,刚去的时候有点摸不着头绪,后来慢慢适应了,工作相对还是清闲的,一周虽然就休息那么一天,但总起来并不累,闲来没事,就想要找一个兼职去做做,刚开始也遇上了一两家做中介的,一开始就要收取什么保管费的,不过最后还好,找到了一家还不错的兼职,工作也没有那么的忙,还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让自己的性格更外向些,也可以让自己开阔点眼界,还能有点零花钱,嘿嘿!
陈彦琳那天也是第一次在上海这边做兼职工作,是在电影院检票,以前都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的,可以说是有些新奇也有些忐忑的,新奇的是一切都是新鲜的,都是需要去学习和注意的,忐忑的是怕第一次做哪方面出差错了。进场检票的时候她就忙着低头检票和发放4D眼镜了,检完票后那份忐忑就彻底没有了,新鲜刺激感也减少了很多,电影播放完收眼镜的时候才真的抬头去看看观看电影的人,快接近尾声的时候,陈彦琳正低头工作着,这时候一道惊奇的声音传到了她的耳朵里:“真的是你啊,刚还跟朋友说我是不是认错人了呢,你怎么在这啊?我刚看到你还有点不敢确认呢!”
在这里没想到会遇到付季松,突来的意外让陈彦琳有些失措,听了付季松的话脸有点微微发红,有些意外,有些不好意思,也有点微微的自尊心问题。
“我是在这边做兼职的,星期天也没事情做,就想着找个兼职做做。”
付季松听了陈彦琳的话,有些不赞同地看了看她,然后说:“一个女孩那么拼干什么啊,你都让我们这些男生汗颜了啊!”
那天很意外的,付季松没有着急离开,等到陈彦琳结束完兼职工作领完工资准备离开的时候在观影休息区看到了他,付季松看到陈彦琳很愉快地向她走来,陈彦琳感觉自己一直处于蒙圈、惊讶以及奇怪的状态,以至于后来付季松要请她吃晚饭她都是晕晕糊糊的,猛然惊醒后想要去推辞却发觉显得太过刻意,太过别扭,太过反应迟钝了。
付季松阳光温和,一顿饭下来,又让陈彦琳意识到了付季松还是一个挺绅士的大男孩,进餐厅时给她拉座位,点餐时礼貌的让她先点,看出她的不好意思,就主动说帮她点些上海的特色菜,咨询她的口味,有什么比较喜爱的菜色,平时喝什么样的饮料,给她布餐具,看她不是很自然又主动去聊一些话题,不是太活跃,但也不沉闷,慢慢的带着她进入,渐渐变得自然。这一切的一切好似是付季松再自然不过的行为,对谁都是如此,但又让陈彦琳觉得这似乎是付季松在很认真、很用心、很体贴地对待她,让她觉得似乎她有那么一丝丝的不一样,但很细小,很微妙,你真要仔细去抓,似乎什么又都抓寻不到。后来陈彦琳着实不得不去多想了一些,女孩子嘛,天生就是爱幻想的,但是想了两天,也未想出什么所以然来,反而有些让人想得头疼的,最后就索性不去探究这些了。
晚餐后付季松带着陈彦琳稍微的转了转,但没有走太久也没有走太远,天刚刚暗下来,付季松就提出让陈彦琳早些回去了,怕天黑了回去不安全,但他没有要求说送陈彦琳回家,这让陈彦琳暗暗松了口气,暗想幸好不用为接下来因为送她回家这事来推辞了,陈彦琳是一个有些怕礼节过多的人,所以对付季松的这一行为还是很感激的,也无形的在陈彦琳的心里给付季松加了分。付季松确实和他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一个让人相处着极其舒服的一个人,不别扭、不刻意、不为难,真的让人很舒心、很自然。
两人本来就有微信,那天晚餐之后付季松偶尔会找陈彦琳聊聊天,谈天说地的,聊聊所见所闻,身边有趣的事情,似乎两个人拉近了不少的距离。陈彦琳摸不出来付季松是什么样的意思,所以有时虽然也渴望自己主动联系下付季松,但每次也都会被自己说服了。付季松,陈彦琳是想有想法又不敢有想法的,毕竟地域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思想的差异,还有就是嫁给上海男人,这真的是她想都未曾想过的。陈彦琳一直觉得上海男人不是她的菜,无论性格来说,脾气来说,好像都不太对自己的脾气,但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的吗?有时候她也不禁陷入了困惑,可能是付季松太好了吧,或者是自己原本想象的上海男人的那个样子就是错误的,是被误导了,错误的认知,错误的感觉。
陈彦琳越来越觉得付季松是以一个追求者的态度来对待她了,虽然离得有距离,但是不忙的时候付季松总会开一大段路的车来找她,即使十有八九都会遇到堵车,但付季松从没有表现过不耐、焦虑,总是温温和和的。陈彦琳星期天依旧去做做兼职,有时是固定的地方,有时是不固定的随机安排,付季松只要人在上海,只要是休息的时候,总会早早地来到她兼职的地方,喝点饮料或者拿着电脑工作一会、玩玩游戏什么的,不管陈彦琳下班早也好晚也好,从没有催促过,安定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她,陪着她工作。陈彦琳感觉到了踏实,即使那样看着付季松坐在那里,哪怕不言不语的,心好似有了着落,只有在和付季松在一起的时候,陈彦琳才会觉得在上海,在上海这个偌大的城市里,自己不是孤独的、落寞的,不是一个暂时停留的过客,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有可能,这个城市就再也没了自己的踪迹。
其实付季松从没有向陈彦琳表示过什么,即使是小小的一个暗示,什么都没有,两个人好像有了默契,就那样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慢慢地靠近了彼此,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陈彦琳没有觉得有什么别扭的,也没有想过说付季松没有任何表示,也什么都没说的,两人这样算是什么关系呢,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就是那样自然而然的吧,不需要明确地向对方宣告:我们在一起吧。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心是最好的答案。
付季松是一个挺优秀的男孩子,如果说他身边没有什么女孩子的话,那是不可能的,陈彦琳也见到过付季松和其他女孩子在一块过,有一群朋友的、几个朋友的,甚至单独的,陈彦琳没有多想过什么,也没有过什么危机意识,觉得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她自己也有异性朋友的,不可能两个人谈恋爱了,在一起了就不能有异性朋友了吧。付季松其实骨子里也有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一面,他也从未曾向陈彦琳说过或者解释过什么,即使有时候他单独和一个异性朋友一块的时候,这也说明了付季松是一个很坦然的一个人。
宣苗蕴,陈彦琳算不上认识吧,只能说是点头之交,真要大街上碰到了的话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来。那天刚下班,刚打完卡准备坐电梯下楼回宿舍的时候,就在电梯口看到了宣苗蕴,她看起来等了有一会的样子,见到陈彦琳就很直接地说:“我们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