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旅】战苏州(微电影剧本)
【剧中主要人物】
谭绍光:太平天国苏州主将,封慕王,在清军和外国侵略军“常胜军”的联合进攻苏州时,顽强抵抗,连续打败“常胜军”的进攻,后拒绝投降清军,被太平军叛徒郜永宽等杀害。
赖文光:太平天国苏州守将之一,封遵王,积极协助谭绍光守卫苏州。在郜永宽等人叛变投敌后,被迫撤出苏州。
郜永芳:太平天国女将,郜永宽之妹。在苏州战役中积极协助谭绍光打击“常胜军”,并拒绝其兄郜永宽的劝降,后战死苏州。
郜永宽:太平天国苏州守将之一,封纳王。在苏州战役中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伙同汪安钧、周文嘉等人杀害谭绍光,投降清军,后被清军所杀。
戈登:外国侵略军“常胜军”头目,在苏州之战中屡战屡败,后因接纳郜永宽等人的投降,才攻下苏州城。
程学启:清军统帅,联合戈登共同进攻苏州城。
【序幕】
场景:晚晴时期,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沿长江中下流域各省,到处都是清军与太平军互相厮杀的场景。旷野之上,尸横遍地;大江上下,血流浸染。
画面切换:一只杀气腾腾、人数众多的清军正在行进中。与此同时,清军的侧面,一支由洋人组成的军队也在配合清军前进。
【字幕】:公元1840年,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腐朽懦弱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疯狂掠夺,以及国内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压迫,使得中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公元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成立了太平天国,所属军队成为太平军,并于公元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随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所部相继占领了苏州、杭州等地之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东南沿海得到迅猛发展。随着太平军发动进攻上海的战役,不但沉重打击了清军,也触犯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在华利益。为了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迅速勾结起来。美国人华尔组建了“洋枪队”,配合清军大肆屠杀太平军和广大无辜百姓,使江浙一带成为了人间地狱。在华尔被太平军打死后,英国少校戈登当上了“洋枪队”的首领,并且改“洋枪队”为“常胜军”,大量吸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军士兵参加,继续疯狂进攻太平军。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太平军占领的区域日渐萎缩。公元1862年,清军曾国荃部开始长期围困天京。公元1863年,戈登率领“常胜军”联合清军程学启部,击败进攻上海的太平军之后,又连续攻占了昆山、吴江,随后又大举向苏州进犯。太平天国历史上悲壮的苏州保卫战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幕】苏州城内忠王李秀成府中,日,内
场景:李秀成坐在正中,谭绍光、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等坐在两旁。
李秀成(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各位,现在的局势非常严峻,天京已经被清妖(太平军对于清军的称呼)曾国荃部数万大军围困已达数月。天王已经向我连发几道救援的圣旨,我本来想率军回天京,怎奈如今昆山、吴江两座城池已经被清妖和洋妖(太平军对于西方人的称呼)占领。而且据前方探报说,清妖江苏巡抚李鸿章派遣程学启部七万多人,另外再加上洋妖戈登率领的“常胜军”三千多人,已经进驻离苏州二十里的地方安营,准备向苏州进犯。不知你们有什么看法?
谭绍光:忠王勿忧,天京虽然被围,可是城内有干王洪仁玕率领有数万太平军守城,而且我还听说天王不但给忠王下旨,还同时给在外带兵的各路太平军将都下旨了,要他们前去解围。如今,侍王李世贤部、堵王黄文金部、护王陈坤书部,还有捻军沃王张乐行和梁王张宗禹部等已经奉旨领兵前往天京去了。因此,我想不用忠王回天京,天京应该很快就会解围。现在,倒是苏州的形势十分严峻,清妖程学启部人马众多,作战十分凶悍,再加上洋妖“常胜军”的洋枪洋炮助阵,绝不可轻视。依我之见,忠王应该亲自坐镇苏州,击退程学启和戈登的大军才是上策。只要苏锡常等江南富庶之地仍在我军控制之下,既守住了天京的东部大门,也对未来太平天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秀成(点头说):慕王的想法与我一样。天京之围,不过是暂时的,有李世贤、黄文金、陈坤书等人以及捻军前去解围,也就足够了。我的目标还是在江南,只要我军这才能打退程学启和戈登的大军,就可以乘胜再次进攻上海,不但可以将天国的势力遍布整个江南,也是给予这些助纣为虐的外国侵略者最好的回击。鸦片战争以来,这些洋鬼子在我们的土地上做了多少坏事,不但掠夺我们的财产,杀害我们的同胞,还用鸦片毒害我们同胞的身体,简直是丧尽天良。我们占领上海,就是要将他们彻底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
谭绍光(慷慨地说):忠王所言极是。这些洋鬼子真是作恶多端,尤其是所谓的“常胜军”,到处屠杀我们太平军将士,而这个戈登更是双手沾满了无数太平军和无辜百姓鲜血的刽子手。听说他率领“常胜军”每次攻下一座城池,都要屠杀不少城内的百姓,就连老人和孩童都不放过,昆山和吴江都几乎变为了空城。这次他竟敢领军来攻取苏州,来得正好,我早就想对付他了。我要让他血债血偿,为那些被他杀害的同胞报仇。
李秀成:有慕王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相信,有大家在,苏州一定会成为戈登和他的“常胜军”的葬身之地。
郜永宽(有些面带愁容):忠王、慕王,我听说这个戈登的“常胜军”可不好惹,他们手里有洋枪洋炮,可厉害了。
汪安钧和周文嘉也暗自点头。
谭绍光:“常胜军”有洋枪洋炮,算得了什么。别忘了,这是在我国的土地上,只要他敢来侵犯,我就一定要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郜永宽等人听后,默不作声。
李秀成(站起身):好,我决定,在苏州与清妖和洋妖决一死战。这次战役,还希望诸王鼎力作战,振我太平军雄威,将来犯之敌一举歼灭。
谭绍光(也跟着站起身):遵忠王号令,我愿为先锋,亲自率军与敌人一决生死,就算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郜永宽、汪安钧和周文嘉三人(无奈站起来):我等也遵忠王号令。
李秀成(大喜):有诸王协心同力,看来消灭清妖程学启部和洋妖戈登的“常胜军”,指日可待了。
一名亲兵(从门外走进,来到李秀成面前躬身施礼):启禀忠王,遵王赖文光从天京来了,还带着天王的圣旨,已到门外。
李秀成:赶快有请遵王。
赖文光手拿圣旨走进。
赖文光(高声):忠王李秀成接天王圣旨。
李秀成、谭绍光、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连忙跪倒在地。
赖文光(展开圣旨,朗声说道):清妖曾国荃部驻兵雨花台,彭玉麟部水师已逼近天京护城河,天京十分危急。朕连发诏书,调你返天京救援,但你迟迟不动,不知何故?身为忠王,如此懈怠,实为不忠。你等接旨后,望三思之,速率重兵回天京解围。
李秀成(拜倒在地):臣李秀成接旨,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秀成随后起身,接过了赖文光手中的圣旨。
赖文光:忠王,如今天京已经被围数月,城内粮草将尽,天王日夜盼望忠王能回救天京。这次,天王特意派我前来,就是要说服忠王马上领军回去,否则天京城难以保全。天王也知道如今苏州形势危急,因此特意让我留在苏州,协助留守苏州的主将,共同击退来犯的敌军。还请忠王能以天京为重,速率军回援天京。
李秀成:我听说李世贤、黄文金、陈坤书等人和捻军都已经奉诏前去解围了,天王何必还要我领军回救呢?
赖文光(叹了一口气说):侍王李世贤部本打算率军回援天京,走到半路,突然得知清妖浙江巡抚左宗棠率部疯狂进攻杭州。杭州危在旦夕,侍王只好放弃回援天京的计划,领兵折回救援杭州去了。堵王黄文金部,以及沃王张乐行和梁王张宗禹率领的捻军都在江北,被清妖彭玉麟的水师阻隔,根本渡不了长江,因此也无法解围。只有驻守常州的护王陈坤书率军回援,可是人单势孤,根本无力解救天京之围。天王无奈之下,只好派我亲自来苏州,召忠王领军回援天京。忠王,马上回天京吧,要不然的话,一旦天京失守、天王殉难,忠王不但要背负见死不救的骂名,还要承担抗旨不遵的责任了。
李秀成(沉思良久,叹口气说):唉,圣命难违,既然如此,那我就立刻率军回援天京。
赖文光(大喜):多谢忠王!
李秀成(想了想,随后看着谭绍光说):慕王,我走之后,就把苏州托付给你了。我任命你为苏州主将,负责整个苏州的防守。
谭绍光(慷慨说):我一定不辜负忠王所托,誓与苏州共存亡。只要有我谭绍光在,敌军就休想踏入苏州半步。
李秀成(点头说):好,有慕王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
李秀成(随后看了看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四人):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嘉、比王伍贵文,并且天将张大洲、汪有为、范起发、汪怀武各率本部人马,也留守苏州,与慕王、遵王一同守卫苏州。各王皆听慕王调遣,不得有误。
郜永宽等人:我等听忠王号令。
李秀成(点头):只要各王协心同力,苏州必定稳如磐石。等我解救天京之围后,马上回军,与诸王一起消灭来犯的清妖程学启部和洋妖戈登的“常胜军”。
众人都点头称是。
赖文光(对郜永宽说):纳王,你看谁来了。(随后向门口招了招手)
郜永芳走进。
郜永宽(惊讶说):妹妹,你不是跟着天妹洪宣娇的女营在天京吗,怎么来这了?
郜永芳:我不想在天京了,想跟着慕王和哥哥一起来苏州打洋鬼子和清妖,就央求了天王和宣娇姐,他们同意了,我就跟着遵王一起来了。
郜永宽:哪有女孩子上战场打仗的,这里很危险,你还是回天京去吧。
郜永芳:哼,我不回去。凭什么女孩子就不能上战场打仗?当年宣娇姐就跟随天王一起在金田起义,也上战场杀了好多的清妖。我也要像她一样,上战场,杀敌立功。
郜永宽:简直是瞎胡闹!我不同意。
郜永芳:你不同意,也没有用,是天王恩准让我来的。反正,我是不走了。
郜永宽:你!唉,几年不见,我这个妹妹长大了,翅膀也硬了,再也不听我这个做哥哥的话了,真气死我了。
赖文光:纳王,你有所不知。这几年,你一直跟随忠王在外作战,可能不了解你的妹妹了。其实,永芳已经跟随洪宣娇学成了一身好武艺,而且还参加了最近和清妖曾国荃部的数次战斗,还立了功。如今,她已经是我们太平天国的一员女将了。这次,是她主动请缨,就是想和你一起守卫苏州。只要苏州不丢,程学启和洋鬼子就不可能支援围困天京的曾国荃部,忠王的回救大军也就不会腹背受敌,天京之围也就可以解了。
赖文光(看郜永宽还在犹豫,继续说):纳王,就让永芳留在苏州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苏州也就多一份保障。忠王,你说呢?
李秀成:我也同意遵王的意见,永芳就留在苏州吧。
郜永宽(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既然忠王也赞成,那我没有意见了。
郜永芳(高兴地说):谢谢忠王。
李秀成(环顾一下众人):苏州对于天京至关重要,如今,正值太平天国的生死存亡之际,而你们又都是跟随我多年征战的太平天国名将。我希望诸王摒弃前嫌,协心同力,共同守卫苏州。
谭绍光、赖文光和郜永芳(齐声):忠王放心,我等愿死守苏州。
郜永宽等人(随后也附和说):忠王放心,我等也愿死守苏州。
李秀成:大丈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既然诸王都愿死守苏州,那我就与大家歃血为盟。来人,拿酒来。
众亲兵端来了一坛酒和几个酒碗,分别放到李秀成、谭绍光等人面前,并倒满了酒。李秀成首先咬破右手中指,将一滴血滴在酒碗里。谭绍光、赖文光、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还有郜永芳,也都咬破中指,将一滴血滴在面前的酒碗里。
李秀成(端起了酒碗):诸王,喝了这碗酒,也就代表了大家的守卫苏州的决心。我先喝为敬。
李秀成说完,一饮而尽。谭绍光等人也随后全都喝了这碗酒。
李秀成(拱手说):我明日就领兵回救天京,苏州就拜托诸王了。
谭绍光等人也都随之拱手。
【第二幕】距离苏州城外二十里清军大营,日,内
场景:“常胜军”首领戈登居中而作,清军统帅程学启和“常胜军”副首领琼司分坐两旁。
一名清军士兵(从外面进入,先来到戈登面前施了一礼,随后又向程学启施礼):启禀大人,据我军的探报刚刚得到的消息,长毛(清军对于太平军的称呼)李秀成部已经离开了苏州,向着南京方向去了。如今苏州只剩下谭绍光部四万人驻守。(随后下)
程学启(对戈登说):李秀成率军应该是去解南京之围了。如今苏州城虽然有谭绍光的四万人,可是我军有七万多人,再加上洋大人的“常胜军”,使我们在人数上是长毛的两倍,此外还有洋大人的洋枪洋炮,因此苏州城指日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