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人间百态】挽手绣秋月(征文 .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人间百态】挽手绣秋月(征文 .随笔)


作者:宋庆法 白丁,5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6发表时间:2017-09-23 17:03:48


   同学,是个上学期间携手编织成的感情符号,能让人永远刻在心里,记忆一辈子,不管离开学校多少年,只要一提起来,莫不以为自豪。相互之间的人情冷暖,也时刻惦记牵挂着,不经意间,情谊的闸门就会自然打开,流淌在岁月往事里。
   二十几年前,有一在石化建工作的同学,他所在的公司在海外中标了一个项目,他要去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做工。
   那时,能走出国门的人寥寥,听说他要出国,同学,朋友们免不了相聚庆贺。场合设在不是很大的一家“路边店”内,路上的马达声,拍打着窗口喷出的醉言醉语。这个夸一句、那个赞一声,不外乎一个话题,那就是同学中出国第一人,长了见识、挣了钱,“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直到夸得他一个劲咧着嘴笑。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庄稼很给力。都说是“庄稼看着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庄稼再好也要人去收,丰产不丰收是庄户人家的忌讳,人手不够,同学媳妇一个人在家侍弄,也是不容易的事。
   不像今日个,现在人在地头等着收粮食就可以了,那时机械化程度低,“三秋”基本靠人力,看着人山人海忙活东忙活西,实际上效率抵不上一台机器。
   男人出国挣钱是好事,农忙就缺了人手,父母年龄大,孩子正上学。他媳妇在家忙得连轴转,饭顾不上吃,衣顾不上洗,天天钻在尘灰暴土里拾掇,进度也总是落下人家一大截。偏巧这个节骨眼上,不知是睡眠不足,还是劳累过度,她挥镰刀砍玉米秸秆时伤到了腿,力气活再也难以支撑下去了。
   我们邻村,信息很快传播到。“三秋”争分夺秒,为的是不耽误农事,节气不等人,种地的人都知道,你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你一年,一步赶不上,步步落下趟,天天在指头上掐算,哪月哪日的农活一刻都耽误不起。错过秋分日,小麦分蘖率影响来年的收成。
   如今同学家遇到这种情况,真教人作难!
   想想,男同学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秋忙时节确实分不出身来。我有一搭无一搭,骑自行车转悠了几个村子,找到自认为能出手相助的女同学闲聊,她们几乎都窝在家里织栏杆。
   临淄妇女自古就有编织花边(俗称栏杆)的传统,花边素有抽纱之王的美称,是一种养家糊口的家庭副业,编织花边基本是母教女、嫂传妹为途径,虽说挣不了大钱,支撑个油盐酱醋的开销,对一个家庭来说还是绰绰有余。更何况,它以玲珑剔透的典雅质地,畅销多个国家。钟情编织栏杆,就成了当地大多数女同志的拿手戏。
   我把同学的家庭状况挨个重复了一遍,女人的意外境遇,一时触动了大家恻隐之心,她们表示愿意先把自家手头活儿放一放,搭伙起来去帮帮手。口头上的应允,自然宽慰了许多,来日还是个未知数。
   熬过一夜,朝阳一露脸就带着甜甜的笑,白云在蓝天的衬托下,似天马行空般撒欢自在。
   我们约好了六点去帮着收玉米,七个人谁都没迟到。凑在一起,相互打量着,努力找寻毕业照片上的样貌。定格的是瞬间,不变的是一辈子。
   可别说,就有一个眼神犀利的,在一苑姓同学身上瞟来瞟去,大伙顺着瞄过去才开了眼界。那是男女裤子的开口是有区别的,女裤是边开缝,她穿的是中开缝。
   我嬉笑道:“人家这才是和男人穿一条裤子。”
   听出里有话,她薄唇轻启,话音未出,两只小虎牙,已经把别人的舌头咬去了一半:“看看你们,我自愧弗如。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总不能光着屁股出来吧。”
   我只得打呵呵说:“要想富,老婆穿个男人裤。今天不是咱咂牙的日子。”
   同学媳妇得知我们来给她帮忙,强撑着身子,拄了一根临时拐杖,一瘸一颠把我们领到地头上,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大片玉米地说:“统共十七沟,我一沟还没掰完,想着先砍出条通道,谁曾想一溜手,镰刀砍了自己的腿。大家伙都忙忙的,我这不是给你们添乱嘛!”
   “嫂子,人生在世,谁不遇上个难处,我们就是为了解决你的困难来的,甭说那些两家话,趁天凉快,咱们抓紧动手干吧。”
   “那我赶紧回家给你们烧壶水去。”
   抛却了客套,一个个扎上包头,扣紧裤脚袖口,深一脚浅一脚摆开架势,有说有笑钻进玉米地,咯吱咯吱掰棒子声响成一片,虽说谁也看不见谁,也不影响话语交流。
   “老宋啊,你还挺会掰棒子哩,不带把(蒂),又快又干净。”
   “是啊老王,农村人谁不会干庄稼活呢,你们这些也不光会织栏杆啊,掰棒子不也是好手嘛。”
   几趟来回说笑间,已经把她家的棒子掰完了,天已巳晌午。地头那一排白杨树,叶子被风吹得阵阵哗哗作响,乍听又似一大群人在鼓掌。树下有片荫凉,聚一起席地而坐歇会,你一句我一句打开话匣子,啦啦这些年同学们之间的逸闻趣事。欢乐驱走了浑身累意,同学媳妇用塑料桶装来的水,轮流喝上几口解解渴,赛过雪碧。
   我去雇了一辆三轮车,驾车人一边操控车辆,一边用疑惑的目光扫了我们一眼,问:“你们这些人我怎么都没见过啊?”
   别说你,四邻八舍见过的也不多。
   不知谁应声答上了:“噢,俺们是志愿服务队的,专门帮助有困难家庭。”
   驾车人听后虽将信将疑,也不再问那么多了,唯恐今日的收入打了水漂。
   多亏人手多,干起来就没那么累,七手八脚一阵忙活装卸,不长时间把活儿干完了。
   抽打去衣服上尘土,从压井里提上些水,洗把脸的当儿,我说:“这回正应了那句:‘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一阵哄笑声后,同学媳妇又要张罗着做饭给我们吃。
   我说:“嫂子,这一地玉米就够你忙活几天的了,你的腿还这个样子,说说你们好吃的东西在什么地方,我们自己动手做,凑合着吃一顿就行了。待会你找几张镰,再帮你把那些玉米秸放倒,今天就算完成任务了。”
   干完活,她们还要急着回去加班织栏杆,长话短说道别,各人骑上自行车,凉凉的秋风里,披着一身霞光往家走,路上,远处,零星灯光眨巴着眼睛,像生日蛋糕上的烛光,觉得今日个暮色那样美,心里无不充满了爽透!
   每每回想起这段往事,如在旷野里的茶楼品茗般享受,浓浓的茶香四溢,盘旋于思维的空间里,缠绕在身边经久不消。
  

共 23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主要讲述了在石化建工作的男同学,被公司派到国外工作,留下妻儿老人在家。可是,农忙时期,男同学的老婆不幸受伤无法干农活,在“我”的号召下,将女同学招揽一起帮忙秋收的事情,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同学情,展现了农村人的善良、淳朴、友爱和谐的美德。全文文字质朴,同学情深厚,温暖人心的一篇佳作,倾情赏阅,感恩赐稿!【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9-23 17:04:59
  同学情谊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更加纯洁而珍贵,文中的浓浓同学情令人感动。感恩老师分享佳作,问好老师,期待您更多精彩,祝老师创作愉快,秋安文祺!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宋庆法        2017-09-25 07:52:25
  谢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张福洲        2017-09-23 22:35:25
  都说是“庄稼看着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庄稼再好也要人去收,丰产不丰收是庄户人家的忌讳……欣赏老师佳作!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2 楼        文友:宋庆法        2017-09-25 07:53:48
  是的呢,看来老师很了解农事。谢谢,问好秋安。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24 09:59:58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披着一身霞光往家走,路上,远处,零星灯光眨巴着眼睛,像生日蛋糕上的烛光,觉得今日个暮色那样美,心里无不充满了爽透!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宋庆法        2017-09-25 07:54:31
  不是佳作,胡乱涂鸦。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