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孔子遗言》的托伪(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孔子遗言》的托伪(杂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949.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61发表时间:2017-09-29 07:00:13

【菊韵】《孔子遗言》的托伪(杂文) 近日,流传于网间有《孔子遗言》,据说是马王堆(初说是牛王堆)的考古发现:“竹简出土共168片,包裹在一做工考究的猪皮囊内,囊外涂有约一寸厚的保护层,疑为猪油与其它物质之化合物,使竹简与空气隔绝……”云云。有图有真像(不是说是竹简吗,怎么帛书了?打脸了)。让人读出了另一个孔子——自私自利阴险毒辣的一个势利小人。其实,稍有些历史文化常识的人是不会上当的。所谓孔子遗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造的谎言。
   通篇穿帮太多,且先不说图片中“孔子遗言”居然是行书(篆隶楷行草,行书是秦统一文字秦小篆很久以后的事了)!也不说《遗言》行文多如“拥兵者人之主也,生灵万物足下蛆;献谋者君之奴也,锦食玉衣仰人息。”这些在魏晋南北朝才有的四六骈体。且不说“旷古鲜见书生为王者”,那时候有“书生”这一说法吗?如《遗言》最后一句:“吾即赴冥府”,冥府一词是佛家用语,只有在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才有的词汇,比如刹那,比如觉悟,比如障碍……
   比如,你面前站着一个峨冠博带亭亭玉立的男子自称自己是古人,你以为是,却突然发现他穿着一双皮鞋,你说多滑稽。
   麒麟皮下露出了马脚。
   远古哲人大都述而不作,“子曰”的《论语》就是实例,古人没有那么大耐性,那时并没有纸,何况一个垂死的老人,去絮絮叨叨腻腻歪歪写这么一堆东西。看看苏格拉底临死前对自己的学生说的话,“克里托,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医神)祭献一只公鸡。注意,千万别忘了”。干净利落。我相信孔子也是一样。
   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在《遗言》里孔子一生追求的“道”呢?“仁者爱人”,仁呢?“君子喻于义”,君子呢?《遗言》是黑孔子的,《遗言》的言论和孔子的主张大相径庭。
   这不同于有人考证屈原是“同性恋”把赵云说成是女人,不同于恶搞杜甫或借李白的名字发那些反日的“藏头诗”。这是混淆视听,是对中华文化根基的一次颠覆。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复邦家者。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顶替红色,厌恶用郑国的音乐扰乱雅乐,厌恶以巧言善辩的嘴巴来倾覆国家的人。”
   托伪,做此《遗言》者居心叵测——妖言惑众,乱我中华。
   因为,伪《孔子遗言》正在蔓延。“吾惊怖其言!”
  
   2017.9.27 于西安
  
  
   附:《子寿终录》
   孔子临终遗言(文言文版):
   子寿寝前弥留少时,唤诸弟子近叩于榻侧。子声微而缓,然神烁。嘱曰:
   吾穷数载说列侯,终未见礼归乐清。吾身食素也,衣麻也,车陋也,至尽路洞悉天授之欲而徒弃乃大不智也。
   汝之所学,乃固王位,束苍生,或为君王绣袍之言。无奈王者耳木,赏妙乐如闻杂雀鸣,掷司寇之衔于仲尼,窃以为大辱。其断不可长也。鸿鹄伟志实毁于为奴他人而 未知自主。无位则无为,徒损智也,吾识之晚矣。呜呼,鲁国者,乃吾仕途之伤心地也。汝勿复师之辙,王不成,侯为次,再次商贾,授业觅食终温饱耳,不及大盗 者爽。吾之所悟,授于尔等,切记:践行者盛,空叙者萎。施一法于国,胜百思于竹。吾料后若有成大器之人君,定遵吾之法以驭民,塑吾体于庙堂以为国之魂灵。 然非尊吾身,吾言,乃假仲尼名实其位耳。
   拥兵者人之主也,生灵万物足下蛆;献谋者君之奴也,锦食玉衣仰人息。锋舌焉与利剑比乎?愚哉!旷古鲜见书 生为王者,皆因不识干戈,空耗于文章。寥寥行者,或栖武者帐下,或卧奸雄侧室。如此,焉令天下乎?王座立于枯骨,君觞溢流紫液,新朝旧君异乎?凡王者祈万 代永续,枉然矣!物之可掠,强人必效之;位之可夺,豪杰必谋之。遂周而复始,得之,失之,复得之,复失之,如市井奇货易主耳。概言之,行而优则王,神也; 学而优则仕,奴耳;算而优则商,豪也;痴书不疑者,愚夫也。智者起事皆言为民,故从者众。待业就,诺遁矣。易其巧舌令从者拥主,而民以为然。故定乾坤者必 善借民势。民愚国则稳,民慧世则乱。
   武王人皆誉之,纣王人皆谤之。实无异也!俱视土、众为私。私者唯惧失也。凡为君者多无度,随心所欲,迎其好者,侍君如待孺子。明此理,旋君王如于股掌,挟同僚若持羽毛,腾达不日。逆而行之,君,虎也,僚,虎之爪也,汝猝死而不知其由。遇昏聩者,则有隙,断可取而代之。
   治天下者知百姓须瘦之。抑民之欲,民谢王。民欲旺,则王施恩不果也。投食饿夫得仁者誉,轻物媚予侯门其奴亦嗤之。仁非钓饵乎?塞民之利途而由王予之,民永颂君王仁。
   御民者,缚其魂为上,囚其身为不得已,毁其体则下之。授男子以权羁女子,君劳半也。授父以权辖子,君劳半之半也。吾所言忠者,义者,孝者,实乃不违上者也。
   礼者,钳民魂、体之枷也。锁之在君,启之亦在君。古来未闻君束于礼,却见制礼者多被枷之,况于布衣呼?礼虽无形,乃锐器也,胜骁勇万千。
   乐者,君之颂章也。乐清则民思君如甘露,乐浊则渔于惑众者。隘民异音,犯上者则无为。不智君王,只知戟可屠众,未识言能溃堤,其国皆亡之。故鼓舌者,必戳之。
   吾即赴冥府,言无诳,汝循此诫,然坦途矣!切切。
   言毕,子逝。
  
   孔子临终遗言(白话文版)
  
   孔子临终前,叫他的弟子们都跪在了他的床旁边。孔子虽然说话声音小且慢,但精神却很好。并开始嘱咐弟子们:
   我多年来游说各国的君王,但最终也没有看到秩序恢复,舆论一律的局面。我这一辈子,没吃啥好的,没穿啥好的,乘的车也很不像样。快到死了我才明白,上天让我享受的东西我却没有去享受,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你们跟我学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为了巩固君王的王位,控制老百姓,或着是歌颂君王的学说。但君王听不进道理,美妙的音乐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麻雀喜鹊乱叫。他们随 便给了我一个司空的官来糊弄我,是对我的莫大侮辱。这样的君王不会长久。我的伟大理想没有实现是因为我只知道给他人做奴才,而不知道自己当主子。手中没有 权利,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智慧,这一点我知道的太晚了。唉,鲁国啊,你是我当官路上的伤心之地呀。你们可千万不要走我的老路,当不成 国王,也要当侯,再不行也要成为大商人。当教书先生最多也就是混口饭吃,还不如江洋大盗活得滋润。
   我给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我悟出来的,但你们必须记 住:只有行动才能事业昌盛,只是空谈便一事无成。把一个想法真正地付诸实施了,胜过把一百个想法写在竹子上。今后那些有作为的君王,肯定会按照我的办法管 老百姓,并且为我修庙塑像,把我当作老百姓顶礼模拜的精神偶像。然而,他们并非真心尊崇我以及我的说教,不过是借我的名字巩固他们的王位罢了。
   拥有军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君,他们把老百姓看得就像虫子一样微不足道。出谋划策的人只能给国王当奴才,要想吃好的穿好的还得看主子的脸色。再能说会道的舌 头能和军人的利剑比试吗?太愚蠢了。自古以来很少见到有书生当君王的,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掌握军队。智慧都消耗在了写文章上。即使有个别实践者,也不过是 给掌握兵权的人打下手,或者给那些想图谋篡位的人当谋士。这样怎么能号令天下呢?
   君王的宝座是建立在白骨之上,君王的酒杯里盛满了鲜血。各朝各代 都如此。君王总是希望他的帝国能世世代代存在下去,然而这只能是痴心妄想。如果财物可以通过打劫得到,强悍的人就会效仿。如果王位可以被抢过来,那些英雄 豪杰就会想办法夺取。这样就会没完没了的你争我夺,得到的会失去,其他人再夺到,再失去。就和自由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一样,经常换买主。概括地说,实践得法 者就可以成王,那就是神;读书读得好可以当官,但终究也不过是个奴才;谋划精道经商可能成功,那就是富豪;迷信书本而不怀疑书本的人就是愚蠢之人。
   聪明的人在夺取天下时,会声称他这样做是为了老百姓,所以追随者就很多。等他的事业成功了,原先许的诺言就不见影了。但他会换个说法,让老百姓拥戴他为王, 而老百姓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所以,想得天下的人必须善于借助老百姓的力量。民众愚蠢了,国家就稳定;老百姓聪明了,世道就会乱。
   人们都对周武王赞 誉有加,对殷纣王却大肆声讨。实际上他们是一路货色。他们都把国土和百姓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财产拥有者最怕的就是失去财产。大多数国王往往干什么都没有 节制,想咋胡来就咋胡来,只要你们投其所好,伺候国王其实就和哄小孩一样容易。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就会把国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对付同事就像拿起一根羽毛 一样轻松,很快就会飞黄腾达。如果不这样的话,国王就会像老虎,同事就是老虎的爪子,你突然死了都不知道是咋死的。遇到你伺候的君王是个糊涂蛋,那就有机 可乘了,你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夺取他的王位。
   统治国家的人明白要让老百姓穷的道理,老百姓的欲望少了,就会感谢国王。老百姓的欲望多了,国王给了老 百姓好处,他们也不领情。你给饥饿的人一点吃的,他就会赞誉你仁慈,你把轻的礼物送给大户人家,连他家的佣人都瞧不起你。仁慈难道不是个鱼饵吗?把老百姓 赚钱的路都堵死,而他们想要什么只能从国王那里得到,老百姓才会称颂国王仁慈。
   控制老百姓的方法,上策是控制他们的思想,不得已时才把他们关在监狱里,杀头是下策。让男人把女人都管住,国王就只用管一半的老百姓。再让父亲把子女都管住,国王就只用管四分之一的老百姓。我所说的忠、义、孝实质是不违背上级的意思。
   所谓礼,就是锁住老百姓灵魂与肉体的枷锁。锁住或者打开全由国王说了算。自古以来也没见过礼能约束国王的。而那些制订礼的人却有不少蹲了大狱,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礼虽然摸不见,但却是锐利的武器,胜过千万勇敢的军人。
   所谓乐,就是歌颂国王的文章。舆论一律了,老百姓思念国王就像久旱盼甘露一样,如果让老百姓想说啥就说啥,那些煽动群众的人就会得利。不要让老百姓胡说八 道,那些犯上做乱的人也就无计可施了。不明智的国王,只知道刀枪可以镇住百姓,却不知道言论也可以把大堤毁了。所以,他们的国家都完蛋了。对于用言论煽动 百姓的人,一定要格杀勿论。
   我是就要死的人了,绝不会胡说,如果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必会走上阳关大道。一定记住我说的话。
   说完这些话后,孔子去世。

共 4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同意作者观点,这是伪遗书。孔子那时,盛行的文字是金文大小篆,行书不可能出现。由于写作的材料不易得,文章都不太长。这些话也不像当时的语言。看看论语,就知道了!感谢赐稿菊韵,国庆中秋快乐!【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9-29 09:21:49
  谢谢远近编辑,问好朋友!
2 楼        文友:刘春        2017-09-29 09:27:13
  呵呵一下。其实,论语,很多就是遗言。
老兵
回复2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9-29 10:57:38
  谢谢刘春的留言。问好朋友!社会有一种对文化的颠覆,往往手段之卑劣,让人咋舌。于是,我写这篇短文,以为警示。
3 楼        文友:玉之残泪        2017-09-29 19:58:31
  因为是马王堆出土的,所以是行书也不稀奇了,也许是孔子死后不甘,穿越到汉朝,再留下的遗言,对头,就是这样的(忍不住,偷笑了)
回复3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9-29 20:20:35
  玉之幽默,可能是孔子穿越了。问好,朋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