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又到一年插秧时

编辑推荐 又到一年插秧时


作者:雨溪散客 布衣,25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7发表时间:2017-09-29 07:05:03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万紫千红的生机与活力,更有生命的不断延续,对未来的希望!

每年的农历三四月,清明刚过,当柳条还在料峭春风中摇摆不定的时候,已然到了我们培育秧苗的时候了。由于我们当地旱季比较长,水资源稀缺,我们一到培育秧苗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去守水,过去也有经常因为争水而打架的事。我小时候也常常和爷爷去守水,爷爷胆子很大,我总是不住的往后看。爷爷对我说,晚上走夜路的时候不能往后看,往后看会看到鬼的。从那以后我就不敢往后看了。有时往往为了给秧苗田灌满水,我们一整晚都不能睡。我们将水引进自己的秧田后,我和爷爷就坐在秧田边静静的等待着秧田里的水灌满,这时爷爷拿出他的旱烟袋,吧唧吧唧的抽着他的“精神食粮。”而我则靠在水沟边粗壮的柳树上,抬头数天上的星星,每次数到一半就忘了,只得重新开始,一颗,两颗,三颗……我到现在也还没有数清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等秧苗田的水稻长了有绣花针大小的时候,村里人就开始准备往田里运一些猪粪或者羊粪。他们很少用化学肥料,他们觉得用了化肥的水稻味道会变。我出来读书后吃过无数的米饭,但是都没有家乡的好吃,家里的米饭总是带着一丝独特的香味。插秧的田是在冬天的时候就已经用锄头翻过来的,二三十厘米见方的土块被长长的锄头翻转过来,晒了一个冬天,害虫都晒死了。到了哪家驼粪这一天,整个村的人都会过来帮忙,他们不仅自己来,还每个人都会牵着一匹骡子过来,骡子是农村最好的帮手,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骡子鞍上一边放一个竹篮,就将从猪圈或者羊圈里还冒着热气的粪驼到梯田里,隔两三丈就放两篮。几天下来,整个村里大大小小的梯田都被粪。粪弄完了以后,整个村子都飘荡着一股浓郁的粪香。
   几阵春风刮过,一场急促的春雨洒向大地,梯田里大块大块的土块变得酥软,断流的溪水重新焕发生命的欢腾。农民们将养在家里一个冬天的水牛从圈里牵出来,让它们在春雨洗过的太阳底下伸展筋骨,整装待发。人们将浑浊的水渠截断,让滚滚的春水肆无忌惮的流入梯田,干渴的稻田贪婪的吮吸着。农民将自己的裤脚挽得很高,肩上扛着明晃晃的锄头,牛已经驾上了生锈的犁铧,它坚实的臂膀将让生锈的铁棃重新焕发新的光芒。随着主人的一声喝令,慵懒的老牛挎着坚定的步伐在泥水里前行,经过来回不断的踩踏,犁铧,梯田里的泥和水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男人们负责犁田和垒田埂,在当地,女人是不能垒田埂的,因为当地人认为女人去垒田埂,那么以后田埂就会垮掉。女人们会在垒好的稻田埂上种上黄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作物,等水稻收割的时候,这些作物也就成熟了。经过两三天的忙碌,家里一两亩田终于弄好了,原来凹凸不平的梯田变成了错落有致的水田,甚是壮观。之前被骡子驼来的粪,和水和泥混在了一起,等着自己价值的实现。
   终于到了插秧的时候,插秧是女人们的事,男人们只负责将田整理出来。这也是我们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当女人们在秧田里插秧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在他们屁股后面摸黄鳝,捉蝌蚪,他们是不让我们去弄秧苗的,他们对粮食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插秧是最快乐的时候,他们将拔起的秧苗用往年的谷草捆成直径二十公分大小的秧苗团。然后用竹篮将这些秧苗团背到平整好的水稻田里,在很远的地方就扔过去,当秧団砸到底的时候就会激起长长的波纹,到并不会漫到田外面去。插秧是一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插秧的,如果你插秧插的不好的话,那么别人就会当面说你,因为插秧的好坏也影响了以后的收成,所以大家议论也就无可厚非了。对于很小的梯田来说插秧就很方便,两个人一人从一边开始插,到中间合拢就好了,而对于一些很宽的田则需要拉线,顺着拉的直线插,这样插的秧又直又好看,又可以保证秧苗的疏密程度。就这样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村所有的梯田都种上了水稻,荒寂的梯田变成了一张一张鼓满希望的绿色的小船,这些小小的禾苗承载着农民们的希望迎着风儿成长。

共 15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提到耕田插秧,不禁想起几首关于农事的诗词:“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一把青秧趁手轻,野田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蓑笠朝朝出,沟滕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叙述条理清楚。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9-29 07:05:41
  提到耕田插秧,不禁想起几首关于农事的诗词:“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29 07:52:43
  整个村所有的梯田都种上了水稻,荒寂的梯田变成了一张一张鼓满希望的绿色的小船,这些小小的禾苗承载着农民们的希望迎着风儿成长。欣赏老师佳作,点赞!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