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童话之秋”征文】电影院的零星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童话之秋”征文】电影院的零星记忆(散文)


作者:柳骨仙风 布衣,17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2发表时间:2017-10-01 18:56:57
摘要: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电影院也名存实亡,我容颜亦老声音亦哑,再也唱不出高难度的歌曲了。那些美好的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烙印,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秋晚,华灯初上,凉风习习,天气转凉,我喜欢在镇区街道随意闲逛。一路上,桂花随处可见,散发出扑鼻的香味。
   走到解放街,南方家纺大喇叭刺耳地叫着:“四件套大甩卖,最后三天,要买走来买呃!”寻声不禁看过去,南方家纺的两间店面门前围了许多中年妇女,手不停地翻上翻下,捡起一条看看又放下,又捡起一件看看又放下,而旁边的自行车店、花店、服装店却是冷冷清清的,很少有人走动,抬头仔细看,在几家店中间最上方写着“杜桥电影院”五个大字,门头上白底流金字,已很旧了,也不知什么时候电影院已经不营业了,改了店面。在四十年前,这可是我们娱乐的最好去处,看电影、看戏、大合唱都在这里。
   记得我第一次来电影院是四十年前,还不到十岁,是第一次跨出乡镇的。从上盘坐车来参加大合唱比赛,一到电影院,对于我们这些从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孩子来说犹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高兴得像只小喜鹊儿,在电影院门口飞进飞出。这条街在四十年前最繁华地段,书店、布店、区教办、供销社等店一个挨着一个,商品也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大合唱的曲目是《黄河大合唱》,指导老师是冯老师,他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音乐老师,冯老师要求我们穿统一服装,衣服和毛巾由学校支付,白跑鞋由自己买。白衣,白裤,白鞋,头上系着白毛巾,毛巾系在额头上,系成两个角,像小兔子的大耳朵,这是典型的纤夫形象。开始演唱时,个个同学精神饱满地笔直站在舞台中央,“风在吼,马在跑,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那高亢有力的声音在电影院上空回响……
   演出前为了借一双白跑鞋被父亲打了二个耳光,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个,家境拮据,连一双白跑鞋都买不起,可演出需要白跑鞋,老师就叫我想办法借一双,同桌刚好有一双,她不参加演出,我们已说好下午放学后去她家拿,一到家书包一放下,我就像插上翅膀飞了出去,过一条小弄堂就是她家了。一溜烟,我便拿着白跑鞋一蹦三跳满脸喜滋滋地回了家,刚跨进门槛,只见父亲阴沉着脸吼着:“刚才干什么去了?门都没关?”没等我反应过来,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挥到我稚嫩的小脸上,一个趔趄,我想解释,又一个巴掌扇了过来,“多少次跟你说过了,出去要随手关门,不长记性的丫头,今天米缸里米又少了,没米你去喝西北风啊!”又一个趔趄,摔断在地,呜呜咽咽不敢发出声音,我知道父亲的秉性,如果哼出声音来,他可能又会给你一个巴掌,只是暗暗叫苦:“活该!谁叫你不随手关门?”我们家常常没有关好门米被偷,父母为此常教育我们:“出去玩,要随时关门!”那时家家户户一穷二白家徒四壁,除了米也没什东西可偷的,粮食是那个年代最珍贵的东西。父亲是一家七口人主劳力,我们兄妹尚年幼,靠父亲挣钱,而我们的饭碗大多是番薯,有时再盛第二碗饭,年幼小弟会偷偷把米饭藏在番薯的下面,掩父母耳目。菜呢,自己种的菜,自己晒的黄豆酱,自己淹的咸菜,如果有咸鱼干,咸梭子蟹酱,梅菜扣肉,那是最美味佳肴。一块猪肉皮放在梅菜干上,要炖个把星期,直到把猪肉炖地烂成豆腐也舍不得吃,只嚼着梅菜干。
   那两个耳光,从此让我也长记性了,出门必锁好门!
   第二次上电影院又是一个难忘的记忆。那是1997年元旦,带着川北小学的学生参加文艺汇演。当时由我导演的这个节目在山项乡办事处获得了一等奖,以为在镇里也能获得好成绩,可万万没有想到只是得三等奖。演出前一位主要演员演鸡妈妈忽然肚子痛,她皱着眉,一张苦瓜脸上了场。鸡妈妈生病了,捂着肚子,小鸡门就乱了阵脚。我在台下急得直跺脚,早不疼晚不痛偏偏在这节骨眼疼起来。五六分钟,我犹坐针毡,坐不是站不是,终于挨完了,台下掌声稀稀拉拉的,就知道大事不妙。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就是这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在二十年前国庆节时,也在杜桥电影院参加全镇卡拉ok比赛,曾经因为歌词唱错了一句,与一等奖无缘,落下了遗憾,也成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还有许多与电影院有关的碎片性记忆,举不胜举。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电影院也名存实亡,我容颜亦老声音亦哑,再也唱不出高难度的歌曲了。那些美好的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烙印,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共 17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电影院也名存实亡,容颜亦老,声音亦哑,再也唱不出这种高难度的歌曲。那些美好的,伤痛的事,成为时代一个烙印。”《杜桥电影院的零星记忆》这一篇散文,作者以回忆的手法,将自己与杜桥电影院的一些零星记忆记叙;以纪实的文笔,重点叙说自己三次与本座电影院关联的事件。(第一次自己参加演唱,第二、三次是自己带学生参加演出)。文写故事鲜活,紧扣主题,条理清晰。文记感触深许:“还有许多与电影院有关的碎片性记忆,举不胜举。即有伤痛的,也有愉悦的。”欣赏了,力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7-10-01 19:00:31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 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7-10-01 19:01:03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程南        2017-10-01 19:03:22
  伤痛与愉悦,记忆文章写。赞!
   祝双节演绎更多精彩!
4 楼        文友:天龙        2017-10-02 18:30:11
  祝老师双节快乐、阖家幸福!!
回复4 楼        文友:柳骨仙风        2017-10-02 20:13:03
  谢谢,也祝您双节快乐
5 楼        文友:柳骨仙风        2017-10-02 20:13:33
  也祝您双节快乐!
过平淡生活,爱抒写人生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0-06 21:16:22
  感谢老师参加荷塘征文!祝老师双节快乐!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