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聊斋》里的那些事

  《聊斋》里的那些事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5发表时间:2017-10-07 12:39:41


   《聊斋志异》不知读了几遍,愈看愈有味道。
   虽然它是文言小说,但小说里却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真实地反映了十七世纪生活面貌,即使放到今天来看,有的还可以说是比较超前的。
   比如,小说《小二》里记述主人翁小二在益都西边,“尝开琉璃厂,每进工人而指点之,一切棋灯,其奇式幻采,诸肆莫能及,以故直昂得速售。”看后让人觉得,小二有点像今天足智多谋的女企业家,她的琉璃厂生产的棋灯样式别具一格,销路好。可惜的是不知道棋灯是什么样的,估计是外面透明,里面可以放置蜡烛的那种灯了。关于壁纸想必我们并不陌生,其实,《聊斋》里就有壁纸的影子。《余德》中的尹图南到其房客余德家拜访,“见屋壁俱用明光纸裱,洁如镜”;《褚遂良》中也有“见满室皆银光纸裱贴如镜”。明光纸、银光纸极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壁纸,似乎比现在的壁纸还要更高档些。看来,屋内墙上贴壁纸的传统由来已久了。
   据了解,北宋末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煤。明代的采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馎饦媪》《花姑子》里均出现有煤炉,无意中印证了上述观点。《馎饦媪》中有“视之,炉中煤火,炽耀甚明”;《花姑子》中有“房西隅有煤炉,女郎入房拨火。”由此可见,当时家中烧煤较为普遍了。《龙飞相公》提到了挖煤,小说里安庆人戴生被邻人推进枯井中,不料,枯井却与“古煤井”相连通,不同的是,当时把挖煤叫作“攻煤”。虽是寥寥数语,却也说明挖煤的历史还是比较久远的。这篇文字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安庆附近曾经产煤。如今,因环保问题,许多城市正逐步淘汰居民燃煤,煤火炉已渐渐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提到幼儿园,有人会以为它是现代的产物,《聊斋》中也有它的雏形,像《鸦头》里东昌人王文“后数年偶入燕都,过育婴堂,见一儿,七八岁。”这里的育婴堂,有点类似今天的幼儿园了,或者是孤儿院。
   古人云:“开卷有益”,细想来不无道理。当然,鉴于自己读书草草,很多书中细节有可能被忽略了。今后,还要用心潜读《聊斋》,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2017年10月6日

共 8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书很可贵的一点是读出书本以外的知识。这篇杂文随笔阐述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小说里,作者知道了当时就有制作棋灯的能工巧匠,以及高超的技术,当时的壁纸生产和销售就很广,当时的人们已经会挖煤作为燃料,社会上已经有了幼儿园。诚如作者所言,细心阅读,还会知道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10-07 12:40:17
  读书很可贵的一点是读出书本以外的知识。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