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专栏】走近白求恩和他的故居(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专栏】走近白求恩和他的故居(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205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06发表时间:2017-10-07 19:48:51

【天涯专栏】走近白求恩和他的故居(散文) 游走加拿大,我有幸走近了白求恩和他的故居。
   踏上加拿大土地的第一天,在参观开放式的多伦多大学的校园时,我看到了校园一侧坐落着的一尊铜像。导游告诉我:这就是白求恩大夫,当年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加拿大是他的故乡,多伦多大学是他求学成才的地方。仔细端详塑像,只见白求恩大夫端坐在石上,清瘦的脸上泛着丝丝笑意,胸前挂着听诊器,手中捏着一支笔,面对一本摊开厚厚的日记本,正在思考着或在准备书写点什么。望着白求恩大夫的铜墙,我对这位国际主义勇士深深三鞠躬,一起前往的文友也情不自禁地争相拍照留念。
   可不是吗?在中国,只要一提到加拿大,人们就会想起白求恩大夫,仿佛白求恩就是加拿大的代名词。看到多伦多大学白求恩塑像,自然要去白求恩的故乡格雷文赫斯特镇走访一下。第二天清早,我们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奔赴格雷文赫斯特镇的车。
   白求恩故乡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的马斯科卡区格雷文赫斯特镇,离多伦多北约一百余公里。据介绍: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现有人口约2万余。小镇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以经营木材业为主,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直到1976年8月,当加拿大政府宣布白求恩是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并买下白求恩当年出生的那幢房子进行修整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时,这个寂静的小镇在一夜之间就闻名世界。
   我们的车经近两个小时的行程,缓缓驶进了小镇的约翰街上,两旁散落着的一间间小巧精致的别墅,充满了宁静安逸的休闲气氛。车在长满枫叶的小镇中心的剧院广场停下,我们又看到了一尊白求恩铜像,只见白求恩铜像屹立在广场中心,他身着八路军军服,右手执听诊器,脚穿草鞋,双目炯炯有神,行色匆匆,似乎是正要走进战地和病室的样子,他的右腿有力地迈向前方。展示了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博大胸怀!塑像旁边的一块铜牌上,用英法中三种文字介绍了白求恩的生平。中文的介绍是:“胸外科及战地医生,发明家、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倡导者、人道主义者。生于格雷文赫斯特。白求恩大夫在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以他在医疗和追求人类幸福的事业中所作出的努力赢得了公认。”
   接着,我们的车很快开进一处面积较大的庭院,院内的草坪泛着青绿,约有50平方米,看上去十分舒畅。绿草茵茵的庭院中,四围有十多棵枫树,屋前的枫树尤为挺拔高大。房前草坪的左右两侧有供休憩的长椅;还有帮助美容的独轮园丁小推车,上置花草,很有童趣。在庭院中央,是具有一幢维多利亚风格的两层木制楼,米黄色的墙壁,灰色的房瓦,尖尖的屋顶,白色的窗框,显得十分典雅。木屋呈丁字形,在小楼后边还有一间类似于灶披的小屋,小屋与小楼连在一起。在金秋的阳光下,院中的枫树已变得彤红,这些景致使得木屋更加美感。这就是白求恩大夫的故居。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就在这里诞生。在这里,白求恩愉快地生活了3年多,以后随家人迁移到了多伦多。
   入口处,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文章被全文用中文书写,展示在白求恩故居纪念馆大厅的入口处,彰显魅力。在纪念馆内,一位女中文讲解员告诉我:由于年久月深,纪念馆中的文物极少数是原物,这里的很多家具和用具都是由白求恩家族的后人所捐赠的,也有部分是从社会上征集来的。
   墙壁上挂着白求恩的生前生活的十余幅照片,全面而向游人介绍着白求恩短暂又光辉的一生。在娓娓动听的介绍声中,我了解了白求恩许多不为人知的许多事情,了解了一个完整的白求恩。原来,白求恩的的祖辈是英国人,几代人都是苏格兰斯凯岛的外科医生。他的祖父在美国行医时,因为忠诚于英国,遭到监禁,后被释放来到了加拿大。他的父亲,当时在夏威夷娶了一个牧师的女儿,一起来到加拿大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定居,并于1890年生下了白求恩。
   生于上流社会牧师家庭的童年白求恩顽皮而可爱,是一个性格倔强、好奇心强并富有主见的孩子。他生性好动,乐于涉足野外粗犷的生活。由于白求恩祖辈在音乐、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仅造就了白求恩的多才多艺,而且还培养了他的勇敢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品格。白求恩6岁那年,曾一人独自从城郊走进多伦多市区,兴致勃勃张望这座城市的魅力,然后又自己跑回家,可见他的毅力有多强。少年时代的他,曾在一个入冬季节凭借着他的勇敢和智慧,用一根木棍救出了一个被陷入冰窟、濒临生死攸关的少年。20岁时,他在家庭处于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筹集上大学的经费,曾去安大略省北部一个伐木场做过伐木工人,在野外的艰苦环境中受到锻炼。1912年,他顺利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就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白求恩是加拿大全国第八位报名参战者。他在皇家陆军医务团担任担架员。1915年在比利时负伤,住院三个月后返回加拿大。1916年他继续读大学,在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那一年,他又和他的同班同学、后来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又一起去了俄国……
   1917年,他加入英国皇家海军,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在“柏加索斯号”军舰上担任外科医生。1922年,他进入苏格兰爱丁堡外科医学院,成为医学院院士。第二年,与出身于爱丁堡名门望族、受过良好教育的弗朗西斯•佩妮结婚,婚后移居美国底特律。他们在贫民区的公寓内行医,并仿效传奇人物罗宾汉救济穷人,在行医时,采取富人收费、穷人免费的医疗收费方式,受到人们称赞。
   白求恩的祖父是一位医生,祖父经常教导他:“在医生的心目中,别人的生命更有价值。”这话深深烙进了他的心里。1926年,婚后的白求恩得了肺结核,回到家乡格雷文赫斯特镇休养,这在当时几乎是绝症。为了防止传染给妻子,他主动要求和妻子离婚。后来,在美国的特鲁多疗养院接受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手术具有很大风险,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同病魔抗争,不料只用一年时间他就痊愈了。他踌躇满志地向自己和世人宣布:“我如果能够存活下来,我将为人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这些事情要在我死前完成。”立下此大志的起点,大概就是与白求恩受祖父影响而立志学医的坚定信念分不开的。
   后来,病愈的白求恩和前妻复婚。但他整天依然埋头于工作,妻子终于忍受不了,于是和他再次离婚。1928年,他在治好肺结核病后被留在美国这家医院工作几个月后返回加拿大,在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任教,在医疗工作期间,他开始自行研制新型的手术刀。
   我们以前只知道白求恩是一个医生,其实他非常喜欢文学,除了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的学术论文,他还热衷于写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并且还是一个画家、演讲和摄影高手。真是多才多艺。
   他在热情地奔赴西班牙,投入反对法西斯的斗争前两个星期前,写了一首题为《红月亮》的诗:“今晚这个同样苍白的月亮/如此安静,皎洁而遥远/是我们黯淡忧虑眼神的一面镜子/高悬在冰冷的加拿大上空/就是这个月亮昨晚低垂在/西班牙那破碎的山巅,一片血红/从她那明亮的盾牌上反射出/死者血肉模糊的面容/朝那苍白的月亮我们举起怒拳/向那些无名的死者我们再次宣誓/同志们,你们为自由和世界的未来倒下去/你们为我们而牺牲,我们将永远牢记!他在诗中表白:“朝那苍白的月亮我们举起怒拳/向那些无名的使者我们在此宣誓:/同志们,你们为自由世界的未来倒下去,你们为我们而牺牲,我们将永远牢记!”在战地,他还为西班牙人民捐献了一辆救护车,并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流动输血站”。之后,他在离开西班牙又回到了加拿大,公开声明:自己是一位共产党员!
   说到他与中国的抗日缘分,还得从1937年7月30日说起。那一天,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与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在宴会上相遇。趁宴会还未开始,两人就作了简短而亲切的交谈。当白求恩得知陶行知来自战火纷飞的中国时,立即伸出大拇指加以赞扬。陶行知向白求恩介绍了日本法西斯侵华的野蛮行径及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情况。白求恩被陶行知的满腔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深深地打动了,他毫不犹豫地说:“如果需要,我愿意到你们中国去,同你们一块战斗。”他从此把目光投向中国。他对饱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寄予极大的同情,用行动注视着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8年,白求恩和一位美国医生及一位加拿大护士,经香港来到了中国抗日内地。经武汉,会见了正在武汉领导抗战的周恩来。后来又经过四个月的艰难行程,到达延安,先后见到了朱德和毛泽东。后来他又来到了晋察冀根据地的前线医院工作。白求恩在漫长的行程中,出谋献策组织机动医疗队,开展外科手术,组建医院和传授医术,拯救了无以计数的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和生病的百姓。在晋察冀前线,白求恩无私的精神和高超的医术,在人民中受到赞扬。
   在晋察冀根据地,面对艰苦环境,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我不介意日常的辛苦—热和极冷、脏、虱子、食物单调而不合口味,也不担心山间行军和没有炉子、床和不能洗澡。我发现我都能适应,而且能在佛教寺庙里做手术……为给伤员敷裹,我们必须爬到土炉子和炕上。伤员没有褥子,没有床单。他们穿着褪了色的旧军装躺在那里,把背包当枕头,盖着填充了棉花的毯子。他们当然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的日子里,白求恩因陋就简地设计并亲自制作了各种医疗器具。这期间,白求恩又亲自编写各种教材20册,为部队培训了大批战场上急需的医务人员,改进了晋察冀辖区的医疗培训和护理工作。其中《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共九章,被译成中文后共14万字,白求恩亲手绘制了119幅插图。这本书写得十分具体、细致、全面。只要是当时医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包括了。所以大家又称他为天才画家。
   1938年,他除了亲手编写的培训教材外,在战地还写了6.5万字通讯稿,投到国外报纸的新闻稿有稿费,为的是为给医疗队带来一些收入,以减轻八路军的资金压力。他不断发出呼吁的信件都是介绍中国抗战,争取募集到援华资金。他还根据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哑弹》。散文《创伤》充满激情。这两部作品都被发表在1939年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刊物上。
   由于当时战地缺乏医疗器械,他还准备回到美国发动募捐,给中国捐助医疗器械。 然一场大的战役马上来临,白求恩毅然推迟了回国的行程,投入了又一次战斗。就在这次战斗中,在一次手术操作时不小心划破了他的手指,他被败血症的病毒所感染,导致了自己也得了败血症,于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牺牲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终年49岁。
   白求恩之死给根据地的军民带来极大的震撼。毛泽东主席为此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文章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以缅怀这位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伟大的加拿大人……
   纪念馆还有白求恩一生中先后研究发明的14种手术器械,展柜中有一把以他名字命名的白求恩肋剪,至今还在一些医院使用。展品中还有白求恩创作的多幅油画作品。在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他每天超负荷医治伤病员之余,他还要不断地撰写数千字的文章,其中包括为西方媒体撰写中国抗战报道,给美、加援华委员会、美加同志朋友的报告和信……还撰写小说、散文等等。他是一个才华才华横溢的医生。
   一楼是白求恩父母的书房、会客室、餐厅,一架钢琴和所有的家具都显得古色古香,据说,白求恩的母亲喜欢弹奏钢琴,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这房子对白求恩小时候生长带来了福祉,可以称之为艺术摇篮。
   二楼是白求恩父母的卧室、摆放着白求恩出生的房间及他的小床。梳妆台的镜子旁纸上书写着的诗,这是当年父亲为白求恩的降生而喜写的。二楼还专辟了白求恩生平展览,这里有他1916年从多伦多大学毕业时的照片。
   故居的二楼,还有一间屋是专门播放加拿大政府拍摄的纪录片《白求恩》电视室,电视片有中、英、法三种语言,游客戴上耳机,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语言的解说。电视片中有不少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介绍了白求恩的出生、经历、对医学和社会,特别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在白求恩生命之火熄灭的时候,深蓝色的东方天幕群星灿烂。血色的晨曦拨开云絮,将又一颗瑰丽的星星送上了苍穹。因为他不仅属于加拿大,还属于中国、西班牙、美国以及世界。
   纪录片《白求恩》的结束语写得很美,很有历史的回味:我想告诉你们一个医生的故事,他是白求恩大夫,他死在一个群星灿烂的夜晚。他知道,我们都知道他要死去。我们无法忍住哭泣,我们翻山越岭,扛着他那已是很轻很轻的尸体,走了很远很远。我们村里的乡亲都来了,他们全都哭了,苍天也哭了,我们要在群山中为他建一座陵墓……”
   在楼下大厅,讲解员又告诉我们:1972年,白求恩又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98年,他的名字被载入加拿大医学名人册;2004年,在“最伟大的加拿大人”评选中,他被选为第26位伟人。2014年,多伦多市政府还将白求恩在市区内的故居列为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并将白求恩去世的“11月12日”确定为该市的“白求恩日”。
   2009年,白求恩的第二侄女,80多岁高龄的露丝回到小镇故居,令她十分感动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着队在参观自己叔叔的故居。她想:自己的叔叔去了中国近2年左右,70多年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来看他,记着他。她悟出了真谛,举着手欢呼:叔叔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他是了不起的伟大叔叔!
   走出白求恩纪念馆,我的心中满满的是感动,眼前依然像在放电影似的,白求恩的形象挥之不去。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白求恩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立体、丰满、鲜活、全面的白求恩的光辉形象屹立在我的面前。是的,他不仅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具有高超医术的外科医师;又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学、艺术造诣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是一个有着献身精神和过人精力的人道主义者和宣传活动家。他活了49岁,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然他能把握人生的轨迹,为世界留下了枫叶般的浓重色彩和绚丽的美。
   院子里的枫树在秋风中扬动,一枚火红的枫叶飘落在深绿的草地上特别靓眼,衬着这栋米黄色的小楼,显得格外迷人。头顶上,彤红的枫叶像跳动的火把熊熊燃烧。
   此时,一队队瞻仰白求恩故居的人络绎不绝,各种肤色的游客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对白求恩的深情厚意。此刻,我仿佛又置身在白求恩故居的人流中,情不自禁地对着红枫树,举起了相机拍摄……
  
  
  

共 58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精彩的异域瞻仰游记,也是一篇厚重的人物生平传记。作者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以浓重的笔墨,详实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国际主义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和大无畏的宽广胸怀。众所周知,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了支援中国抗战,他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的抗战前线,不顾那里环境条件的恶劣,不顾自身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着一个又一个战士伤员,而且他在超负荷工作之余,还亲自撰写了有针对性的医学战地教材,配以亲手绘制的插图,令教材更加生动、具体,易懂易学,实用性很强,缓解了抗战前线医疗队伍紧缺的局面,救助了更多的伤残人员,鼓舞了军民的士气,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白求恩大夫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多才多艺,在文学、绘画方面也着很好的造诣。抗战期间,他利用休息的点滴时间,写通讯稿,写抗战小说及散文,积极宣传抗战的意义,为中国募集抗战资金,为中国争取国际上的援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白求恩大夫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更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在人类的长河中,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他去了,融入了浩瀚的苍穹,化作了天空的星星,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永恒的,犹如故居上空的枫叶一般,燃烧着红彤彤的火焰,留给世人无限的思念。他不仅属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同样也属于世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了不起的伟大医生吧,向他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哀思!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倾情推荐共赏!祝创作愉快!佳作连连!!【编辑:袁梦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袁梦雪        2017-10-07 20:08:20
  欣赏学习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真是大开眼界,不仅了解了白求恩大夫更多了生平生迹,也见识了他的多才多艺,再次了解了他的中国抗战所作的杰出贡献。为他的大无畏叫好,为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折服。愿他老人家的精神永世流芳!问好!祝福老师节日愉快!收获满满!!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7 20:29:44
  辛苦了。祝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7-10-07 20:21:26
  欣赏老师游记散文。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永存!
馨语馨愿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7 20:30:22
  谢谢馨儿美评。问好!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7 20:29:05
  感谢梦雪美编。辛苦了。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4 楼        文友:潇男        2017-10-08 10:21:35
  异国旅游愉快,文字创作丰收.节日好!
文学是生命,朋友是天地,淡泊名和利,贵在情和义。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8 11:43:20
  谢谢潇男点评,温馨文字如枫点燃。节日快乐!
5 楼        文友:妙琴        2017-10-08 13:16:56
  欣赏沁香一瓣老师从异国带来的美游记,学习白求恩精神!我说最近一段时间咋不见您了?旅游远啦!祝老师篇篇精彩!思路敏捷!
热爱文字是我一生的嗜好!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8 14:36:09
  谢谢妙琴美评。问好!
6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08 14:37:24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一枚火红的枫叶飘落在深绿的草地上特别靓眼,衬着这栋米黄色的小楼,显得格外迷人。头顶上,彤红的枫叶像跳动的火把熊熊燃烧。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8 19:46:38
  谢谢借双慧眼看世界美评。问好!
7 楼        文友:薇梦儿        2017-10-09 08:21:39
  欣赏老师的文章,聆听一段段精美的故事。
回复7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9 08:34:34
  谢谢薇儿美评。问好!
8 楼        文友:倚兰慧心        2017-10-09 18:55:48
  拜读老师佳作,也更多的从中了解了白求恩和白求恩精神,学习了,谢谢!问老师好!
倚兰慧心
回复8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09 19:05:03
  谢谢伊兰慧心美评。问好!
9 楼        文友:林雨荷        2017-10-11 13:18:58
  走近白求恩,重温他的故事,为他的共产主义伟大精神折服。为沁香老师的美文点赞!创作愉快!秋安!
林雨荷
回复9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11 15:43:01
  骗罪谢谢雨荷美评。共祝创作快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