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三十年后的邂逅(散文)
金秋偶尔咸阳办事,在火车上发个朋友圈,到了咸阳稍歇息,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来自于甘肃金昌发小的微信,这条微信发送位置却在咸阳,发小告诉我他也回到故乡咸阳。微信内容问我何时能回家,他在家等我,此时的内心不停地扑腾,让我激动心热。晚上闲暇,一个人的时候坐下来细想,是啊,三十年未曾慕面,三十年了。此时想起来,心里确实像打翻了五味瓶,难以诉说,不知从何说起……
忘记向大家介绍,我的发小,是我从小一起玩尿泥耍大的要好朋友,我管我的发小邻家兄长叫龙哥。龙哥长我两岁,他一米六的个头,两条浓眉凤眼,说话稳重有精神,他是我从小喜欢一起的要好。
那时候,我们的发小一起差不多全村子有十几个,年龄大小都在一两岁,龙哥后来长大,是我们十多位里最优秀的一个。
曾记得,平日里大家一起玩耍,只要一放假,或者遇见星期天周末,大家就在一起,所有孩子都是模仿电影《地道战》里学打仗,都愿意装扮英雄人物,就是没有人愿意当汉奸和日本鬼子。要不摔泥炮,赢夺泥疙瘩,或者跳房子、打扑克、滚铁环、打陀螺、丢方子、掏鸟窝、做柳哨等等,反正玩得特别的开心,大家玩累了,就坐在一起再换个花样继续。一帮人里,其中有一个个头不算很高,脸面白净细嫩的孩子,他时长站在旁边,不太好动,穿着却很干净,每当大家让他参加进来玩时,他就会嘻嘻直笑,他一笑那对凤眼眯成一条线,在视线的中间,一双明黑发亮的眼睛,总会告诉我一个感觉,他和其他人有点不太一样,他很特别。他特别就特别在,我们疯玩的时候他站着不动只是笑,当我们玩累了,想换花样的时候,他就会从自己兜里掏出几本连环画,分发给大家翻阅。龙哥家情况比较其他人较好,他爷爷和父亲都是铁匠,他的连环画特别多,杨家将、隋唐演义、薛仁贵征西、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那个年代,连环画就算是最好的儿童读物。每一天如果能读上龙哥的连环画,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特别兴奋的事。我们的一代,就是这样学习的历史知识和传统知识。和龙哥一起,我总是好奇多多,每一次都想多读一两本小人书,因此总是一直围着他打转转,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他讨好他。
慢慢地,大家都长大上学了。龙哥一直高我两级,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我们每一路伴随着长大。小学时候我们发小和全村五个年级,几十号人大家好热闹,龙哥放学一直站在放学队伍的前排,每学期放假,龙哥都会拿回来好多奖状,他很优秀。初中时候,村子里也就剩下我们七八个人一路同行,等上高中时,村子里就剩下我俩一路作伴。小学初中都在各自的学习中匆忙,彼此我俩有点顾不上交流,高中时,能彼此交流说知心话的就剩下他了,因此有事我都找他。记得我们那时候,高考异常艰难,全校两千多学生参加高考,考上的也就五六十个,龙哥他特别卖力气,我也不甘落后,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事情。龙哥很卖力气,最终被长安大学录取。高考时,我和龙哥一起参加高考,龙哥曾经抽出课外时间,也给我讲解立体几何,以及各种作业笔记,但是,最终由于自己欠知识债务太多,加上家境原因,没有参加补习,我落选回家了。
此后的三十年里,他长安大学毕业去了甘肃金昌工作,在金昌娶妻生子安家落户。而我在家种地务农。迫不得已,又出外务工整整游荡了三十个春秋。到如今,我们都已经是知命之年,一说起相见难免心绪万千,确有点小小激动。
在市里的几天,急急匆匆的一直在处理自己的事务,而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龙哥和我的相约。曾记得龙哥那时候上的是理科,他的数理化学的确超然,文科是薄弱点,我数理化基础不是很好,每遇到不会做的课题,都是找他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我学的是文科,数理化是弱点,而自己又有笔墨文字爱好,所以我俩不同之处就在这里。因此,印象中龙哥是数理化高手,是理科的才俊。忙完市里的事情,匆匆赶回家里,第二天中午准备进城办事,在村口等车,和一位叔辈攀谈之中,老远处从村东边走来俩人,一位是龙哥的弟弟亮亮,一位正好是我的发小龙哥,模样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中等的个头再没有长高,步履稳健不紧不慢,身穿一件奶油色风衣,两鬓已经青丝灰白,和我几乎一样人到中年。由于回到家里事情多,还没来得及和龙哥相约,今天突然地村口邂逅,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此,自己装出泰然自若的健步急匆匆向前疾走几步,一把拉住了龙哥的双手相看无语,只是不停地摇着相握的一双手。彼此在用眼睛会心的相视……憋过足有半分钟之后,两人几乎同时开口,他道:“我去镇上。”我接着道:“我去县城。”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尴尬,我接着道:“我下午回来,晚上我去你家。”这时候的龙哥一脸的微笑,曾记得他是一位优秀的学子,从来不抽烟也没有陋习,然而他掏出一包黑兰州给我递上一根,当我掏出自己的延安烟准备给他时,他已经点燃和我相视又一次地笑起来。我们寒暄之后奔向相反的方向……
傍晚回家吃过晚饭,急奔龙哥家里找他,走进龙哥家大门听见和风细雨的弟兄俩拉家常,放眼望去,龙哥正在给已经四十岁的弟弟亮亮洗头,我一时竟然无语了,亮亮很健壮又是一个正常人,五十已过的哥哥竟然给成年的弟弟在洗头,这是我在老家村子里半生来见过唯一的一次,我的大脑中,小时候就在弟弟的头上学过剃头,却从来没有给自己的弟弟洗过头,这或许已经成为今生的遗憾。龙哥见我到来用毛巾擦干自己的手,急忙又是递烟又是泡茶又给我搬来凳子,一边和我拉家常一边急匆匆的干完了手中的活路。我说道:“哥哥啊,回来也不好好休息,亮亮四十过了你还给他洗头?”龙哥只是一味地笑,没等龙哥开口亮亮快言快语说道:“我哥回来不但给我洗头,给叔叔阿姨按摩病腿洗脚天天如此。”亮亮的话语让我面对眼前三十年前的发小,心中升起一股从来没有的敬畏之情。心中一直在想给父母洗脚还能接受,给自己成年的弟弟洗头虽然我从来没有干过,但我觉得没有必要了吧。这时候龙哥的一句:“兄弟你喝茶。”打断了我的思索,我尴尬地回应着端起茶杯。
此时的龙哥提起了话题:“兄弟你这几十年很辛苦,给两孩子结婚了成了家,在外干公路工程如今还一直在搞创作,你写的不错,你的作品哥哥我全部阅读了,你写的很有水平。”我一边附和着龙哥的话题,一边受用着他的溢美之词,此时的龙哥又一次提起一个问题,他问道:“兄弟的作品,我看后觉得你好像写的陕西和彬州老家的事情特别的多,怎么不见你写陕西以外的东西?”我急匆匆回道:“我主要长期在外恋乡情结太重,再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陕西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陕西的文化底蕴重又有那么多的文学名人值得我学习和宣传,所以就……”此时的我们已经打开了话题再已经刹不住车,我和人聊天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聆听别人讲,自己只是一味的回应附和。此时的龙哥口若悬河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给我讲到了语言大师季羡林的平生,讲到了王蒙的创作经历,讲到了梁启超、梁思成、鲁迅,谈到了张爱玲和林徽因,又从林徽因谈到了残疾人史铁生专业生病业余创作的故事,谈到了当代陕西文学界吴宓、陈忠实、路遥、贾平凹、孙见喜先生等等,哥哥不停地讲,我的大脑随之话题急切的思索。就这样我们一边喝茶抽烟一遍聊天,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时分,龙哥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兄弟啊,哥哥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创作不能局限于彬州和陕西,你要放眼全国甚至于全世界的文学界,你看人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他的眼光紧盯的可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全世界的文学界。你要多阅读国内外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名人的创作经历和经验。”我一边附和一边不住地点头称是,不觉得夜半更深我俩瞌睡了,握手道别后哥哥送我大门之外。
回到家里,脱衣钻进被窝后我两眼扑腾扑腾的就是睡不着,我一直满脑子在思索,原来自己的认识一直是错误的,其实所有的理科生并不都是写字不好看,讲话语无伦次没有水平。龙哥的一席话语终于改变了自己对于理科生的误解前嫌。龙哥三十年后的邂逅令我当刮目相看,原来一直认为他并不爱好文学和文字,没曾想他的一席话语竟然让自己无地自容,聊天谈话本来喜欢聆听的自己竟然今晚更加的局促不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一本书,读懂一个人,认识一个世界,原来路还很长,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路是先行者踏出来的,只有保持向上的心态,才能永远在路上……
一个自己两小无猜的发小,整整读了三十年,愚蠢的我才终于读懂,原来他不仅仅是学业优秀的人才,而且他是一个孝子还是一个称职的兄长、称职的父亲、称职的丈夫。
而我呢……
成稿于2017年10月16日晨青海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