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故乡,在那水漫风情的地方

精品 故乡,在那水漫风情的地方


作者:心化 童生,53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4发表时间:2017-10-23 09:42:39

(“有水的地方是家的方向。”大型记录片《远方的家》,教我重新感触家的概念,每每看完一集,心头总会呈现家乡一段段旧时映留的影踪,遥想一幕幕往事……
   ——引子
  
   故乡与水
   水,走过的年轮。故乡在水的包围圈,是名副其实的水之泽国,提取故乡我就自然想起那汪大湖,那条昌江,那屿小岛……自小,并不讨厌水,只是在水里停留的太久,身心疲惫、难受,我才决心不再与水往来,不再提起与水有关的旧事,暗自存下心来,把身子和灵魂找一个干燥的地方,贮藏安放好,等待一季好的春光、或暖阳、或烈日……话说回来,因为时间跨度久了,我又想:抱一颗好心态,得失无忧,来去随缘,心无所求,不万象牵绊也能接受故乡特有的水。
   从知道饥饿要食时,渴要喝水也就自然懂得;还不会讲话的时候就知道用嘴唇“喳喳!”来暗示家人,我要水,我离不开水,生命生存离不开水。但我有段几乎不愿谈及,与江河有关的“水故事”;当然,这是阶段性岁月里积攒的“冤孽”;那些记忆,只是为生存而浪迹江河湖泊,辛酸与水的往事。
   由于时光长久的暴晒,对水的记忆、情趣我又开始好奇,又想与水对话,听家乡那条江、那汪湖、那段河、那屿岛的故事,谈童年中水的往事……
  
   沙洲与岛
   曾经让我相依为命的是岛,也是沙洲,虽不尽人意,但那些事依旧发生,是段真实历史。不会“玩水”,就几乎无法在岛上生存;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家训”,所以族人不管大小、没有怕水的概念,哪怕从“山旮旯里”刚娶进门的媳妇,遇水也不会胆怯,会走路的,就会游水,这不是什么奇谈,是我们岛上人,生存必需的条件;于是,几百年来我们做到了。
   在岛上,大人平时不会担心孩子到河边或水里去玩会有什么意外,要大人跟着。相反,你不会玩水,大人们会认为你是个没用、没出息的孩子。如果按奇人偏方:蝌蚪都不该产在水里。当然那也可能会笑掉我们那耳背的老奶奶门牙。反之,除了寒冷的冬天,平时找不到孩子,第一想到的是到“河里”去找,只要站在河堤上喊一喊乳名,水里准会冒出什么“冬瓜”“锅盖”“葫芦”等等头来,就是水里不冒岀头来,也一定在河沙滩或停泊的船上有人会应声:“哎!”。当然也有几人一帮跑很远去钓鱼捞虾的。
   沙洲未被淹没的区域,长满小草和树木,圩内是绿油油的庄稼;远瞭,像一颗绿宝石镶嵌昌江河上;周围的银色沙滩,像舰船大甲板,远观似一艘超大型航母停泊在昌江滩口,顺万年江河演变,数千百年历史承载。沙洲、岛村,人丁兴旺,秀丽灵通。常涝水灾,洪峰来临,洲岛湮没江中,暴露的只有少许几棵古樟和槐柳。岛上全系两栖人家,二千多人寄居,形成人多地少困境,尤其沙地“漏”水,“靠”水作物无法种植,指望田地粮食丰产比做梦还难,只能种植耐旱耐干作物,闲暇剩余劳力只好自谋出路,从事河里捕捞,水上运输,经营加工制造业。
  
   运输与船
   “不在意物质,只在意精神,这是圣贤的境界,普通人做不到。”在那物资溃乏的年代,解决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有收入。五百户人家的村庄,几乎家家有船,小船撒网垂钓,大船货运商贾;半数以上家庭拥有大(帆)船,繁盛那些年还成立了水上运输大队,经济收入在沿江两岸首屈一指,算是昌江河上富裕的村落,船队规模在昌江史上也算绝无仅有,亦可谓一个时代的音符。
   帆船,一般由夫妻搭档,也有父子、父女、兄妹、兄弟、叔侄、郎舅、和请人搭档,我也常常与大哥搭档,因嫂子担任大队妇女主任,平时工作也算忙,加上驾船又苦,风里来雨里去的,遇洪水或冬季走船,苦就不必说,拉纤、撑篙、摇橹、划桨用力用劲是小事,湿手湿脚还湿身,其艰难只有临摹者自己知道;为此母亲在我读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经常抢下我的书包,“要”我上船,有时也用几分或毛把钱“诱”降我,暑寒假更是等不到拿成绩报告单,考完试就要上船。一个有时还尿床的几岁孩子,除了平水里掌掌轻舵,船漏时舀舀水,绞车时搭把手,遇大风激流也是望船兴叹,因为力小,有时舵也推不动,帆也扯不起;由于身矮,装了“泡装货”前面的方向也看不到。遇大风时,力小掌不了舵,就连点火烧饭,炉子也烧不着,火柴一划就被风吹灭,一双小手始终挡不住大风,大人急,我又怕,这样的蹊跷常常发生,而哥哥也算好,当时虽会气会急,过后也就不追究了,当然也有“讨好”我,让我多上船不耽搁船运的生意的“图谋”,因为靠他一人永远孤掌难鸣……
   古县渡至景德镇,逆流这段水路水激滩险,为此每船必须保持俩大一小仨人,俩大必须是男劳力,一小一般为女人或小孩,俗称“搭头”,我就是这样的角色。为读书,我常常把船从古县渡“送”上景德镇,次日凌晨一、两点顺“送短纤”的大人们,从景德镇走回老家古县渡,这一路徒步,只为节省一块两毛钱!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小孩就这样辛酸地走过一段段人生坎坷之路,与船与水亦结下了不想再提的“冤恨”,和不想再走的“窄路”,是嫂子还是母亲、是贫穷还是江水冲走了我快乐的童年?我至今没有找到答案……
  
   白帆与风
   风,曾经干涸了我的泪水,三十六年前,我匆匆打起行囊,离开家乡,也离开昌江河里既爱又恨的“风”。
   在那个机电并不发达的年代,船民最喜欢的是“风”,有风行船是轻松凉爽的,特别是有顺风的天气,风帆扬起,帆船一路破浪;可也怕……
   一次,从南河(乐安江)泠口装了一船段木(一段一段的木头),船篷三节叠缩一节,一条船队来不急与太阳打照面,顶着星星顺情徐徐晨风起锚,扯帆,借着风力离开了码头。瞬间,几十片白帆布满了几水浬江面。
   顺着水流,中午刚过,前方宽阔的鄱阳湖湖色越来越深,湖面上的白帆,像是巨人手中的小手绢;近视湖面,阳光洒落,碧波荡起金光粼粼的浪花,偶有小鱼船在进湖口向你招呼叫卖,有各种新鲜活鱼;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我们的船支也各自拉开了距离,不知不觉船驶进了湖心,这时我们已无暇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湖色,此时感觉到的,是风,是鄱阳湖“无风三尺浪”里的风,好像早几个月前,风已经强奸了白帆,白帆挺着大肚疯驰似的推挤船体,船越来越快,像一匹野马在狂奔。几乎同时,同行的船上也听见不同响声,有些开始手忙脚乱,手脚反应快的,白帆已降落了下来,慢的还在忙碌;“不行!”此时大哥见势不妙,大叫一声:“快去挫帆!”,我迅疾从后仓翻过“整木”,将固定的帆绳解开,使劲松绳;这时,劲是用不上了,大风将帆绳把桅杆抱得紧紧,帆无法滑下。扯帆可以用劲,落帆可就不是劲的问题,无赖之下,我只好顺桅杆上爬,用尽全力将支撑帆的竹竿一根一根拽下来,可还没等我拽到一半,船在看不见前面的沉迷迷的湖色中驶离了方向,驶上了浅不见露脸的湖中沙墩(洲)。
   前面不见船队,后面不见人烟,茫茫湖色映照我哥俩一大一小单薄的瘦瘠……
   这,怎么办?满载的帆船靠哥和我想推下水,这活想也不该想!唯一的办法只有“卸货”。卸哪里?哥哥想了一下,“对,卸水里。”“卸水里怎么装回去?再说湖里风大浪大木头会冲走?”“船上不是有纤绳吗?”我烦乱中接话。绳子先栓住翻下水的第一根木头,第二根、第三根……依次放进第一根与我、船身、和洲岸形成的包围圈里,半船翻下水的木头便牢牢控制其中,不会飘走……
   半船“段木”卸下,船身轻松的浮起来了,我还是牵着绳子,哥将剩下半船货的船用杠扛推回水里,打好锚,前后插好管桩,又一根一根把“段木”装上船;干“段木”是轻的,在水里浸泡后又滚满湖泥的“段木”是又沉又滑,这简直要累死人,就这样兄弟俩折腾到半夜,饥饿加着寒冷,全身泡在水中,哥哥累瘫了,望着累苦的大哥,我心痛又心寒的蜷缩在船篷的角落里,想哭没有了泪水……
  
   背井与梦
   十八岁那年,怀揣梦想,以远走“高飞”设想未来,于是弃笔离乡,离开水漫湿我前方的地方,梦想有朝一日有为而归,于是走向南疆,走进军营。
   新兵苦训一个多月,下连队,咋一看“舟桥连”,心虽存少许不愿,但还是暗喜,因为我曾经是水上船夫,“这是顺手就来的活,与水船相遇,那是熟地。”名单公布,我被分配二排五班码头班,话音一落,我脸红了,感觉遗憾!不但碰不到舟,连撑船的竹篙也碰不到,只是在岸边架设码头;苦闷许久,望着桥板、桥夯、螺丝、和三角桩,泪水时不时装满眼眶;训练时常常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紧张辛苦迥异在训练中,白天无空隙落泪,也不知泪往哪流?夜深,回想江水浪花,偶尔听见家乡的橹桨阵阵,帆影点点,纤绳悠悠,牵挂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那尊永远纤在我肩头的昌江河流……
   瞭望故乡,如今,我工作生活在亚洲铜工业的铜山“顶”上,闻道:人生以历风雨、涉山水经写人生为荣。而我恰逢路过,虽巧合,仍有自喜今生孑立遗作绝美而不再生之感。
   驿道策马,长亭短憩,人生似一场又一场相逢喜剧,又像一场又一场离别游戏;回眸驻足时,一壶酒、一杯茶、一支烟、一握手、一挎纸伞,就算一场缘分,很像我司职的岗位高压设备柜上的两字:“合分”或“分合”。
   欣慰概叹:山水写一路哇!山,有诗行;水,有风情;我的欢乐写在水里,童趣藏在水里,胆识在水里,灵智在水里,未来或许还在那片水域有蓝色希望升起。
  
   注:“送短纤”:亦为临时纤夫;逆流行船时,临时请的纤夫,多为强壮的男劳力。

共 37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的山水,是珍藏在游子心间的一幅画,永远清新隽永,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此组文中,作者将故乡的一切用细腻的笔触临摹,山水自成一画,沙州与岛独成一格,那一张张迎风前行的帆船,是记忆中的风景。还有那背井离乡的经历与曾经的梦想,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丰富了一个人的经历与阅历。当这些属于故乡与自身的特质与乡愁一碰撞,对生活与故乡之爱,就是一句句耐读的华章!全文语言优美,意味深远,读来深入人心,欣赏,推荐! 【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25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10-23 09:52:17
  一篇优美的文字,浓情于故乡山水,醉心于生活,读来入心,祝福愉快!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心化        2017-10-24 10:04:48
  感谢冰煌雪舞老师赐教!学生学习。
工农商学兵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25 17:06:17
  佳作,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心化        2017-10-26 00:02:07
  感谢武戈老师推荐!
4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17-10-31 22:28:45
  故乡,永远写不完的佳话,永远唱不完的歌,永远写不完的故事,永远走不出的乡愁!故乡的山,故乡的云,故乡的景,故乡的人和事,都在笔下蔓延开来!这难忘的地方__故乡!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4 楼        文友:心化        2017-11-04 12:02:19
  谢谢老师莅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