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香在诗词里(散文)
今年我们这里天气有点反常,进入九、十月份一直是高温天睛。直到寒露过了多日的今天早上,才感到有些凉意。到马鞍山公园晨练。刚上台阶,一阵阵的桂花香气袭来,终于迎来了今年迟到的桂花开。俗话说,八月桂花开,一年一度的桂花飘香的日子,足足晚到了一个月。漫步在公园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一阵阵桂花的清香袭来,清雅,芬芳,舒畅。令人不自主地陶醉其中。唐诗宋词里描写桂花的诗词跃然心中。
桂花有丹桂,银桂和四季桂之分。丹桂即金桂花,色泽橙黄,娇艳绚丽,诗人赞之:“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银桂清姿雅芳,香味最浓。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曰:“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穇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描写的就是银桂,写出了桂花花朵虽小,但异香宜人的特点。另一首诗还出神入化地写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诗人丰富的想像,诗人是多么喜爱真的是来自“广寒宫”的桂花啊。初唐诗人宋之问认为桂花不是凡间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人白居易面对不凡桂花,也不禁吟唱:“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喜悦之情更为风趣,跃然纸上。南宋著名词人向子湮则赞其香曰:“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清似木沉香,色染蔷薇露。”古诗中往往称桂花为“木犀”,宋范成大的《岩桂》曰:“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也用了“木犀”一词。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在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笔下,迎立在西风之中的桂花,让其它的花都黯然失色,擅众芳。所有的秋风似乎都在为它忙碌。一枝桂花淡然地伫立在书房的窗前,人与花都香气袭人。
另一位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描写桂花的词《鹧鸪天》更让我喜欢:“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廊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首词以群花作背衬,以梅花菊花作类比,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小纤,貌不出众,色纯诱人,“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暗淡、轻黄二词,说明桂花虽色淡光暗,但秉性温馨柔和,将浓郁的香气飘向人间。
对桂花,我在喜欢之余更多的是闻香。舒服养性的桂花香味让许多人都欢喜它。古人早就把桂花入食入舌了,是精典的生态兴奋剂。联想起桂花香早就用在了糕饼生产中,投其人们所好。我的祖辈是糕饼师傅,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收购一担又一担的桂花,经挑选除杂后,用白糖密封混渍淹制,时间在半年以上。形成桂花糖,又甜又香,再用在糕饼生产中。人们喜欢桂花,芸芸众生,你我皆凡人,拥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生。但是,如果能像如桂花一样,有着自己人生独特的“香味”,纵然小纤普通,也可以在人潮中,自有一抹精彩之处。
锦霞同天宇,峰塔入云霄。
银盘挂高天,环球同炎热。
秋风送爽气,月圆万户欣。
桂花满怀香,人和乐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