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间百态】情续银杏园(征文.小说) ——金色的秋天
武河水调皮地向南流淌着,河两岸是茂密的银杏林,得到河水的滋养,占尽武河的灵气,繁茂的银杏树枝叉缠绕,浓密的树叶遮住了阳光,行走在方圆几十里的银杏园里,像是在大森林里一样。老于祖辈生活在杏林里,曾靠着种植银杏,卖银杏叶和银杏果培养出了儿子。
春天时,银杏刚露出了嫩芽,老于就叫上老伴忙碌开了,刚冒出的小芽娇嫩着呢,炒出的茶叶香而甘冽,这种茶的好处是能疏通血管,能降血压。抓好春茶的采制,老于一年的收入就有了好的开始。
采完春茶后,叶子长大了,杏酮厂又来收购鲜叶子了,杏叶的价钱从最高的几分钱斤,长到了现在的几毛钱,价格虽然不贵,但挡不住树叶的数量多,摘完了这茬,树上接着又冒出了一茬,积少成多,数量多了也能给家里带来不少的收入。
秋天树上的果子成熟了,肉嘟嘟的黄色挂在树上,果子上晶莹的露珠欲滴,反射着五彩的光芒,惹人喜爱,恨不得让人想把果子摘下生吃掉。从春忙到了秋,老于两口子硬靠着在银杏林中摸爬滚打,泥一把汗一把地换来了钱,供养着两个孩子去上学。
忙完了采摘秋果,树上的叶子也变黄了,像孩子依恋着父母,银杏叶依恋着大树,颜色变成了亮丽的黄色后,仍是牢牢地挂在枝子上不愿落下来。直到地上落起了小雪,树叶这才飘在洁白的雪地上,亮黄的叶子孩子般顽皮地在雪地上翻着滚,慕名而来的游客多了,老于便时常到银杏林中拉着悠扬的琴声,琴声在树林里飞绕着,静静的树林像醒了过来,游人耳听着琴声,仰望着林外的天空,像是穿越到童话的世界里,人们给这儿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时光隧道”。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里,老于正在“时光隧道”里拉得起劲,本家兄弟突然跑来了:“大哥不好了,嫂子生病了。”老于听了心里一楞:“最近你嫂子常说自己乏力,我劝了几次也不愿到医院去。”说着就随着弟弟向家里跑去。
赶到家里时,老于见老伴脸色腊黄地躺在床上,就抓起老伴的手道:“林子里的活也忙完了,这次就坦然地住到医院去吧。”
“孩子他爸,你放手,我自己的病自个心里有数,这是老毛病了。”老伴说道。
“你总说老毛病挺一下过去了,结果病却越拖越重。”老于数落着老伴,在弟弟的帮助下,大家先来到了镇里的卫生院,一番检查后,医生说血检的指标不好,马上让他们转到市级医院去。到了市里,住进了中医院,很快确诊出是肝肿瘤。
“医生,能动手术吗?”老于担心地问道。
“扩散了,动手术的意义不大,还是让病人多吃点好的,多撑一天是一天吧。”医生建议道。
老于心里不甘,又把老伴带到了省里找到了专家,结果,大家给出的方案都是一样的。老伴坚持着不在大医院里治,最后还是回到镇子里保守治疗,临走时不舍地紧拉着老于的手道:“孩子爸,一定把咱们的孩子培养成人。”
“你放心去吧,先到那边等着我。”老于替老伴擦去眼角的泪水时,发现老伴已走了。老于始终记着老伴的嘱托,孩子也很争气,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
“奶奶,那位爷爷拉出的琴声真好听。”一个漂亮的女孩向身旁妇人说道。妇人的头发虽然白了,但梳理得整整齐齐,脖子下的红色围巾映着白细的肤色,衬出妇人高雅的气质,青色的风衣尽显身材的笔直,从后影看上去让人还以为是年轻人呢。
“他的琴声里带着一丝忧郁和伤感,像是在思念亲人呢。”高雅的奶奶回道。“丫头,咱们也过去,借他的琴用一下,听奶奶给你拉一段欢快的乐曲。”
妇人和孙女来到了老于跟前,等老于歇下了,妇人这才道:“这位大哥的琴音伤感,引人内心里发愁呢。”
“大妹子好听力,老于献丑了。”老于忙回道。
“宁愿跑南庄,也听拉魂腔,你们本地拉魂腔的精髓就是音调凄婉,像是在诉说着人世间的痛苦,抚慰着内心里的淡淡愁绪,这也正是拉魂腔的魅力所在。老哥是位艺人吧?”妇人问道。
“哪是什么艺人,我就住在这里。年轻时跟师傅学了点皮毛,闲下来时,常到这里来,拉给客人们听。”
“是这样,能借你的胡琴用一下吗?”
“大妹子别客气,我在这里就是给客人做好服务的,这琴你可以随便用。”老于说着这把琴递了过来,接着递过了一把椅子给妇人。妇人坐好后,试了试音调,接着那首热烈奔放的《万马奔腾》曲就从手下流淌了出来,头马嘶叫,群马回应,大地上像有万马奔腾,让人听了精神振奋。曲子终了,耳畔似犹回荡着马蹄声声。
“大妹子,看不出来你还是高人呢。您贵姓?”老于情不自禁地夸道。
“奶奶是省剧团退下来的,叫胡萍,我叫王乐乐。”小女孩自豪地插嘴道。
“怪不得,胡萍妹子拉的真好,比我强多了。”
“老哥拉出的曲子也很有功力。我是带着孙女到这儿渡假的,住在宾馆里不方便,老哥的村里有地方住吗?”胡询问道。
“有啊,我家就有房子闲着,大妹子可以跟我去看看,不满意的话,我再替你找家好的。”老于说着就在前面带路,很快来到了自己的家里。
老于的院子里,一边是水泥打好的地平,另一半留下来种着时令的瓜果疏菜和鲜花,恰逢秋天,鲜艳的秋菊开放着,像个小花园一般,穿过院子就是三层别墅式的楼房,儿子在省城里挣到了钱后,想把老于接到城里去,老于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又跑回了家里,儿子就在家里改建了这座小楼,里面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
妇人到室内环顾了一周,赞道:“于大哥,你们农村现在比城里的条件还好啊。”
“妹子,这是孩子们孝敬我的,你看厨房,卫生间,洗澡的热水全都有,合适的话就住下吧。”老于笑道。
“好的,怎么没有见到大嫂?”胡萍问道。
“孩子妈前几年去世了。”老于低声道。
“对不起,我不该提起这个,原来大哥和我一样同是苦命的人。”胡萍幽幽的说道,接着又问道:“对了大哥,住宿的钱怎么算?”
“你看,我这里的房间多,闲着也是闲着,乡下人哪在乎这个。”老于拒绝道。
接着老于又说道:“胡萍妹子,你们娘俩先洗个澡歇一会,到这里像到了自己家一样,千万别拘束。”说完随手打开了电视,接着又跑到楼上的柜子里抱出了干净的被褥,拿到外面的太阳下晒了,被子晒过后,盖起来让人感觉温暖,里面有一股太阳的味儿。
等胡萍和乐乐洗好澡后,老于早在厨房里做好了饭菜。饭桌上摆了四样菜,一个是自家田里的疏菜,一盘是老于用银杏果壳培育出的木耳,一盘地道的土鸡蛋,看上去油汪汪的黄色,一盘青椒牛肉,中间放的是个大碗,里面有炖好的沂河野鱼,热腾腾的冒着香气。老于让她们坐下来先吃,自己却想转身躲到外面去。
“好香的饭菜,于大哥到哪去?大家一起吃吧。”胡萍说道,心里暗赞着老于会照顾人。
“你们先吃吧,我肚里还不饿。”老于心里其实是担心城里人吃饭讲究,怕胡萍嫌弃自己是一个农村老头。
“于大哥还是坐下吧,过去我们剧团四处演出,大家经常围在一起吃饭惯了,有时候肚里饿急了,能吃饱饭就很满足,哪还会有那么多的讲究。”胡萍解释道。
“爷爷坐下来一起吧。”乐乐也懂事地劝着。
老于不好再推辞,只好坐了下来,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便问道:“大妹子,你还喝点酒吧?”
“我不要,你想喝自己就喝吧,这鱼的味道真不错。”胡萍边吃边夸道。
“这是沂河里的野鱼,原先村里武河里也有,现在不多了,只有沂河里才有这种野鱼,肉质细嫩还没有刺,吃了可以补脑和美容,在城里花钱也难买到,你们多吃一点。”
“是没有刺呢,乐乐也多吃点。”胡萍满意地说道。
“于爷爷,你这鸡蛋是怎么炒的,比我们家里的香多了。”乐乐吃着鸡蛋夸道。
老于笑道:“我这鸡蛋是在树林里散养的鸡下的,小鸡每天吃的野物多,所以这蛋就香,你们城里人难得吃到,多吃点吧。”老于说着又替乐乐夹起了鸡蛋。
“大哥,别惯着小孩,让她自己动手。”胡萍劝道,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大哥,你们这里叫铁佛镇,果真有铁佛吗?”
“有的,传说有一年武河里发了大水,北山里的铁佛和铜佛顺流而下,到了我们这里,铁佛看到洪水泛滥,村民们遭难,铁佛心里不忍,就留在了这儿镇压洪水。后来人们就在铁佛停下的地方建了座铁佛寺,铁佛寺里的香火一度旺盛,周围的人就到寺周围来做生意,后来就成了集镇。几百年后,老寺庙也毁坏了,现在的铁佛寺庙是近年来又重建的,规模比先前的大多了。”
“这么好听的传说,我们明天先到铁佛寺看看去。”
“行,寺庙在离这儿不远的艾山上。明天你们去玩,我留在家里给你们准备好吃的。”
第二天,老于顺路把胡萍祖孙俩送到了镇子上去转车,自己又忙着去买鱼,恰好看到了一只野鳖鱼,便高兴地抢着买了下来。晚上胡萍看到炖好的野鳖心里十分感动。接下来几天,老于又抽时间陪她们到了银杏林的东边,顺便去看了那条宽阔的大沂河,老于说这条河的两岸,每隔几里便有一个传说故事,全部看完要好长时间,大家先到了千年古银杏那里转了一圈,回来时天色就不早了。最后一天,胡萍感激老于前几天的照顾,就陪着老于到景区里拉起了二胡,老于伴奏着,胡萍唱着戏,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玩的不亦乐乎,老于也从胡萍那儿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胡萍临走时,心里有些不舍地说道:“于大哥,感谢你这几天的照顾,下次你到省城的儿子家里别忘了告诉我,省城里我熟悉,可以给你当向导。”老于回道:“好啊,到时候再麻烦你。”最后老于又送给了胡萍一些土鸡蛋和银杏果,胡萍想推辞,老于道:“都是自家产的,也不值什么钱,拿给孩子们去尝尝鲜。”
送走了胡萍,老于回到了家里收拾房间时,从胡萍的枕头下翻出了二千块钱。这个胡萍做事真马虎,这么多钱说撂就撂下了,老于在心里责怪着胡萍,马上就拨打起胡萍的电话:“胡萍,你的钱丢在我家了,车子开走了,这钱怎么还给你。”
“于大哥,对不起,我忘了告诉你,感谢你这几天的照顾,那钱是我特意留给你的。”胡萍解释道,脑子里又想起了老于,虽是个农民,成年在家里劳动,外貌上看上去却像个很有知识有涵养的人,胡萍的脸上就不自觉地浮起了笑意,想到了年轻时第一次见了自己的对象后,心里也是这样子。
“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看来我还真要去省城一趟了。”老于嘟哝道。
又过了一段时间,地上飘下了一场小雪,银杏叶接着飘落到雪上,调皮地在雪地上滚着,旅游的旺季也随着银杏叶的落光而结束了,老于让弟弟帮着照看着家里,自己想到省城里一趟去看看孩子们,顺便把胡萍的钱还给人家。
“爸爸,你难得来一趟,今年冬天就别回去了,这里比家里面暖和。”儿子于爱军劝道。
“你们平时上班都忙,我呆在这里也帮不了你们什么,还给你们添麻烦,明天先把你胡姨的钱还给人家,在这里住下来的事咱们再商量吧。”
老于进到屋里休息后,于爱军说道:“老头子怎么变得有些怪怪的了。”媳妇道:“你没看出来吗,提起胡姨,老头子的眼里放光,怕是老头子看上人家了。”
“小丽,胡说什么呢?胡姨能看上咱爸吗,他一个农村老头子什么都没有。”
“信不信由你,咱爸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有拉琴的手艺,人也长的有气质,和胡姨正好能般配呢,他们或许真能走到一块,你心里面要有准备啊。”小丽笑道。
“爸受苦了一辈子,我妈死的早,现在爸老了也没有个伴,他想再找个老伴,我就支持他。”于爱军回道。
“那是应该的,明天爸出门时,多给他点钱带在身上,不能让咱爸没钱花,花钱缩手缩脚的也会让人家小看了,显得咱们不孝顺。”小丽提醒道。
“你独守了这么多年空房,好不容易拉扯到孩子们能独立了,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老年生活,老于要真像你说的那样好,怎么不可以考虑嫁给他?天暖和时,到老于的老家去住,享受着森林般的生活,冬天时再回来,这也很好吗。”胡萍反复想着朋友的建议,想到明天要和老于到红山公园门口相见,这夜翻来复去怎么也没不睡好觉。早上,胡萍看着自己发青的眼圈,叹息了一声,就坐到了镜子前,拿起好久未用的画笔,仔细在自己的脸上画了大半个小时,这才感到满意。心里感叹道,许久没画妆了,这手也变生了。
老于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钱也没客气,连同胡萍的钱一同装下了,又拎上自己带来的土特产,这才向红山公园赶去。
远远地胡萍就看到了老于,高高地扬着手招唤着老于,老于走到她跟前后,却又嗔怪道:“你看你,大老远的跑来就是了,还拎来这么多东西,也不怕累着了。”看到老于拎了许多好吃的,嘴里怪着老于,心里还是满高兴的。
“知道你喜欢吃这个,我特意带上的。”老于回道。
“吃饭了吗?到这里该我请客了。”
“谢啦,我吃过了。”
“那就先陪我到公园里锻炼去,中午再到我家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