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初识青海湖(散文)

编辑推荐 初识青海湖(散文)


作者:郭成良 白丁,3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61发表时间:2017-10-29 07:46:43

初识青海湖(散文)
   虽为青海人,了解青海湖的美,还是从著名女作家冯君莉那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美文开始的。真正见到青海湖,是在2002年7月。初识青海湖,就见证了青海湖的浩淼无边和她的另一面。
  
   夜行西海
   新千年是一个多事的年份,先是“千年虫”困扰考验着全球人的智慧,这是大事,天塌下来自有大个儿顶着,而我妻子单位效益惨淡,于这年破产,妻子和千千万万个企业职工一样,一夜之间成为下岗工人。在国有企业工作近20年,从农村角度来看是个“公家人”,这下却成了没人管、没人问的人,心里落差何止百丈?可她是个要强的人,不愿意坐在家里闲吃饭,何况我工资也不高。她时刻想出去挣点钱补贴家用。妻子她姐夫在省一家路桥公司任项目经理,正在青海湖边上改建315环湖公路,为8月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做准备。想临时安排她去工地实验室上班,不想得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做手术。出院一个月,正赶上我放暑假,我们打算一起上青海湖工地。
   一天下午五点多,一辆装满货物的生活车来接我们。车子驶出西宁,在通海稍作停留,装了点东西,在落日的余辉里驶进了湟源峡。
   车身沉重的三康货车载着我们,奔跑在青藏公路上,我的思绪早已飞散开去。湟源峡也称西石峡,峡谷逼窄,山石险峻,沟谷流水汹涌,涛声震天;依峡谷而建的公路蜿蜒曲折,穿峡而过。自古以来,西石峡就是西宁通往牧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著名的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道均由此穿过。路边有五处崖壁雕凿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0年)丹噶尔抚边同知黄文炳书写的“山高水长”和清嘉庆五年(1800年)由西宁兵备道鄂云布所题“海藏咽喉”,还有“转危为安”等著名石刻,这些石刻证明那个年代,湟源峡地势的险要与恶劣。而今,驼铃声声、马帮出没的西石峡早已天堑变通途。太阳早已遁入山背后,远山近水,在车窗外一闪而过。过日月山时,外面什么也看不清,只从司机师傅口中得知,我们的三康货车正行进在日月山口,旁边就是著名的日亭和月亭,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在这里演绎了一千多年,曾留下多少凄惨壮美的故事。
   晚上行车,只见前面两道光柱射的很远,笔直的柏油马路如一道半透明的光柱一样,伸向远方,感觉越远越高,如利剑直插天边。路两旁不远处可见两道网围栏,一直伸向远方,常有草原鼠跑上公路,横穿公路。不时看到前面天际繁星点点,继而灯火阑珊,走近发现,旁边有一些筑路工地及料场,挑着惨白的灯,沿途的村镇,街灯昏暗,店铺紧闭,偶见一两个身穿藏袍的人一闪而过。想象着公路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一些向阳背风处藏着几个藏族定居点,黑牛毛帐篷、土墙羊圈、拴在拴马桩上的马匹、狂吠的藏狗……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妻子躺在后边座位上睡着了,而我睡意全无,想着女作家冯君莉初次看到青海湖的惊奇,想象着黑暗笼罩下旷野里的物事,想象着前面青海湖已卸去靓丽的盛装,静静地躺在夜幕下沉睡,想象着我见到青海湖时的样子。
  
   天上的青海湖
   突然,开车师傅说,前面右边那一道白线就是青海湖。我透过风挡玻璃,看到右前方半空中隐隐约约有一条白线,这就是青海湖?这就是青海湖的湖面吗?感觉湖面抬高了许多,一个命题蓦然间出现在脑际——天上的青海湖!
   我们的车追逐着这道白线疾驰,白线始终若即若离,走了几个小时,就是走不到它的尽头。
   到达目的地泉吉乡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这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大院,院子里有一排平房,平房前面整齐地扎着七八顶军绿色帆布大帐篷。管理员把我俩安排在一顶空帐篷里,里面有七八张行军床,选好自己睡觉的地方,头一挨着枕头,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起床已是九点多,出了帐篷,只见偌大的院子里只有几个人在忙碌着,没有多少声响,人们都到工地去了。因为我们初来乍到,姐夫特意安排食堂留了饭。吃过饭,我们急着要去看青海湖,食堂的师傅说,海看着近,其实直线距离也有二十里远,步行去看海,费事的很。我注意到,这位操着本地口音的厨师说到了海,是啊,是青色的海!
   泉吉隶属刚察县,是青海湖北边靠西的一个乡,国道315线和青藏铁路横贯全境。姐夫他们的工程队正在改建国道315线公路环湖段,他们负责二十多公里路面的铺油工程。工期紧,要为八月份举办的首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铺平道路。
   我们走出大院,想找一个制高点看青海湖。出门发现只要眼前没有建筑物遮蔽,远处那一抹白线还是挂在天边,和昨夜不同的是,那道白线清晰多了,而且白线上面有一层深蓝色,质感很强,似一堵厚厚的玻璃墙,长长地挂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与天相接。虽是七月天,早上飘过一阵雪花,背阴向阳的地方,嫩绿的小草已经钻出来了,冷风一阵阵吹过来,带着海腥味,叫人不觉打个寒颤。
   泉吉乡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有本地的藏族同胞,穿着长袍蹬着马靴,牵着马慢慢走过,或有青年骑着蚂蚁头老幸福摩托车疾驶而过。我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经过改装的北京吉普车特别多,大都卸去了顶蓬,只剩四个轮子的底盘和上面的骨架,像电影里美式军用吉普一样,上面开车的蜷曲着头发,架着墨镜,光着膀子,车子开得飞快,后面腾起一阵尘土。见了几辆同样的吉普,问别人,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开吉普的是一些倒卖湟鱼的鱼贩贩。这一年,青海湖还没有全面封湖育鱼(全面封湖育鱼开始于次年2003年),这里活跃着几百号靠倒卖湟鱼为生的人。
   姐夫作为国道315线某标段路面铺设柏油的项目经理,这天由于一点事情被监理方无故停工,上百号民工和几十台双桥货车及大型柏油摊铺机熄火停下来,姐夫心里憋屈,说下午正好陪我们去海边转转。
   办攒好伙食,坐着长城赛佛,走过一段砂石路,从一路口向南拐入草滩,向青海湖驶去。由于长期车轮的辗压,小路两侧留下两道深深的凹痕,如铁轨一样逶迤远去。赛佛车四轮紧紧扣着凹槽,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行驶。路边是大草滩,一敦敦芨芨草如旗帜一样高高扬起,在风中飘动。
   镶着白边的青色大海就在前面。
  
   青海湖听涛
   车子在一条小河边停下来。这条小河不知流淌了多少年,弯弯曲曲,流水在原野上切割下去近半米的河道,现在是丰水期,河水非常清澈,水流无声,河底砂石历历可见,但见有的砂石飘动起来,并不停地移动,不,是鱼!而是一条条鱼,看清了,是无数条鱼在游动,正是“半河河水半河鱼”,这是青海湖湟鱼溯游而上,到淡水河产卵摆籽,我们见到了湟鱼洄游的壮观景象。我们脱掉鞋袜,蹚进水里,只觉得脚面和小腿上有鱼嘴碰触和鱼尾扫过的感觉,酥酥的、痒痒的。眼前如云彩一样的湟鱼向上游游去,争先恐后,金黄色的鱼背在河水的折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赛佛直接开到大湖边缘。车子停在离水面二三十米的地方,我们踩着砂石向湖边走去,谁也不说话,都被浩瀚的大湖镇住了。
   只见一个个波浪如车轮一般滚动着,由远及近,由小到大。跳跃的水面以一定的节奏涌动着,深蓝的、厚重的、浩淼的湖水就在眼前。这哪里是我日思夜想的青海湖,这简直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呀!
   我心目中的青海湖是平静的,如一面镜子,一面巨大的、蓝色的镶嵌在日月山下的镜子,她一定静如处子,羞涩而含蓄,等待着远方的游子,前来朝拜……眼前的青海湖就是聚集着无限力量的大海,暗藏着无数想急于跳出海面的精灵,它们拥挤着、躁动着、呐喊着。它们在焦急等待,它们在大声喧哗,伺机如百万年前逃逸的大海一样逃离而去,因为它们时刻在思考,放荡不羁的大海为何被囚禁在这里,作高原的囚徒。
   太阳跌入地平线,海风飕飕,几个人看着高出地面的青海湖,捡起脚下的石子,奋力扔向远处,在海涛的怒吼声中不见一点踪影,也没有发出自己的一点响动。我们站立在这茫茫大湖边缘,面对这靛青色汹涌澎湃的海水,心中终于释然。人生本就曲曲折折,遇点挫折又如何?在苍茫的大湖面前,人们如几枚移动的草芥,渺小的失去了自己,多少的得失荣辱又算得了什么?暂时的艰难困苦终会化为过眼云烟,如青海湖一样,百万年的守望。我明白了,青色的海,不是海。重要的,既是湖,却也具备了海的气势。
   回去的时候,发现赛佛车的轮子深陷在泥沙里。我们几个人推推搡搡好半天,车子没有向前挪动半步。天气越来越晚,能见度越来越小,湖水越加深沉,涛声沉闷而毫无节奏地灌进耳朵。就凭眼前我们几个人的力量,赛佛车是无论如何走不了的。姐夫叫司机去工地叫人,妻子守在车里,我们站在湖边,面对大湖的咆哮,心里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害怕湖水会涨起来,害怕传说中的水怪会伸出长长的脖子把我们吞噬,更害怕在这天高月黑的夜晚,那些开着改装的北京吉普车的偷鱼者对大湖的攫取。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远处有了汽车的灯光,救援的人来了,一辆货车停在远处,下来十几个民工,在车子前面拴上绳子,大家高喊一二三,车子在湖边动起来,赛佛终于脱离泥泞,来到小路上,我们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下来了。
   青海湖在后边越发深沉,涛声、风声越来越大,却被赛佛的马达声掩盖了。第二天,姐夫的工程如常开工,妻子也舒展开紧蹙的眉结,我在工地实验室帮了几天忙,经常抽空跑出去,远远地看着挂在天上的青海湖。
   大约十天之后,我坐那辆回省城办伙食的三康车离开工地,离开了青海湖。后来我又多次去看青海湖,去鸟岛、去151、去二郎剑、去沙岛,也到过几处湟鱼洄游观景台,对青海湖有过新的理解,但初识青海湖的经历记忆犹新。

共 37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青海人的作者,也有着初识青海湖的历程。文章描述到作者陪同妻子到妻兄负责的青海湖环湖公路改建处工作,顺便见识青海湖的经历。文章像一部长焦距摄像机一样,把镜头由远拉近,先是远远地看到挂在天上的青海湖,它如一抹白线挂在天边,白线上面有一层深蓝色,质感很强,似一堵厚厚的玻璃墙,长长地挂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与天相接。近看青海湖,一道道波浪如车轮一般滚动着,由远及近,由小到大。跳跃的水面以一定的节奏涌动着,深蓝的、厚重的、浩淼的湖水就在眼前。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29 09:16:59
  文章给了我们一种远观近看青海湖的视觉之美。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29 10:34:35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想象着黑暗笼罩下旷野里的物事,想象着前面青海湖已卸去靓丽的盛装,静静地躺在夜幕下沉睡,想象着我见到青海湖时的样子。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郭成良        2017-10-30 18:17:00
  谢谢武戈兄点评。大美青海,美在青海湖;壮丽青海,在乎高天厚土!
4 楼        文友:郭成良        2017-10-30 18:24:01
  问好借双慧眼看世界!
5 楼        文友:长安之后        2018-04-27 15:53:22
  欣赏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生活愉快!
不见长安·之后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