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黄瞎子(微型小说)

精品 黄瞎子(微型小说)


作者:泽慧木子 布衣,10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31发表时间:2017-10-29 12:35:03
摘要: 在我的故里,有一人物值得浓墨重彩书写一笔,因其有经世之才,无私之德,更兼有远虑之谋,而纵横我村近五十载,无人能过之。故而受到村人敬重,景仰。这人便是“黄瞎子”。

在我的故里,有一人物值得浓墨重彩书写一笔,因其有经世之才,无私之德,更兼有远虑之谋,而纵横我村近五十载,无人能过之。
   故而受到村人敬重,景仰。
   这人便是“黄瞎子”。
   “黄瞎子”眼不瞎,耳聪目明,木易姓氏,住井家冲王家院子,字号柱荣,取驚天玉柱,荣耀故里之意。其谑称由来,是因为他在位时处理民众纠纷,表态公道,不偏不倚,因而得罪了少数人,私下里说他眯着眼睛说瞎话,恶意中伤,故称为“黄瞎子”,含某些贬义在内。
   毕竟,喊“黄瞎子”的只极个别人,大多村人皆恭敬的称他为柱书记。
   对此,柱书记总是付之一笑,似羽扇纶巾,轻奏着他那把喑喑呀呀的二胡,同爱人钟氏一道排演着传统花鼓戏《陈世美》,进入戏剧时空,早忘却了那无谓的闲谈。
   黄瞎子家居村西南头,龙脉岭下,系老祠堂院落,解放前所建,青砖抖檐,虽破旧却错落有致。在这里他熟读了孔孟之道,更在母亲的故事里讲述领会了岳母意,家国情,因而通晓儒家精髓,腹藏千古文章。
   待到青年时,他更是出类拔萃,儒雅俤傥,一表人才,省城读书返乡后不久,便进了他家近侧的剧团当演员。每逢铿铿的锣鼓声响起,他便蹬腿甩袖,轻移小步,随着乐器有板有眼唱起来,且很快进入角色,吹拉弹唱,旦末净丑,成了老幼喜爱的台柱子,尤其小生演的恰到好处,形象逼真,字正腔圆,常搏观众阵阵喝彩。
   后不久,文革至。活跃聪慧且有政治敏感的他凭着出众的口才和纯熟的驾驭能力,引起了县工作组的注意。根正苗红,善于辞令,又具较高的文化素养,领导慧眼识才,破格将他入党,并当选大队支书,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为民请命,替民解难。
   当上大队干部的“黄瞎子”,依照唱戏,依然在白喜事哀奠的三礼堂前,作揖拱手,并哀哀的允诵着祭文,表达着一个生者对逝者的虔诚追悼。
   在百姓利益面前,他仍然眯着眼,敢于在乡长办公桌上拍案叫板,寸步不让,因而方圆几十里,名声远扬。以致每有外仗,对方带头人总先打探一番,我方主诉者是谁,如听到“黄瞎子”在场,自乱阵脚,撞倒南墙,灰溜溜颓丧而归。
   这个时候的“黄瞎子”,已逾不惑,微微发福,表情刚毅,他稳坐谈判席,别人猜不到他的真实身份,有对手说他堪比县级干部。确实,黄瞎子在谈判案上所呈现的淡定自若,以及妙语连珠,舌战群儒,对故里人来说,是一个传奇,于他自己而言,则是一次接一次气魄和才能的展现。
   几十年而下,村里遇大变故,能稳然于心者,黄瞎子首当第一人。因为稳重,他政治上无波动,无惊吓,平稳中求好,求上升。因为稳定,家境殷实,收入尚可,有接其衣钵者,堪当大任。因为平稳,晚年他遭遇癌症—淋巴瘤,仍然能以坦然之态面对病痛,以笑意同病痛频频过招,最后以超越常人的意志战胜恶疾,与死神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病逾后的“黄瞎子”步伐稳健,身板硬朗,说话朝气如初,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坐在他家唠家常的村人更多了,因为老屋新建,恢宏气势,故而人气更旺。
   每每客人散去时分,他总会笑送他们到禾堂门之外,挥手示意之余,平视着高楼,轻念着财门两侧村人赠送的一幅对联:
   柱作脊梁,顶立天地成大厦
   荣耀故里,相辉月日培俊才
   心里顿升一种突然而至的幸福感,久久,萦绕不止……
  

共 13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瞎子”本名姓柱青年时就出类拔萃,文革时得到领导赏识做了大队支书,渐渐得树立起了自己威信,晚年时患上淋巴瘤能坦然面对与死神擦肩而过,“黄瞎子”一生本身就是传奇。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用不多的笔墨把“黄瞎子”传奇的一生,这个人物形象活生生地跃在纸上,文字精练、情节动人。推荐阅读。【编辑:闲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03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7-10-29 12:37:11
  欢迎赐稿,期待佳作。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