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返青(小说)

精品 【流年】返青(小说)


作者:王秀云 秀才,1068.3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94发表时间:2017-10-29 16:22:05


   花晓牢牢记住了这个日子,2006年1月23日。她知道,一生不会忘记这个日子的应该还有一个人。那一天是周一,周日她值班,晚上必须住在单位。苏世清原本应该回家度周末,但是22日那天一位在首都工作的老乡回家省亲,他负责接待,喝多了酒,就住在了单位。事情就在这些偶然因素的促动下发生了。
  
   一、他认为这一切和一缕阳光有关
   苏世清睁开眼的时候,的确看见了一缕阳光,从两片天蓝色窗帘的夹缝中溜进来,形状极似一把战刀,在水泥地面上逡巡。应该有风,因为他几次看见那把战刀在变形,有一瞬间他感觉已经变成了他在空降部队上使用的95式5.8mm步枪。这使他不由自主挺起了身子,但这时阳光的形状已经变化。此刻,他的思绪只停留在过去,这变形的阳光一会儿像张开的降落伞,一会儿像5.8mm弹药,像他在天空看到其他战机穿过云层的机翼。他的血有些热了,呼吸显得粗重,起床的动作也有了力度。但是,苏世清有个毛病,他的思绪常常飘移,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如果他的思绪到此为止,他会很亢奋地开始洗漱、到食堂吃饭、按时看见漂亮的副书记花晓,会按部就班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问题是他的思绪从机翼上又飞起来了,这次思绪的飞翔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他自己。他原本已经直起身子,准备起床了,但是,他想起了自己的命运这样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迫使他点燃了一支烟,这就证明他要做的事情必须在一支烟吸完以后才能进行。
   这是一支要命的烟,红石林牌的,昨天刚打开。这支烟和盒中其他的烟没有什么区别,白色的烟身和黄色的烟蒂构成一种和谐的诱惑,随时等待着幻化在各种生理、心理的需求与欲念中。但是,苏世清在那一瞬间选择了这支烟,这支烟很宿命地担当了一种特殊使命。发现这一切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苏世清当时拿着另外一支烟蒂对花晓说:看起来你得感谢烟。花晓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恰恰相反,我厌恶它。
   苏世清有时觉得花晓假,更多的时候他知道花晓的话起码有一半是真的。但这没有意义,结果使过程变得虚无。
   他记得当初点燃这支烟的时候,他是想过时间问题的,因为八点半他原计划是要去看望五保户伍艾雯的。当然,如果他知道这个退居在生活之外的老人会改变这么多,23日这一天的事情他一定会按照事先安排进行的。但是,苏世清在这天早晨改变了工作计划,这个轻易改变的计划轻易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命轨迹。
   伍艾雯其实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她只是镇上年龄最大的五保户,因为年龄大,格外受到上级重视,每年中秋和春节镇上都要慰问。苏世清当时合计过,去看伍艾雯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一出一进也就半个小时。九点半必须赶到黄家村,镇上明春准备新修一条道路,涉及到几十户拆迁,一个叫黄三的村霸带头闹事,他要亲自带队拔这个钉子户。
   所以他看看墙上的钟表,七点三十分。钟表是棕色的,方形,是这间卧室唯一的墙上饰物。也有人送过字画,但他不愿意挂,觉得俗,没有什么比一面白墙更清爽的了。房间里还有一个书架,放着一些当下常用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书,他很少看。桌子是一个乡下木匠自己做的,木匠的宅基地被村支部占了,一直没有说法,苏世清无意间知道了,帮着木匠要回应该补偿的6700元钱,木匠就给苏世清做了这张桌子,是枣木的,很沉。他这天早晨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四十六分,苏世清觉得原定计划应该调整了。
   他决定不吃早点了,不吃早点意味着他看不见花晓了,但是,他的思绪已经左右了他,他已经越过花晓到了过去的时光。
   人总是不自主地夸大自己在过去岁月里的成功,苏世清也一样,有过三年空降兵的历练,他在很长时间里看人看事都像站在天上。苏世清有时觉得自己转业到地方以后的发展过程,就像他空降的过程:一开始是“是英雄是好汉,八百米高空比比看”。真到天上,三百米挂钩还摩拳擦掌,六百米机门打开时已经有些外强中干,飞机到达八百米时,两声铃声长鸣,遐想和豪气突然凝固,跳伞信号一发出,迅速转身踏出三步,这时候你容不得多想,高空的强气流就把你拽出去了。三四秒后引导伞拉开主伞的一刹那,他感觉竟然是绝望!这种缺乏英雄气的切身感受他显然不会和任何人说,就像别人不和他说一样。这个心理过程,在他到地方以后再一次经历了。
   和其他战友比,看起来他是幸运的,转业后分到了县司法局,赶上最后一批转干。一天下午,一个时尚的女人到局里找人,看见健壮英气的苏世清,她径直走到苏世清的办公桌前,把屁股靠在桌子角上,右手很随意地敲着办公桌,说:“我叫钟丽,你就是苏世清吧,我叔叔常提起你。”
   苏世清说:“你叔叔是谁?”钟丽的下巴朝局长的办公室点了一下。苏世清就急忙站起来了。他当时站得有些匆忙,屁股底下的凳子被挤得吱哇乱叫,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个动作会给他带来他意想不到的很多东西,有些是他想要的,更多的是他不想要的。
   两个月后,苏世清没有来得及多想就和钟丽结婚了。
   结婚第一夜,苏世清就知道,这个成为自己妻子的女人以前有过别的男人———她在床上太熟练了。
   苏世清在那一夜学会了吸烟。
   那一夜,苏世清感觉到飞机在高空的第一次下沉,感觉到心脏的冰冷。战友们都在羡慕他,同事们也在嫉妒他,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失去这个婚姻对他意味着他在八百米高空没有打开降落伞!
   天空很大,但不属于他,他的飞翔是一种假象,坠落和粉碎才是必然。那天晚上抽到第四颗烟的时候就醉了,他以后喝酒醉过很多次,也见过很多人醉酒,但是,只有这一次醉烟让他刻骨铭心。他头晕目眩,疼痛从太阳穴直接切入了脑髓,进入他的咽喉和肺腑,他呕吐、哭泣,在客厅里一直折腾。
   钟丽始终没有出来。
   结婚不到一年,他到了这个偏远的乡镇当了副镇长,这在全县也是第一个。走马上任之前,几个本县的战友聚会,为他庆贺,他不以为然却又不得不强打精神,但是,那天发生了一件事,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是应该庆幸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了一家企业,企业改制后下岗了,自己买了出租车开,来的时候顺便拉了一个客人,客人下车的时候里程表刚好跳到11元,想少给一块钱,这位战友和他拉扯了很长时间。这让苏世清很难过,要知道他们第一次空降的血书就是这位战友写的,他觉得战友刹车的声音很像飞机上那长鸣的跳伞铃声。
   这天晚上,他第一次很投入地对待自己的妻子。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认真对待钟丽了。可是他做的时候突然很想知道钟丽的表情,就悄悄睁开眼,却发现这个女人一直清醒地看着他。他的心一下子又凉了。
   他想知道这个男人是谁,结婚这么长时间,他还是第一次有了这个想法。这是他上任的前夜,除了妻子和另外一个男人的事情,他还想了其他一些问题。这天晚上他抽了很多烟,但是,他已经对烟没有那么敏感了,只是他莫名其妙地流了泪,流了很多。
   钟丽还是没有出来管他。
   23日这天早晨,他的烟就在想到这里的时候熄灭了。他看看表,时间是八点二十分。他知道今天上午是没有时间看五保户伍艾雯了,那就下午吧。他想下午上午都一样,春节前去就行,反正年年都是一个内容,一袋米一袋面,五斤油二百元。他亲自送去,说点热乎话,就算完成任务。不像拔钉子户,不能有丝毫含糊,稍有不慎就可能威胁镇政府的威信,以后就不好开展工作了。拔钉子户才是镇上的头等大事,是他苏世清树形象、带队伍的关键一步,苏世清为这个动作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
   苏世清这时候已经不再犹豫了,他顺手扔掉烟蒂,猛地拉开窗帘,冬日的阳光倾泻进来,把一切锋芒和回忆都冲走了。事实上那天的阳光有些白和柔软,让他一时感觉是某一时刻的云彩落了下来。他后来回想这个情景时认为,那一地阳光在到来的时候,已经把该来的都带来了,他只是在不可知的状态下等待结果而已。
   他走到院子里的时候,感觉阳光在去年的枯草上有些轻微的颤动。
  
   二、花晓认为这一切与阳光无关
   花晓那天起来的时候,阳光还没有到达凤花镇。凤花镇的绝大部分人民仍在安睡。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平静的早晨。
   凤花镇以农业为主,十二万多人有七万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民,近几年发展了上千户花农,主要种植各类花卉。花晓来这里实际上是很盲目的。她原本在团县委任副书记,书记离任后她一直主持工作,以为自己怎么也会当上书记的,工作很卖力气。但是,主持两年工作以后还是没有任用她的意思,她知道有问题,还没等她做出反应,就从县委宣传部调来了书记。迎接新书记上任的欢迎会上,她看着同事们在她和新任书记之间左右周旋的样子,觉得自己该离开这里了。选择去向让她费了一些心思。她不愿意在机关过一张报一杯水、调调情斗斗嘴的日子,就只能去乡镇。她忽然想到了凤花镇。有一次上级来人调研,她陪同去过凤花镇,看过大棚里姹紫嫣红的玫瑰。
   在某种意义上说,花晓是冲着凤花镇的玫瑰来的。
   不是花店的玫瑰,不是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上百亩上千亩玫瑰,香味可以让平原摇荡起来,可以让树木和牲畜都生动起来。花晓来的时候是秋季,玫瑰的艳丽让天空都盛开了。
   来了不到三个月,镇书记调走了。她作为副书记再一次主持党委工作。面临县乡换届,她知道,这个位置像那个团委书记职位一样不一定属于她,苏世清会死盯这个位置。
   花晓从理论上认为苏世清盯这个位置理所当然,但这并不排除她对这个位置想入非非。她积极参与镇上的各项工作,对苏世清主持的政府工作格外关注。办公室自然有察言观色的人,随时向她汇报政府尤其是苏世清的行踪。苏世清在2006年1月23日的一切行动就掌握在花晓心里。
   花晓知道各级党政部门年底都要例行看望军烈属、五保户、老干部,苏世清也不例外。对苏世清原计划去看望伍艾雯,花晓并没有多想,但是,苏世清今天要拔钉子户,这在镇上就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已经到了年底,年底稳定压倒一切,这时候干这样的工作是机关工作大忌,苏世清决不会不懂。懂得利害还要坚持做,这里就有了文章,于公于私花晓都不能不管。问题是苏世清没有跟她说,明摆着是不想她参与这件事。在这个前提下,她必须采取一种看似无意的策略介入。
   她甚至不清楚自己介入这件事的真正意图,是希望他成功?还是期待他失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她该采取什么态度?这些事情直到这个早晨才引起她的思考。
   这是在乡镇很少见到的办公室风格,墙上是一幅仿制名画《茨威格的河流》,窗台上是花晓自己的生活照和工作照,水晶镜框,别致晶莹。有一面书橱,内容很丰富,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还有美容、保健方面的书籍。最有意思的是桌上一个装胶卷的小白盒子里养着一小朵吊兰,仿佛浓缩的春天,在成堆的文件和报纸中间传递着无边的韵味。花晓这天换了一件黑色细腰长大衣,特意围了一条大红围巾,穿了一双黑色坡跟长靴,一为好看,二为了到村里出入方便。
   花晓八点半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看到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唯独没有苏世清。花晓知道今天的安排有了变动。花晓搞不清这变动是不是冲她来的,就若无其事地和大伙聊天,一边等着苏世清。花晓尽量让自己的位置比较醒目,使苏世清一出门就能看见自己,这是给苏世清一个调整思路的时间和机会。她希望苏世清能懂她的用心。
   苏世清一眼就看见了她。他迈着只有军营里的人才会有的步伐走过来,第一句话就说:“花书记,没来得及跟你说,今天我打算把黄三那狗日的办了。”
   花晓知道“办了”是什么意思,就说:“我知道,别出事。”又突然想起的样子,问了一句:“不是先看望伍艾雯吗?刚才他们说都通知了。”
   苏世清说:“时间恐怕有些紧,下午去。”
   花晓说不清为什么,又盯了一句,说:“已经通知了,伍艾雯在等着。”
   苏世清说:“她又没事,让她多等会儿也死不了人,影响不了改革开放大局。还是先去黄家村,下午再去看她。花书记,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给坐镇行吗?”
   花晓觉得苏世清这小子太聪明,她被弄得很舒服却又心有不甘。就追了一句:“都安排好了?”
   苏世清抬头向副镇长吼了一嗓子,哗啦啦来了上百口子人,公安、税务、工商等几个主要部门都来了人。汽车、摩托、拖拉机,各种交通工具一下子涌进政府大院,副镇长李宝明竟然亲自开着一辆大型推土机。院子里一瞬间暴土扬场,人声鼎沸。花晓看这阵势,又观察镇上主要工作人员也都在。这使她恼羞成怒,说:“安排得不错嘛,我去不是多余吗?”
   苏世清急忙说:“怕走漏风声,严格保密。”
   花晓说:“跟我保密?”
   苏世清说:“花书记别开玩笑了,我哪敢呐。我是想给你一个惊喜。花书记,你可一定要出马呀,咱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这一仗要败了,咱的路就修不成了。修不成咱和上级怎么交待?和老百姓怎么交待?你一上阵士气大振呀。”

共 27599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扶贫、拆迁,是农村题材小说绕不开的核心内容。小说“返青”便是以扶贫、拆迁为中心内容而展开情节的,充斥着各种纵横交错、或隐或显的关系网路。临近年终,镇政府群英各展其能,各谋其利,合力而有序地完成各项工作:宴请交通局局长,牙刷助战,为修路做前期“打点”;探口风,争打井以解决饮水难问题,殷待省扶贫处长;李宝明,亲自驾驶推土机,推倒了不可一世的门楼,狠力下手解决撤迁户工作;与钉子户“黄三”斗智斗勇,二战完胜;团拜会,为守法经营的纳税大户授予重点保护企业的称号;五保户伍艾雯一辈子死等丈夫一样,绝食而死,却让一切尽在掌控中的苏世清,丧失了上位的竞争力。冲着凤花镇的玫瑰来的花晓担任凤花镇书记,以虔敬和一个国家干部操行自规的李宝明当了镇长,他们各以其不凡业绩上位。苏世清和花晓,从亲近的关系中散失,苏世清和钟丽,从婚姻的酷刑中挣脱,在叱咤风云的官场上,苏世清、花晓、李宝明等基层领导,各显神通,上位,或降职,都如高空跳伞,或可见不可见的阳光一样,带着未仆先知的宿命。一轮竞争,一轮换届,找回自己的同时,人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其份。返青的日子,就有了隐喻的意味,带着揶揄的轻讽。多视角并行切入,大开大合的格局,隐约的意象,精微的细节,娓娓道出别样的官场滋味。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030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7-10-29 16:25:07
  花晓,小脸上常年泛着早晨初露般的红晕。她自动请缨下放乡村,不争位的争位,为自己迎来了官场的新气象,但她也因之失去了人生的另一种生命体验。花晓在那一刻了解了自己———男人不是她最想要的。
   或许,女性,原本就不是属于官场?一旦深入,就不再是女人。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 楼        文友:王秀云        2018-02-14 22:51:47
  谢谢编辑,祝福新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31 13:45:11
  恭贺老师佳作获精品,问好学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杨志青        2018-02-11 11:40:24
  好作品,厚重生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