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念】父亲的背影(散文)
每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总会鼻子泛酸,眼中噙泪,因为,我总会透过文章看到自己父亲那似乎已经在时光中变得模糊,但每每忆起时却总是清晰如昨的背影,那背影留在了每一段我求学的路上,像一根线一样贯穿了我所有的学生生涯。
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大概有着三四里地的距离,每到冬天,早上启程去学校的时候,天地间还是黑漆漆的一片。这时,父亲便会早早的起来,送我到学校,望着我走进校园,然后离开,留给我的一个挺拔笔直的背影,那个时候的我,不懂那背影中的父爱如山,只知道父亲这一路的陪伴让我的心里格外的甜。
上初中了,学校也离家更远了,我开始了寄宿生活,每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每次上学的时候都要自带吃食,所以馒头成了每个寄宿生必备的口粮。这东西在冬天的时候还好,到了夏天放两三天就会发霉,是撑不过一个星期的,所以,在很多个星期三,父亲便会走上十几里的山路,为我送来母亲新做的馒头,晴天顶着烈阳,雨天迎着风雨,然后,再匆匆返回,徒留一个背影给我。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学习了朱先生的《背影》了,所以,每每看着父亲匆忙离去的背影,好似总有什么东西在心间轻轻的搅着、拧着,有些微微的难受着。那时,我已经朦朦胧胧的读出了父亲的背影中那如山般的父爱。
等我成了一名高中生的时候,上学的地方也跟着转移了,但依然要住宿,依然会送别父亲的背影。记得是一个新生开学报到日子,由于学校里面没有宿舍,所以,我需要自带被褥,并且在学校附近找房子租住,父亲怕我一个人打理不过来,便送我去学校。帮我报到之后,父亲又是替我安顿住处,又是帮我买水壶、脸盆等生活用品,像个陀螺一样奔走忙绿着,替我安排好一切。之后,父亲便叮嘱我去吃东西,他自己则要回家,我让他也吃点东西喝点水,可他说要赶回家的车,便匆匆的离开了。又一次,我送别着父亲的背影,直到父亲的身影在我眼前模糊不见,泪水便泛上我眼眶。这一次,父亲的背影已经不复儿时的挺拔了,可我知道,那深深的父爱依然如儿时那般厚重。
高中毕业后,我考入了陕南地区的一所二本院校,和西安隔着一条高高的秦岭山脉。去大学开学报到的那一天,算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所以,依然是由父亲送我去的,并且帮我打点好大学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事物。
帮我报完到的当天晚上,父亲借住在老家一个在那边做生意的邻居家里,我住在了学校,离的不是很近,一个在汉江北边,一个在汉江南边。当天晚上和父亲说好的,我第二天要去车站送他的。
可等第二天早上,我赶到车站的时候,父亲已经正在排队将要进站了,我也只来得及和父亲说几句话,其实基本上一直都是父亲在说,叮嘱我:“你要照顾好自己,要好好吃饭,多和新老师新同学交流,遇到什么事就给家里打电话,没钱了也一定要说,千万不要为了省钱不好好吃饭”,我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应是。
之后,父亲便随着人群往火车站里面走去,我一直望着父亲的背影,看着父亲在人群中慢慢的移动着,我泪水再也忍不住涌了出来,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不停的流着。那是我看着父亲的背影哭的最狼狈的一次,因为,我看到父亲的背已经有些弯曲了,看到父亲的头上已有新长出的白发了,我知道父亲已经在慢慢变老了,但不变的还是那份爱。
最后一次目送父亲的背影离开,是我在西安上研究生的时候,依然是在我开学报到的日子里帮我打点好了一切,再匆匆的离开。那一次,我目送着父亲离开时,看到父亲的背影已经完全弯曲了,头上也布满了白发,那背影也完全不能和记忆中那伟岸的身姿重合了,但那份父爱却是完全可以重合的。
就这样,父亲的足迹踏在了我每一段求学的路上,父亲的背影留在了我每一段求学的生涯中,从我上学开始,便一直不曾间断过。这一路走来,时光压弯了父亲的脊背,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可却未曾消减掉父亲对我那如山般厚,如海般深的爱。
这爱,让我暖,让我甜,让我感动,让我安全,也让我永远心怀感恩,永远不敢,也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