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暗香浮动月黄昏(随笔)

编辑推荐 【山水】暗香浮动月黄昏(随笔) ——古典花事之梅花


作者:江边有只鸟 布衣,15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0发表时间:2017-11-01 17:54:24

梅花以其玉骨冰肌,傲霜斗雪的品格,深为人们所喜爱,被列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古代文人墨客更是把梅花作为自身风骨的象征,千百年来吟咏不绝。
   爱梅之人首推死后被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的林逋,这位北宋初年的隐逸诗人,对当官成家皆无兴趣,隐居孤山,写诗作画之余,最喜欢的就是栽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妻梅子鹤”的成语便来源于此。
   和靖先生爱梅如痴,梅花诗写得也是超一流,他的《山园小梅》历来为人称道赞赏,在众多的梅花诗中,可以位列三甲:“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与金尊。”诗中的梅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也正是林逋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
   古代诗人笔下的梅花,以雪形容的为多,如“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清律然《落梅》),“婵娟一种如冰雪,依旧春风笑野棠”(北宋王安石《梅花诗》)等,形容倒也贴切,只是少了些韵味。
   唐代诗人张谓的《咏梅》写得精妙且有情致:“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诗人远望梅花似雪非雪,恍惚迷离,巧妙地写出了梅花的形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这首《梅花》则反用张谓诗意,不以雪喻梅,而是借雪、梅而突出梅花的香气。
   北宋爱国诗人陆游现存的9300多首诗中,有160多首是歌咏梅花的,《梦游沈室园亭》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了他和唐琬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读出了他心中割舍不去的痛楚:“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的咏梅诗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该是《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在梅花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即便凋落化为“尘”,也要“香如故”。
   七百多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同样作了一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笔下的梅花美丽、坚贞、积极、乐观,象征着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创出了一种崭新的境界。
  

共 9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暗香浮动月黄昏》,借用古今名人名篇,如数家珍,把梅花的艳丽、风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体现了作者文学功底的深厚。作者以物喻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怀和操守。推荐阅读。【山水神韵 心静天好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7-11-01 17:55:46
  赞梅,咏梅,作者风骨操守尽显。佩服了
回复1 楼        文友:江边有只鸟        2017-11-06 14:43:57
  编辑辛苦,问好致谢!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1-02 07:53:2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学习:“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诗人远望梅花似雪非雪,恍惚迷离,巧妙地写出了梅花的形神。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江边有只鸟        2017-11-06 14:44:26
  谢谢赏读,诚挚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