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低处的炊烟(组诗)
【编者按】一组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诗歌,应时应景,撼人心魂。《喜鹊叫醒黎明》:诗歌由眼前的事物起笔,由近及远,由实及虚,将生活的景象与心灵的感悟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灵魂的升华。喜鹊叫醒了黑暗,秋天醒来的太阳同诗人一样,被岁月剃光了头。鸟儿的孤鸣,是诗人内心独特领悟的真实写照,象征着诗人站在佛教的高度去观看俗世生活,及芸芸众生,禅意盎然,饱含哲思。《筱竹,迟暮而归》:竹子本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景物,但是在诗人多情善感的眼里,竹子早已不是普通的物象,它是音乐,是利剑,可以像云一样重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诗人由现实中的竹子,联想到了人生的短暂而美好,叩问着生命的真谛,渴望寻找并揭开生命的真相,及人生的意义。虚实结合,寓意悠远。《屋顶上的落日》:屋顶落日,把诗人瘦小的影子拉长、延伸;城市与乡村,在现实世界的轮廓里错落有致,交相辉映。乡村的幽暗,需要阳光的照洒,如同心灵的水分,需要阳光去烘干。词句凝练,衔接自然,一气呵成,诗意流畅。《路遇秋风起》:诗人久居异乡,为理想和事业而打拼。这首诗应该是诗人作于回家探亲的路上,触景生情,即兴赋诗,托物言志。诗歌由一场秋风传递作者的旁白入笔,起笔洒脱不俗;接着,由实入虚,思绪蜷缩在一粒佛珠里打坐或冥想,禅意氤氲,意境空灵。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并不只是局限于眼前所见的美景,而是写到了母亲呼唤着游子的乳名,反复为归家的儿子提前热着早餐。捧读再三,爱不释手;一个勤劳善良,盼子心切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其实,与母亲思念儿子相比,诗人思念母亲归心似箭的心情尤其迫切,以致于差点儿将一首诗的思路夭折于半路上。末句巧妙地将诗人归家心切和母子情深的心境,暗喻为燃烧多年的火把,形象贴切,大胆夸张,直接抵达情感喷发的高潮,和诗意的内旨。四首诗歌,立意高远,意境悠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将现实中实体的景物与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真切的感悟结合得非常完美,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荡涤心灵,启人深思,引人共鸣!这也是诗人一贯擅长写禅理诗风格的一种改变和突破,由单纯的禅理诗向充满乡土气息的哲理诗转变,是诗风的一种转向,也是诗人灵魂的一次提炼!拜读大作,力荐共赏!【编辑:冰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0616】
回复11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11-07 07:50:56
感谢老师来访与美评,敬茶问好,祝福您创作愉快!
12 楼 文友:醉江南 2017-11-08 15:20:02
细品诗篇,映入眼帘的风景,栩栩如生,说不出来的喜爱,悦诗风吟,寄语深情,叹服诗人笔墨之湛髓,睿智向阳,净化心灵,不断向上。学习拜访!问候诗人,遥祝冬安!期待更多精彩!
热爱生涯,热爱文学
回复12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11-08 15:30:49
感谢江南诗友精彩美评,艺无止境,写诗一生都在路上。献花敬茶,祝福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