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杨柳】奇潭(小说)

精品 【杨柳】奇潭(小说)


作者:一窗烟雨 童生,51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355发表时间:2017-11-07 16:00:19
摘要:  一个怪潭和两个人的命运,折射了一个村庄近百年间的历史变迁。


   第一步先清除坑里的垃圾和污水,第二步引来清水,第三步栽花种草,第四步修建楼台亭阁,第五步筑高墙围栅栏。
   实际操作后发现,治理一个龙潭的费用,够建十个新潭。
   于是,便想出一个变通之计。用一道高墙将真龙潭围起来,在公路边挖个假龙潭,然后在潭周围,修建苏州的楼台、杭州的水榭,栽种黄山的松、制造庐山的瀑。
   景点建得巧夺天工,可是游客却寥寥无几。于是,挖空心思找卖点做推广。
   许多人大老远跑到英国,就为的是看尼斯湖水怪,外国有的,我们为啥不能有?村委会主任诘问。况且,我们龙潭有稀世珍宝龙鱼,如果宣传的好,不会比大熊猫差。一席话,说得宣传办的人羞愧交加。
  
   传统媒体和网络一起行动,一时间,龙潭发现水怪的新闻家喻户晓街谈巷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龙潭水怪是不是龙鱼,龙鱼是不是史前动物的大讨论在学术界争论不休。有民间科学家断定,龙鱼就是鱼龙,海眼是通往侏罗纪的时间隧道。龙潭的名气直追百慕大三角洲,参观者纷至沓来。也有学者泼冷水,撰文论证大型史前动物如果存活,需要足够的空间食物等等。
   关于龙鱼的争论传到东北,病榻上的张仲民说他还记得龙鱼的模样,能凭记忆画出来。老人还说关在牛棚的日子里,曾用写交代材料的纸创作了一个短篇小说,讲的就是龙潭就是龙鱼。儿女劝他好好养病,心衰的病人怕累。
   米寿之年的张仲民还是年轻时的脾气,坚决要用半盲的眼睛和震颤的手画龙鱼,任谁也不能阻拦。
   龙鱼没画完,疲惫的心脏就停止跳动。一张揉皱的宣纸,画满横七竖八、曲曲弯弯的线条,龙不是龙鱼不是鱼。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子女找到那篇作于文革中的小说手稿,在箱底压了几十年,泛黄的稿纸上,蓝色的字迹已经浅淡到无法辨识,只有最后一页的结束语能勉强看清:
   “潭深,深不过人心;潭恶,恶不过人性;潭险,险不过人间路;潭变,变不过世事。”
  
   筹备数年的龙潭文化节开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商讨如何发掘龙潭庄特色产品时,耄耋之年的李大嘴建议卖龙鱼骨药酒。但是,孙子,也就是现任村长说,龙鱼灭绝天下皆知,即使说咱家有祖传的一块,也比较勉强。龙潭水就有神奇疗效,延年益寿,健身防癌,何必再费事酿成酒做成药?咱就卖水,神奇圣水。
   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李大嘴连声夸孙子聪明。
   广告做的十分成功,百岁老人李大嘴就是潭水能长寿的活证明。游人纷至沓来,龙王庙盛况空前,龙潭庄人满为患,龙潭水供不应求。造纸厂改饮料厂,污染企业成功转型。
   络绎不绝的游客中有两个年轻人,不看风景,却专找村里上了岁数的人唠嗑。最后,这二人来村委会,说是张叔民的侄子和外甥女,要查找他的遗骨。三十多岁的李主任遗憾地表示,他从来没听说过此人,村里的户籍档案毁于地震。
   张叔民的亲属又说他乳名傻柱子,村主任的父亲也就是原大队书记,说小时候听过傻柱子的故事,是虚构还是真有其人不得而知。村主任说,要是他爷爷不失语就好了,那是活档案。世纪老人李大嘴在庙会开幕式上过于激动,乐极生悲,竟然中风失语。
   失语对李大嘴来说,无异于要他的命。健朗的他突然发病,与近几年的心情抑郁有关。不再搞运动没人再请他讲传统,大嘴莫名的失落,经常发无名火。其实,不搞运动,他的优秀基因也荫蔽子孙,儿子孙子,之所以能“世袭”村长,还不是凭的能说会道?
  
   张家的两个年轻人悻悻离去,他们带了父亲手稿,本打算尊老人遗愿献给故乡的抗战纪念馆。但是如今的龙潭庄与抗战还算有点关联的,只有龙王庙香炉上那两个栾姓名字。
   傻柱子的侄子侄女走了,走出很远,回头遥望,还看得见龙王庙香炉冒出的烟柱直指青天,袅袅不散,如果没有风,也许永远不散
  

共 1660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 “潭深,深不过人心;潭恶,恶不过人性;潭险,险不过人间路;潭变,变不过世事。”故事中的这一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对这个故事的概括,也是对世态的总结。真言有时就像真理的诞生一样,总是在多年之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正确性。在不同的时代时,有人随风而动,永远都紧跟潮流;有人一直不为所动,坚持着自己的本真。而很多时候,社会的发展,与为人遵旨会开一个巨大的玩笑:见风使舵者,高高在上;危言危行者,无人待见。[编辑:风残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1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残云        2017-11-07 16:01:53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写支言片语 记零星感悟
回复1 楼        文友:一窗烟雨        2017-11-12 18:41:09
  谢谢风残云赏读。
2 楼        文友:幸福小草        2017-11-07 16:17:21
  家族史的小说,龙潭一个时代变迁下的见证物,用这一跟主线延续下来,荣辱兴衰就已经成为了过去。
   世事变迁,曾经的抗日勇士都已经长眠于地下,留下的唯有传说跟文字里记载中的“龙潭”。洋洋洒洒大手笔。厉害了烟雨!
总有一份感动来源与文字,总有一份执着诱惑着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一窗烟雨        2017-11-12 18:41:44
  谢谢小草的评论,晚上好。
3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7-11-09 07:46:20
  问好大姐,感谢支持杨柳!祝创作更进!
回复3 楼        文友:一窗烟雨        2017-11-12 18:42:45
  问候青州社长,好久没来江山了,感觉有点对不起大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