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你不要说,他们的幸福就在拼搏中
网上疯传一个帖子,是衡水中学的一个已经毕了业的学生写的,其中有些文字看后让人不寒而栗。
“每天5:30起床,要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整理床铺、扫除卫生、被子叠成豆腐块、铺面不得有点滴的褶皱;每天要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实现教室——食堂——教室的行程……习惯了早上顾不得洗脸刷牙就冲出宿舍;习惯了一路狂跑到跑操地点只用5分钟的神速;习惯了买饭等候时不忘用功,吃饭时的饥不择食;习惯了中午下课离午休的铃声只有8分钟——冲出教室,奔向餐厅,风卷残云后再疾跑到宿舍,刚好宿舍的铃声敲响。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想想自己像是一只急于求生的狼……”这是他对学生生存、学习状态的描写。
“老师们跟我们一样没有假期。一位老师忙得孩子3岁了还不晓得自己的爸爸是谁,有一位老师,白天上课,晚上在病危的父亲的病床旁批改我们的作业。很多年青的老师都是在自己的婚礼的当天才请假离开……”这是他描写的衡水中学老师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
看到这些文字后,当我想要对衡水中学的管理者询问“衡水中学师生的幸福在哪里”时,我要声明,请你不要告诉我,他们的幸福就在拼搏中。
人要不要拼搏?当然要拼搏。一个人要获得高层次的幸福,他就一定要拼搏。我们要问的是,拼搏的目的是什么?拼搏的目的是追求幸福。所以拼搏只是手段,只是载体,只是途径,通过它来获得幸福,而拼搏本身并不是幸福。也许有人会说,拼搏本身也挺有幸福感的。那是因为拼搏的目的在支撑着你,远方的目标照亮了你拼搏的路,是一种未来目标的幻化,并非拼搏本身是幸福的。
拼搏只能是一阵子,不能是一辈子,一辈子都在拼搏,那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幸福的。高中三年的学生,三年的时间时时刻刻都在拼搏,说他们幸福,恐怕只有说者自己才相信。更不要说教师了,教师哪里只是三年?他要常年累月地工作在衡中,拼搏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日常工作状态,成为一种生存状态,说他们是幸福的,鬼才能相信。
人不是低等动物,人不是工蜂,不是工蚁,生来就是工作的,工作就是生命状态。人是最高级动物,人需要工作,但人也需要生活,需要享受,需要休闲,需要有业余爱好,需要娶妻生子,需要有天伦之乐,需要孝敬老人……孩子三岁了都不认得父亲,还谈何幸福?父亲病危还要批改作业,还谈何幸福?婚礼当天才去请假,还谈何幸福?
人类社会在进步,早已跨过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奴隶社会早就成为了历史的烟尘。奴隶的特点像工蜂,像工蚁,他的生命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除了了工作别无其他。现代社会下,还有很多行业的不少管理方法,其目标就是将员工奴化,用各种美好的说词,通过洗脑的方式,让员工心里装的除工作之外再无其他,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是极其不人道的一种管理方法。
对教师的管理更不该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他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人”,而不该把他们变成只会工作的工蜂、工蚁。教师都成了工蜂、工蚁了,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有好吗?
我声明,我是一个极其热爱工作的人,一般是早上7:00前就会赶到单位,晚上6:30左右下班,有时还会拖到晚上10:00以后。我常常会把工作与生活混为一谈,总以为,很多时候,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一种生命状态。但我不是工作狂,也坚决反对工作狂的行为。
所以,我不赞成衡中的做法,不是我贪图安逸,不是我好逸恶劳,只是因为我以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除了工作之外,他还该有生活,还该有娱乐,还该有一些个人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