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有奖金”征文】墙上的自行车(小说)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墙上的自行车(小说)


作者:何誉 布衣,40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8发表时间:2017-11-09 23:17:21
摘要:排长堂舅心里的清高和傲气其实至今还没有崩溃和垮塌,当年驰骋疆场,叱咤风云,单枪匹马,赴汤蹈火,目中无人,不屑一世的气概还历历在目,虽然在历次的运动中挨整批斗,被岁月的煎熬磨成了一个无棱无角、圆滑无比、与世无争的老头,但他却像一颗又臭又硬、坚硬无比的石头,其骨子里固有的精神和气魄永远不会消亡、灭失。


   一
   一九八一年的夏天,本来二楞读完初中二年级就该初中毕业了,但是,上面却偏偏在今年又增加了个初中三年级,而且村里的学校只能办到初中二年级,要增加初三,既没有校舍,更重要的是没有师资,所以,二楞他们只能到离家十华里之外县城的县第一中学去读初三。当然,读初三不是谁想去读就能读的,必须考试,考试上了分数线录取你了你才能去读。本来初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三十多个同学,可这一考却好,能考上去县一中读初三的也就不到二十个了,而二楞不但考上了,而且还是这十来个里面的第一个。
   二楞是有大名的,他的学名叫响当当的刘大鹏,这是他爸爸当初给他起的,据说是“大鹏展翅,翱翔万里”的意思。但是,除了老师课堂上这样称呼外,其他人都很少人这样称呼他,私底下同学们都叫他二楞。这样叫,习惯成自然,他不气也不恼,但他答应地不痛快,只是抬眼看一看喊他的人,或者微微一笑算是对他们的回应。
   之所以叫他二楞,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他在家排行老二,根据“大头二楞三绞棍”的说法,周围的孩子们从小就称呼他为二楞;二是因为他不讲究穿的,老是穿破破烂烂的,而且也不讲究卫生,鼻涕出来了袖子一抹了事,一副猥琐、邋遢的样子,就像一个“瓜娃子”一样。其实也不是他不讲究,而是因为家里穷条件差,没办法讲究,也没资格挑剔;三是因为他除了学习上开窍,其它的事情似乎也不开窍,愣头愣脑的就像一个“傻子”似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学习,他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想。
   二楞的爸爸刘学儒是一个文化人,听说原来在外面工作,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干部,一个说一不二当官的,但是当年不知犯下了什么大错,被下放到郝家营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进行劳动锻炼和改造。郝家营村本来都是青一色的郝姓人家,没有一户杂姓,但是自刘学儒下放落户后,就把这一局面给打破了,而且随着郝有财家的二姑娘郝彩凤看上了刘学儒这个外来户,嫁给了他并给他“噗通、噗通”地接二连三地生下了一堆刘姓的娃娃后,郝家营就开始有了刘姓的杂姓人家,郝家营村这种纯正的历史也就算是被彻彻底底地改写了。但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刘学儒又被落实政策回城里去了,回城继续当干部做大官去了,而且这一回就杳无音信了,不但人再没来,连音信也全没了。据说二楞他妈也去城里面找过,好像找到了,但是没找回来。二楞他妈回来后,开始几天还是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后来慢慢就变得少言寡语、目光呆滞、丢魂落魄了。别人问她,她只是一个劲儿地叹息,一个劲儿地抹泪,却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讲。再后来,二楞他妈就走不了路,起不了床,吃不了饭,完全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没多长时间就撒手人寰了,永远地抛下他们弟兄三个扬长而去了。自此,刘姓的三个孩子就留给了郝姓年迈的外公外婆拉扯了。
  
   二
   二楞要到县城里的县一中去读书,好心的外婆给他做了一件草绿色的的卡布上衣,年迈的外公给他买了一只黄帆布的书包。
   而拥有一辆自行车,却是他不敢奢望的事情。开学了,村上同去县一中上学的同学几乎人人都有自行车,有永久牌的,有飞鸽牌的,有红旗牌的,而且有好几辆都是亮锃锃新买的,唯独他和郝运平两个人没有,但郝运平是下村的,上学和他不走同一条路,所以上村上学没有自行车走路的就只剩他一个人了。
   二楞其实不是只读书其它什么事情都不想的人,他只是嘴上不说而已,一是许多想法没法说,难以启齿,说了也只能换取冷眼和惹人耻笑。二是许多事情说了也是白说,不起任何作用,没有任何效果,只会损伤自尊,所以他一般只想不说,宁肯把想法烂在肚子里。
   村子里去县城的县一中上学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前几年才刚刚修通的柏油马路,宽阔笔直,平坦敞亮,汽车、自行车、行人基本都走这条道;另一条是人们已经行走了几十年的河沟小道,崎岖蜿蜒,阴暗幽静。自从大路修好后,在这里走的人就少了,一是因为路况差不好走,二是因为幽暗恐怖不安全,所以这条道几乎就不走人了,留着它主要是为了往田间运肥送粪,往麦场收粮拉草。这两条路对于二楞上学来说,大路近,小路远,大路人多,小路人少,大路好走,小路难走。
   上学伊始,二楞也走大路,一开始路上遇到同去的同学和表哥们,都会热情地邀请用自己的自行车捎上他,但是,由于二楞天生的大块头,要么捎他的自行车半路就好没缘故地瘪胎了、爆胎了,要么捎他的人气喘吁吁地摇摇晃晃地走不稳,慢慢地主动捎他的人就少了,既是有人捎,二楞也不坐了,遇到打招呼的人,二楞赶忙挥挥手说:“不坐了,不坐了,你们赶紧走”的话,脚步不停地继续赶着自己的路。
   后来,人们居然在大路上看不到二楞的身影了。原来,二楞不走大路改走小路了,因为小路上只有他一个人,他再不用顾虑别人的眼光和态度了,再无需应对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了。本来走完小路后还要再重合到大路上去,但是二楞不愿再走那段大路,他在走完了一段小路后,就直接从田间的一个小路上斜插过去,在田边的地埂上穿梭腾跃逶迤蛇行。中间经过一条宽阔高深的干河时,他就从一道横跨河面的水泥渡槽里面钻过去,然后走到县城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再从村中巷道穿梭而过才能到学校。这条路是他独辟蹊径开拓出来的一条坎坷而曲折的求学之路,虽然每天要多走二里地,要早起半小时,但他走在这条路上自由自在、舒心放松。
   早晨太早,这条路上几乎见不到人,有时天朦朦胧胧地能看清路,有时还伸手不见五指,要靠打着手电照亮找路,就是这样还走错了几回。披星戴月行进在这条洒满晨露霜冻的道路上的时候,他既惊喜又害怕。荒郊野外,沟壑田间,有野狼出没,有家狗咬人。但是,这只是刚开始几天的担忧和恐惧,慢慢地他就适应了,胆大了,不害怕了。趁着这月黑风高旁若无人,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大声背诵、高声朗读,好不惬意,好不快乐,好不自在。虽然比别人起早贪黑,虽然比别人早出晚归,但却比别人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学期考试,他居然在班里比入学考试的名次进步了二十多名。
  
   三
   他不走大道走小路的秘密很快就传开了,突然有一天,在他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远房堂舅堵住了,堂舅让二楞跟他到他家里去。
   这个堂舅解放前是个国民党的老兵,当初也是被抓壮丁抓去当兵的,据说在战场上是个愣头青不怕死,冲锋陷阵,骁勇善战,很得上司的信任和赏识,所以很快步步高升地从士兵当上了班长,又从班长提到了排长。正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前途似锦的时候,国民党却败了,兵败如山倒,败得一塌糊涂。蒋介石远走高飞逃往台湾,共产党一举夺取天下,把红旗插满了大江南北,过去他们这些吃皇粮扛大枪的国军就统统地成了败将贼寇,成了敌兵俘虏,成了人们的敌人,最后只能乖乖地缴械投降投靠政府归顺人民,共产党宽大处理既往不咎,让他们解甲归田回乡务农,堂舅算是幸运地捡了一条命灰溜溜地回来了,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了一个老婆,据说是当初窖子店里的妓女,也是堂舅当年当官时常去相会的相好。来时虽说已经有些人老珠黄了,但是风尘女子风花雪月的气息和矫揉造作的姿态依然犹存。
   不知道堂舅原来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人们都管他叫“排长”,不论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这样叫他。刚来的时候,排长虽然有些清高孤傲,但也乐于与人交往,常常讲些诙谐幽默、滑稽可笑的故事和笑话,说些走南闯北、耳听眼见的趣事和见闻,偶尔还会卖弄一下自己昔日风光倜傥、叱咤风云的能耐和本事,也让人们知晓了诸如三叉戟、驳壳枪等一些新鲜的名词和术语。但是,正是他的这样一些自亮家丑、自揭疮疤、自找苦吃的行为,让他在“反右”、“四清”和“文革”等历次运动中受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经常被揪斗挨批、游街示众,让他开始变得麻木不仁、沉默寡言了,慢慢地就很少与人说话、很少与人交往了。平时除了老老实实地下地干活外,就整天蒙在屋里不出门,而他当过妓女的老婆却是宁死不屈、宁折不弯,越发变得凶悍泼辣、骄横无理,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泼妇形象。吵架骂战成了她自我防御的武器,成了她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她始终没能给他生养出个一儿半女来,为了养老送终他们也先后过继收养过亲房们的几个儿女,但都因为各种缘由不欢而散,最终只剩下他们孤寡二人。
   二楞进得门来,堂舅既不做声,也不看他,只是背着个手在院子里踱步,他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堂舅在想着什么,要干什么。大约过了一袋烟的工夫,堂舅才停下了脚步,背对着他问道:“你上学怎么不走大道走小路?”二楞着实有些楞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张口回答道:“小路快捷些。”“多二里路还快捷些?路虽然远些,但人少清净,你就不怕狼把你吃了?”二楞其实也心虚,也就不再吭声了。“死要面子活受罪!”堂舅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一边念叨一边大踏步地走进了旁边的房间,“跟我来!”
   跟着堂舅进屋后,二楞见堂舅小心翼翼地把挂在墙上的自行车取下来,忙上前打手帮忙。堂舅把自行车从墙上取了下来,扛了出来放在院子里,然后取掉上面满是灰尘的布单认认真真地把自行车擦拭了一遍,才对二楞说:“车子放着也是闲着,你上学骑去吧!”二楞惊诧地瞪大了双眼,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这不是白日做梦吗?这不是天上馅饼吗?二楞好像范进中举似的,一时缓不过神来,呆呆地、傻傻地、木木地站在原地,呆若木鸡,丝毫没有反应。“快把自行车推走!”堂舅又一声吆喝,才把二楞从梦境中唤醒了。二楞赶忙举起双手一边后退一边推搡说:“舅,不行,不行,这哪里能行呢?”堂舅又说:“走路费时间,省些时间学习。”二楞忙回:“走路也不耽搁学习。”“多余的话再不说了,看得起你才把车子让你骑的。”堂舅说完再没理会二楞,有些生气地自顾自地进屋去了。二楞忐忑不安地杵在原地犹豫了半天,才勉为其难地打起车撑怏怏地推着自行车离开,临走时回头高喊道:“舅,我一定爱惜车子,看护好你的自行车!”屋子里没有回声,但他清楚地感觉到一双深邃而冷峻的目光正在凝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四
   这是一辆黑色九成新的大链盒“红旗”牌自行车,虽然已经买了好几年了,但是没骑过几次,再加上保养得好,看起来跟新的没有两样。这是因为排长堂舅多不出门,更不出远门,即使出门也不骑自行车,就是偶尔上县城来回十多里路也几乎不骑自行车。别人戏谑说:“咱排长那是骑过高头大马的人,那肯骑这铁驴子一样的自行车呢!”排长堂舅也不接话,只是瞪瞪眼睛咧咧嘴吧,“哼”的一声算是回应。
   排长堂舅心里的那种清高和傲气,其实至今也没有垮塌,当年驰骋疆场、叱咤风云、赴汤蹈火、目中无人、不屑一世的气概还历历在目。虽然在历次的运动中挨整批斗,被岁月的煎熬磨成了一个无棱无角、与世无争的老头,但他却像一颗又臭又硬、坚硬无比的石头,其骨子里固有的气魄永远不会消亡、灭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人平等了,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不能让人看不起他,他不能让人笑话他,他不能把日子过得比别人差,所以,只要别人家有的,他家必须有,那怕不用,哪怕没有用,他也必须一样拥有,因为这是脸面,这是自尊,这是身份,这是地位,这是骨气,这是荣耀,这是象征。
   排长堂舅家里不仅有一年四季不骑挂在墙上保养如新的自行车,还有从来不戴永远放在盒子里的英纳格手表,还有插头没有插到电源线插座上的收录机,还有一寸布头没有进过的飞人牌缝纫机,还有没有安装使用过的铁烤箱和雪花铁皮火筒,还有许许多多……只要是农村兴时时髦的东西,只要是村子里人家有的东西,他家都一件不差,样样俱全,但这些东西只买不用,纯粹就是个摆设。
   排长堂舅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不得而知,但他的抠门却是远处闻名人人皆知的事情。他每次吃完饭都要把碗边添净,不论吃的是长的短的、稀的稠的、淡的浓的、干的汤的,他都要转着碗边吸溜吸溜地舔了再舔咂了再咂,碗中间够不着的地方,他还要用食指刮上,再用舌头吮吸干净方肯罢休。他平时不穿新衣服,不是没有,而且不爱穿不愿穿,直到大年三十上完祖坟回到家里后才换一身新衣服,一身从里到外的新衣服,一身跨年祈福的新衣服,过了年开了春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就不穿了,又脱了下来收拾好存起来。虽然排长堂舅过去当兵当官的时候也抽大烟、逛窑子、进戏院、下馆子,但是现在既不抽烟又不喝酒,既不嫖娼又不赌博,可抠门却抠到了极点,铁公鸡一毛不拔,别人想沾他的光,没门;别人想借他的风,甭想。想到他这里捞些油水、得些好处,那比登天还难,那是痴心妄想,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他的超乎寻常、违反逻辑的举动,不仅让二楞想不到想不通,就是让郝家营村全庄子的人打死也想不通弄不明。

共 77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情感小说。文章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二楞子的传奇人生故事。他的父亲刘学儒是个文化人,曾是一个当官的,当年不知犯了什么错,被下放到村子里进行改造。在这里,郝有财家的二姑娘郝彩凤看上了刘学儒,两个结婚后一连生了三个孩子。后来,落实政策,他回到了城里却再也没有回来过。二楞娘痴情,执着于此事,在找刘学儒无果的情况下,病倒了,不久身亡。二楞三兄弟只得跟着外婆生活。家里贫穷的二楞去城里上学连自行车也没有。为了避免坐别人车的尴尬,他开始走小路。一个堂舅无儿无女,当他知道二楞的境遇后,决定把自己心爱的挂墙上的车送给二楞子。真是好事多磨,二楞的车被别人偷走,又被找了回来。二楞决定又把车还给堂舅。小说看似写物,实则写人。通过对挂在墙上自行车的描写,来表现文中的堂舅的善良,具有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二楞学习刻苦,知恩必报的优秀品质。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11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11-09 23:24:04
  小说中的堂舅是个善良之人,看二楞生活穷苦,动了恻隐之心,便把自己喜爱的自行车送于他。没想到好事多磨,二愣为这个自行车操了不少心。失而复得,令人欣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何誉        2017-11-10 08:39:44
  谢谢阿巧老师,不辞辛苦,连夜编辑推荐。而且一语道破,点出了排长堂舅的大爱之情和二楞的反哺之意。
2 楼        文友:阿巧        2017-11-09 23:26:36
  老师视角独到,取材典型,以物衬人,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洒脱,一蹴而就,耐读耐品。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7-11-09 23:27:07
  问候何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7-11-10 10:30:25
  二楞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的刻苦学习,他对生活不卑不亢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善良的排长舅养老送终……
回复4 楼        文友:何誉        2017-11-10 11:33:01
  谢谢关注,顺祝文思泉涌!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11 07:26:42
  小说的标题很吸引人,主题积极,欣赏学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何誉        2017-11-11 08:27:54
  谢谢老师,顺祝安好!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13 10:37:12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7 楼        文友:玉玲珑牛        2017-11-13 19:59:20
  二楞不楞,堂舅善爱,美哉???
8 楼        文友:阿巧        2017-11-13 20:04:22
  祝贺老师小说获精品!精彩无限~!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8 楼        文友:何誉        2017-11-14 01:44:55
  感谢阿巧老师!感谢荷塘大家庭!
9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7-11-13 21:58:04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祝贺老师美文获精!欣赏学习耐人寻味的精彩小说!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9 楼        文友:何誉        2017-11-14 01:44:08
  谢谢!感谢荷塘大家庭!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