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玉石和砾石的命运(散文)
常年施工,和石头打交道是在正常不过的事。鹅卵石最为常见,专业词语称其为砾石。砾石的形成可以这样说:他是地球壳体岩石经过长年累月经过风吹日晒,岩石风化解体,再经过泥石流,山洪冲击,河流的水流搬运,在这些过程中不断地对她冲刷,在数万年沧桑中经过演变,饱经了浪打水冲运动,他们互相之间碰撞磨擦,失去了不规则的棱角,又和泥沙一起,被埋藏在山体或者河床里。他们长年累月默默了修炼,才形成了砾石,大面积的砾石平地又叫砂砾田。在大西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到处都是,普普通通,最为常见,一点不足为奇。
玉石则不同,玉石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发现的。在地球地壳运动过程中,有一种岩石,它经过数亿万年的埋藏,它不但经过了自然界的雨水风吹日晒,进行了了自然风化和洗礼,它还经过了物理化学变化,其含有一种或者多种特殊金属元素,最后使其自身彻底发生了质的飞跃,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形成的这种独特岩石,材质细腻,颜色千变万化,光鲜亮丽,色泽晶莹剔透,夺人耳目,确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后来随着进化加速,人类不但发现并进行人工开采挖掘,并用其进行物质交换甚至馈赠亲人友人。玉石的发现开发,人类对其进行的挖掘历史,在中华文化历史上已有千年以上。因此,《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玉也”。《辞海》则将玉简化的定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砾石和玉石本都是石头,它们都是地球的地壳运动,岩石经过运动变化,自然界的风吹日晒,雨水淋湿冲刷,化学物理变化等等一系列过程的洗礼,岩石进行解体打磨修行,最后得来了自然界的这种普通产物。玉石和砾石在远古时代,其实他们没有质的区别,都是石头。他们本来是一对好兄弟,是最要好的伙伴。他们远离闹市的喧嚣,躲避人类的纷繁复杂,也没有太多的烦恼惆怅。因为他俩有乾坤天地之间的山川河流、山脉峰峦、森林草地、百鸟宇翔、飞禽走兽的陪伴,所以玉石和砾石的日子过得相当轻松愉快,清泉溪流相做伴,翠鸟嘤嘤为歌喉。无忧无虑的日子,该是多么的幸福啊,我觉得人类应该羡慕他们俩吧。
然而,古人云“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二位石头的好景并不长,大自然经过一场暴风雨、或者一场灾难重重的地震、或者一场山体滑坡、或者一场泥石流过后,二位石头一路经过磕磕碰碰、水冲雨淋、泥巴裹身,就连喘气的机会都不给,终于被冲积在河流之沙洲。他们可以歇歇脚了,可以欣赏绿洲的空旷,可以欣赏河流鱼儿的游荡,小鸟的飞翔,流水的悠闲,这也算是一种生活方式吧。
然而,人类终于介入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一切的平静被打破了。人们发现了石料的用途。砂石材料采集工利用石料筛分机,开始筛砂石进行分类,把砾石运进了工地,然后又按比例利用输送带投进了搅拌机,于是砾石被拌制成了混凝土,它被做成了桥梁的墩柱,被浇筑成了楼房的大梁。它开始默默地支撑着整体的房屋,或者撑起了桥梁给行车带来了交通的便利,或者变成了筑路石,被铺筑在了路面之上,镶嵌在沥青混凝土里,它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相对于砾石来说,玉石就幸运多了,它被物探的一位勘探工人发现后带回了家,这位工人师傅先找了玉匠师傅,精心设计和千刀万镂,呕心沥血,打磨上光,终于让玉石变成了一个绝世的工艺品,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在这里,小玉石的日子过得挺舒服,这里可以听听轻音乐,这里环境温馨舒服,可以闻到人类的气息,可以感受主人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到鲜艳的花卉,花香扑鼻旖旎,要比起大自然的恶略环境确算是享受了荣华富贵。可谁知好日子并不长,主人为了在单位有个出人头地的时候,能混个一官半职的,想让自己的工资再涨涨,他顺手把这个小玉石工艺送给了他的上司领导。而这个上司领导的领导马上要调任其他单位,为了能在公司坐到第一把交椅,他又一次转手把玉工艺送给了他们即将调任的领导。谁知道世道变了,这位已经调任的领导刚调任不久被停职审查,说是贪污受贿犯事了他被关进了笼子,于是乎这玉也就成了赃物之一,还被按上一个很难听的名字“赃物”。被冷清的放置在了法院的赃物保管室。
这天清晨一起床,砾石趴在屋梁上,看到屋里来了新物件,而且有一件很是眼熟,但是又有点陌生,砾石竟然开口说话了:“早上好,你是不是玉石兄弟啊?你咋来这了,不是听人说,你被一位物探工人搬回家养起来了嘛?”只听到玉石兄弟回答道:“哎,好兄弟就别提了,要说起来心酸啊,为了日子过得舒服点,找了个差不多的主子,想着在他家我的日子能过得舒服点,谁知道到头来还落得一身的骚气,背了个‘赃物’的臭名声。”
正当玉石砾石二位弟兄叙旧热乎时,一位白胡子老汉现身屋子中央,他身着袈裟,慈目祥和,手里拄着龙头拐杖,他微笑着道:“听二位谈话,老汉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玉石和砾石异口同声道:“老人请讲。”这位神仙祥和地道:“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名声和荣誉都是自己的。平凡也是一生,荣华富贵也一世一生。足迹决定了路线,历史给你一个的定论。”砾石和玉石还想再问究竟,一股青烟,神仙已经渺无踪影,不知何去何从。
成稿于2017年11月10日青海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