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野县刘吉时期的明朝(散文)
朱元璋打江西江浙安微湖北后建立明朝,随后向北方进攻,一路打到陕甘宁山西新疆蒙古老巢及辽宁。
治国时也如同战时一般杀人无数,直杀到朝内无人可用,宰相都无人选,所有蕃王都在他二十六个儿子当中选用。
朱元璋打造的明帝国,如同铁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他痛恨贪官污吏,深受元朝官吏欺压,因此屠杀好多贪官,整个明朝初期的官场很清廉,当官的日子不好受。另一目的是为子孙打造出一个江山永固的环境,因此杀害几乎所有的战功卓著的忠臣。
他安排的太子朱标没等到朱元璋驾崩就先走了,便安排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接皇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就被朱棣篡权。到清朝时,整个朱元璋后裔到了一百多万人,这些人有的被杀,有的饿死,全部完命。这就是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都是自北向南攻打,而唯有朱元璋是自南向北夺天下。
如果没有朱元璋托梦给朱棣,传大圭于朱瞻基,估计朱棣也未必把皇位交给朱高炽,而最有可能的是传给朱高旭。传大圭之梦也是朱棣造反的动力和起因。此梦做完的清晨,朱瞻基出生。朱棣喜出望外,随之造反起义。
朱棣被封燕王,建文元年开始造反。打雄县,攻正定,战白沟,克藁城,扫滹沱河,夺沧州,获德州,荡济南,走馆陶,过单县,绕徐州,击宿州,平扬州,得南京,坐皇帝,修大典,即《永乐大典》。后也多次出征,打击外敌侵扰,收越南。扩展了大明疆土,开辟的太平天下,为日后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创建盛世打下基础。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一个好皇帝。
这个朱瞻基是一位好皇帝,他的父亲朱高炽虽只在位不到十一个月,但就位前因朱棣多次次长时远征,没少主持朝政,也还算清明。虽不少被朱棣怀疑,但获得大臣们认可,最终保住了皇位。也难怪朱棣对他不够青睐,原因是这个朱高炽患有小儿麻痹症,是个残疾人。正是因为那个朱元璋的托梦,为了他传位于朱瞻基,才没把皇位给朱高旭。
朱瞻基接位后,勤于朝政,清正廉明,国运昌盛,是个好皇帝。
十年后九岁的朱祁镇做了皇帝,先是杨士奇等三位大臣辅政,史上称三杨大臣为三杨时期。三杨老迈后,太监王振把持朝纲,声称要叱咤疆场。于是夹持皇帝御驾亲征,结果是二十万大军大败于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土木堡,被俘虏到蒙古时间长达一年。回来后被朱祁钰禁闭七年,朱祁钰临死时又得到皇权。朱祁镇传位于朱见深。
皇帝们的喜好各异。有好打猎的,好斗鸡斗蟋蟀的,有好女人的,有嗜酒的,有剥贪官皮,皮内填草立于公堂之上被人击打,但也未消灭腐败的。有恋母的,有钻研木工技术的,有钻研化学炼丹的,有几十年不开会办公甩手不上朝的,有怒发冲冠亲征的,有勤勉有加,勘称劳模却亡国的。
这个朱见深就是恋母和喜欢炼丹的皇帝。
朱祁镇立太子朱见深,朱见深被俘后,大明为了避免北方的敲诈,大臣于谦换皇帝为其弟朱祁钰。北方军队趁机发动了多次对大同,宣化的攻城,但都无果。最危险的一次是攻打北京城。明朝将士在于谦的组织下打响了北京守卫战,获得了大胜,保住了大明帝国。于谦挽狂澜于危难,对大明是有大功之人。然而仍然没有幸免遭到奸臣的谗言而付出生命。可见这个世界没有公正清明,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时刻难以避免遭受阴谋暗算。
朱祁钰废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一年后自己的儿子夭亡。
明朝皇帝朱见深的成化年间博野县程委村的刘吉是托孤大臣,丞相。
在朱祁镇时期,刘吉和皇后是保定同乡,望都县的皇后和博野县的刘吉都有对玉石和曲阳石雕的研究和爱好。尤其是刘吉大学士的才学,深得皇帝和太后的赏识。
刘吉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十岁中举,协助父亲修篡博野县志。后成翰林院大学士。
朱见深登基后,万安(梅州)、刘吉(博野)、刘翊(安微)三位大臣见到朱见深后对太监汪直宠用,宦官专权,三位阁老不敢作为,被称作“纸糊三阁老”。
大臣万安送给了朱见深一本手抄版图文并茂的黄色书刊。朱见深视若珍宝,把它当做遗产传了下来。后被朱佑樘整理朱见深的遗物时发现,朱佑樘便除掉了万安。随之,刘吉也被清除。
朱见深自幼被万安的姐姐代养。恋母情结,让他一生对万贵妃异常喜爱。而这个万贵妃比朱见深大十几岁。所以没有给朱家生下一男半女。朱见深性情懦弱,万贵妃在后宫飞扬跋扈,嫉妒心特强。许多妃妾有孕后,她都派人迫害人家堕胎,致使皇帝多年无后。
这个朱佑樘,是朱见深在仓库巡视的时候,临幸了一个广西宫王姓女后生下的皇子。虽也经万贵妃派人让她堕胎,出生后又派人投毒,怎奈孩子命大,许多太监宫女偷着把这个朱佑樘保护了下来,时间长达六年。六岁时才让朱见深知道了他的儿子。朱佑樘随后被其祖母看养,其母被万贵妃毒死。
朱见深时期,性情懦弱,喜爱化学炼丹,不务正业,治国无方,太监,妃妾,大臣乱了朝纲,所以朱见深昏庸无能,不是一个好皇帝。
万贵妃死后由于朱见深悲痛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朱佑樘登基后很快除掉了这些宦官大臣,重新进入大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