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红玉眉间(小说)

编辑推荐 红玉眉间(小说) ——轮回之境


作者:雨笑 布衣,29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87发表时间:2017-11-15 15:12:52
摘要: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


   一、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
   传说,仙本多情,魔本固执,鬼本幽怨。
   仙一身银衣白甲,魔红眼黑甲,鬼绿眼白衣。
   我坐在忘川岸边等,等了很久很久,等一段记忆,等一个故事,但独独却忘了在等谁。
   今日孟婆送了我一段忘忧香,她说许久不曾收集到这般纯正的香了,若只是加在汤汁里给亡魂们喝,未免有些可惜,便过桥来送与了我。
   作为回礼,我送了半寸醉梦香于她,这是诸多在地府当职的鬼差卒吏所梦寐以求的东西,只要将我制成的醉梦香点燃入梦,便可做任何想做的美梦,所有心愿皆可如意。但一切美梦后,却是无尽空虚寂寞……
   “耿生,今日可等到故事?”午夜时分,血月红玉无影落下声声叹息。我未抬头却知那必是忘川河上摆渡的邋遢男子,一盏绿悠悠的灯火,一闪一闪好似随时就要熄灭,可是它已经燃了几千年,他把排舟泊在岸边与我搭话。
   我边摇着扇扇着火炉,火炉里炼着一些香。看着炉火纯青慢慢凝结,边缓缓摇首,道:“未等来该来的,只是些情爱故事,听了这几百年,腻味了。你不是也在摇船等人,渡了这么多人,可遇见你要等的人?”
   “未曾,所以我还要继续等下去。”
   “你每晚都去孟婆那里喝汤,即使遇到了也会忘记。”
   “那是忘忧散,我怎么还记得你,来来我载你到河上走一趟歇歇。”
   我摇摇头。这个男子每日都会在午夜时分路过,每每都会邀我到这彼岸河上一游,这千年来。我从不应允。要知道,这忘川下都漂浮着的都是不肯或是不能投胎的冤魂散魄,还有那些罪孽沉重要下十八层地狱受罚的恶魂。河水戾气炙人,便是在河边行走的鬼卒不小心溅上些水花,都会立刻枯萎成灰,这整个酆都地府里,唯一能在河上行走的也就只有他了。
   摆渡者笑笑,习以为常,这段故事自从他和我第一天见面就开始日复一日不断重复,摆渡者捋着他的黑衣冲我抬腕挥了挥,随后摇着桨渐渐消失在我所能见的河面上。
   我是忘川河岸的炼药者或是炼丹者。自那日醒来,抬头血月映入眼帘,我便守在忘川岸边,收集忘川河岸的花用我的黑铁炉炼成香,也有人叫我的炉子忘川丹鼎,我还是喜欢叫它炉子。至于我的那些香最后加在孟婆的汤里,可以为不肯投胎或是怨气太重的亡魂结一次美梦,让他们在美梦中放下怨恨,美梦后的空虚让鬼魂幽怨燃起绿色鬼火熄灭,甘心走上奈何桥投入下个轮回,所以亡魂和鬼卒们也叫我梦乡者。
   “谁在那里?”感觉到一团阴气自身侧的彼岸花海中传来,我合扇出声。
   白衣下一具白骨,两团幽蓝鬼火下,森森的鬼泣自彼岸花海中站起来,鬼卒收起手中的哭丧棒。咧开一口残牙向我露出笑,道:“见过梦乡道者,鬼王近日睡不太好,让小的过来向您讨些安睡的丹药。”
   “既是鬼王让你来的,躲在那里做甚?”
   “这……小的这不是胆小么,方才瞧见忘川河里的那位在同道长说话,不敢叨挠。”
   我转身,打开放置丹药的柜子,打开紫金葫芦取出几颗丹药放入瓷葫芦,随手一甩,鬼卒一甩衣袖把瓷葫芦收进怀里,随口道:“你们这些鬼卒为何这般怕他,他虽邋遢些,却未有恶意。”
   “道长你可不知道他可是这酆都地府里的煞星……他说,没有路,给你劈开。拿命……”鬼卒说着,突然又如惊觉一般打住话头,用干枯的白骨手指捂住自己的森森白牙。
   我停下,扭过头看了一眼那鬼卒,
   “哦,还有此事。有趣,有趣……”
   见他似是不愿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也没有强求追问,只默默低头取出一只小鼎,纸扇在指尖划过,便有鲜红的血滴入小鼎。瞬间,奇异的淡香自鼎内飘散出来,让四周的彼岸花都摇曳着伸长了枝叶疯狂地长高,开出了比平时要大出一倍的彼岸花。彼岸花是没有香的,而彼岸花却是这地府里唯一的花,所以整个地府从未有香气。只有我,只有我炼丹时才能给这里带来香气。
   彼岸花开,独舞于弱水彼岸,耀如妖,而今那瑶池青莲,独坐于瑶池幽亭,发寒如雪,遥望彼岸,花开如初,却不见独舞芳华……还有何事吗?
   未有。
   那还不走。还需我送你不成。
   小的这就告辞,说着化作一团黑雾而去。望着彼岸花的花瓣出神,手中纸扇空中一划,一朵朵花蕾,停在纸扇之上,艳红,艳红的,像血,像……
   自秦而后,我在这里已经不知有多少年了,又等了几个轮回了。只记得……
   秦昭襄王三十一年的夏至,暮雨初歇,彩霞挂满了山头,山间迎来了一袭罗襦红裙的女子。碎石块的小路上,泥泞浸滑,那绣着荷花的布鞋早已沾湿了泥浆,纤手撑着一把黄色梅花的油纸伞,树叶上滴嗒落下的雨滴,沿着伞檐轻滑落地。
   她一脸焦急,羽步匆忙,就连发间珠花掉落都没有发觉。不知那娇艳的脸颊上沾湿的是雨滴还是汗水,她抬起衣袖拭了一拭,稍停了片刻,便顺路而去。
   一条山涧的溪水奔涌而出,拦住了去路。原本潺潺清澈的小溪,却在午后那场暴雨中翻腾起来,混合着泥浆石土的冲刷,变得暴虐非常。她站在溪水旁迟疑许久,回首望了望下山的崎岖小路,好不容易走到这里,怎可就此回去。眉头微蹙,脱下了绣花布鞋,双手提起裙角,趟走过去。溪水淹没到她的小腿,在这盛夏的时节,流水却异常冰冷,脚下那些被雨水冲击来的石土,像尖刀一般直割脚心。她紧紧咬着下唇,蹒跚地趟水而过。
   咸阳游侠耿生外出归家却见一女郎迎面而来,这女子二八芳龄,身着红衣,简约淡泊,宛若水墨女子。眉心一颗永远的朱砂,宛如一阕咏春小令,又宛如一朵寒塘白莲,诉不尽美丽清和,写不尽的委婉缱绻……一手执伞,另一只手挽着青布包裹,娇羞带喘。一脸茫然又急的样子,欲哭而又不知所措。耿生见她孤身一人,又是荒郊野岭。便问,姑娘,请留步,为何孤身一人?女子止不住哭泣说,与父母一起去济南府去看舅舅。没想路上遇到洪水,和父母走散了,盘缠也遗失了,我该怎么办啊?说着说着声音呜呜咽咽的。耿生看着有些不忍就说,前方不远处有一村庄,我家就在那里,你可以在那里投宿。再从长计议。不知姑娘如何称呼?女子浅笑一下,奴家红玉。好,红玉姑娘。你跟着我,不远处就是了。耿生帮着红玉拿着包裹。
   到了村里耿生家门,红玉说,可否容她住一晚?耿生迟疑一下,不太好,男女授受不亲,家里父母已出去外乡,家里就我一人,姑娘可以转投村西头孙老奶奶家。红玉两眉聚在一起,又是两眼欲雨,抬头言,天色已晚,就住一晚,再说天色已暗,生为主人,也不请客人进门。哪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道理。
   这……这……耿生犹豫,
   那好,我走,难道我一女子难道还能杀了你不成?哼。
   耿生这才说到请。
   难道不会叫人吗?
   耿生硬着头皮,红玉姑娘请进。红玉嘴角微微上扬,得意一脚踢开,一蹦而进门里。在屋子里转了转,之后说两个屋子,我就在这留宿。你去那个屋子。我就在这里睡。
   可是这是我书房,再说男女授受不亲,传出去有碍姑娘清誉。
   哼,小气鬼。不,不,不,不如鬼。我都没说什么?你怎么这样,就这样定了。你去那个屋子睡。那个屋子让人不舒服。不好,还是这里好,喜欢,哈哈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一日一日,红玉姑娘没有走的意思,每天打扫屋子做饭,忙的是不亦乐乎。屋子到处都是笑声。红玉也不提父母,好像一切都没发生似的。耿生也渐渐习惯有这样一个人。
   耿生去市集买米,被一个道士拦住去路,他看着耿生就很惊愕。问:“你遇到了什么?”耿生回答说:“没有啊。”道士说:“你身上萦绕着邪气,怎么说没有?”耿生转头就走。道士大声说:“真奇怪!世上竟有快死了却不知道醒悟的人。”耿生觉得他的话很刺耳,想要找道士理论,回头道士却消失不见。想来道士不过是借着驱怪的名义来骗吃的罢了。
   第二日清晨,有人高歌,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睡意足,窗外日迟迟。耿生出门看昨天那个道士居然追到家来了。兄台怎么是你?耿生狠不得拿笤帚把这个骗吃骗喝的道士打出去。道士突然不言,一脸沉重,从身后拿出一把拂尘送于耿生,说挂于门后已挡灾祸。耿生接过又不好回绝,只好答应。而道士也不迟疑转身踏歌而去。耿生看看手中拂尘正要随手扔出门外,却见门内红玉一脸嘻笑,哟哟,手里拿着什么?是给我的吗?看着挺好玩的?不错么,话音未落,小手已经按在拂尘上了,耿生一脸茫然,说这是道士给的要挂在门口说是挡灾辟邪,红玉眉间一展好啊,挂哪,门里吗?这里,还是那里,说着忙活着不停,你看着办吧!耿生转头而去。留下还是银铃般笑声。
  
   十三年后。
   在其相遇的溪水畔建起一座道观,名唤太清宫。挽着发鬓的红玉在门口停足。轻轻叩了叩门扉,却一直没有人来应门,微微一叹,想是在此兵荒马乱的分离之世,哪怕是遁入空门的方外之人也无法再四大皆空,下山逃难去了。刚要转身门却咯吱一声打开来,一个老者站在门口向她一揖,“贫道腿脚不便,让女施主久等了。”她忙双手合十还了一揖,随老者走进道观。
   道观里四下寂静,也不见有其他人,墙角处已长满了野草苔藓。“师傅就您一个人吗?”老僧轻轻拨弄手中的檀珠,像是陷入了沉思,良久缓缓说道:“现在天下危亡,敌国的军队已经围攻了三次城池却都没有攻下,他们扬言攻破城池定要屠尽城内的每一个生灵,道观里的人都各去寻找自己的因缘,早早的便下山去了。”“那您为何不走?”她问道,老道微微笑道:“我这腿脚是走不了了,再说,能走去哪儿呢?他们今天攻破这座城,明天又攻破另一座,人们都只知道逃避,那终有一日无路可逃时,又该去向何处,倒不如守住这片土地,这座山丘,这落道观,让那终日惶惶的心,先去往归宿。”
   “归宿?”“是啊,难道你不是为了寻求心里的归宿而来?”她惊讶地望着老道,奇道:“您知我前来所为何事?”老道笑道:“不知,但凡天下善男子、善女子来此,不都是为了让那颗惶惶不安的心找到属于它自有的归宿吗?”她心中一动,忙说:“请师傅指教?”老道从怀中拿出火折子,轻轻一吹,点亮了道祖像前的油灯,向那地上的蒲团一指说:“女施主请坐下,将心中的烦忧虔诚地告知与道祖听。”
   她点点走,焚起三柱清香插于香炉里,跪在蒲团上缓缓诉道:“小女子近日心中颇不宁静,敌国大军已兵临城下,驻防守将临阵而逃,只剩下我夫君一人联合城中百姓拼死坚守,可如今弹尽粮绝,又无朝廷支援,是进退两难,恐此下去不出两日城必破亡,夫君要我携眷离去,我与夫君伉俪情深,不愿就此阴阳相隔,夫君言之凿凿,言辞历历地催促我早日离去,他说自己疆场十几载,生生死死早已放下,唯一放不下的是我,他说一席马革草履早已是他归宿,而让我在每年夏至为他燃一株清香,西方最亮的星必是他。可我又怎忍离开夫君,我爱夫君,夫君亦爱我,我怎能狠心离他而去。我与夫君伉俪情深,不愿就此阴阳相隔,可今日收到父亲来信,言辞历历地催促我回去,我虽是女儿身,但却是家中独裔,父母老来得我,视为珍宝,必先让我离开此地,我亦不忍年迈老父心痛流涕,可又怎忍离开夫君。”青烟袅袅,氤氲着屋子,道祖依旧垂着双眼,微笑聆听。她仰望着佛像,双手拽紧了胸前的衣襟,低下头去,一行清泪划过脸颊,簌簌落到了地上。
   老道双手一合,叹声说道:“无量天尊,善哉,善哉!女施主心中所虑确是让人堪忧,不离开此地去回见父母是为不孝,离开丈夫独自而去是为不忠,这不忠不孝却是千古难题。”她抬头对老道说:“师傅可有让我寻得内心归宿的方法?”老僧敲了一下謦,謦鸣直达心底,缓缓道:“这就得看你的心了。”“心?”“不错,你心的深处有一扇窗户,打开这扇子窗户,你自然就寻得到归宿。”她用手捂住自己的胸口,喃喃自道:“心里的窗户,我要怎么打开?”老道转过身去,悠悠说道:“世间一切情爱,都如那一轮明月,它真实的在天上,又虚幻的在水里,可世人都无法触及,然而世人却不知,当你看它的时候,这轮明月就已经在你的眼里,在你的心里,你早已拥有,又怎还要劳苦求寻。”
   七日后,城破,敌军纵兵三日,城内哀声震天,处处白帆。在城破之时我拔剑自刎,却被不知何处冒出的撇腿的道士所救。等我醒来却在和妻子相见之地的道观里。当我问老道士我妻子情况之时,他言城内已是赤地一片,再无生机,我不信,我挣扎着进入城中,却发现家已焚于战火。我枯坐原地,一口鲜血冲腔而出昏死过去。当我醒来又是撇脚的老道士。我说让我静心而去不好吗?他摇摇头言,你我有一场师徒缘分。而我如活死人在道观里呆了二十年。
   四日前,我盘坐在毡毯之上,仔细地将牛皮绳一圈一圈地缠在刀柄之上,格外的小心,每绕一圈,都要用力地拉紧。其上无数凸起,使之握在手上又充满着质感,战场之上,握在手中,绝不会因为染上了鲜血便在手上打滑,手中的刀刃长三尺,柄长二尺,是营中标配的武器,上至校尉,下至普通兵士,都装备着这种刀。整柄刀是由模具一次成型,净重十二斤九两,刃薄背厚,最利于劈砍。这柄刀伴着我已经七个年头了,整个刀身上隐隐有着一层红晕,那是无数的鲜血浸染而上,天长日久而留下的印迹。一圈一圈,一直缠到刀柄尾处,再打上了一个死结,站起身来,随手挽了几个刀花,满意地点点头。随手将刀插在身边的地上,又取过自己的盔甲,用抹布细细地擦拭起来,甲叶黑沉沉的,每一片都呈椭圆形叠加在一起,整套盔甲净重三十八斤。阳光有些刺眼,我的眼睛不由的收缩瞳孔。这里留下的都是敢死营。存在的意义便是送死,用自己的生命赢得胜利或者是赢得生机。可是这一场战争已经是绝地,绝境。不战亦死,战亦是死。

共 1018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倒叙的形式叙述了狐妖红玉与梦乡者耿生的爱情故事。只为前世的恩情,红玉化作人形嫁于耿生为妇。耿生守城将破,他早已看破生死,红玉却将自己的修为换取耿生的性命。城破之日,跛脚道人救回耿生,教他炼丹之术,没想到耿生用错药方进入地狱,在奈何桥畔炼丹以供鬼卒做高粱一梦,而红玉为情也来到奈何桥畔,化作点点红花,彼岸花开,情未了。一篇凄美的爱情小说,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等不来结果的。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老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土        2017-11-15 15:13:45
  一篇精彩的小说,祝您写作愉快,欢迎继续赐稿江山短篇小说栏目!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阳媚        2017-11-15 19:52:38
  感谢友友对短篇的支持!期待早日加入【专栏作家】http://bbs.vsread.com/thread-781687-1.html
3 楼        文友:雨笑        2017-11-15 23:26:31
  突然想起这首诗,和故事倒有几分相关
   轮回空花本无生,生到红尘埋真名。
   空花灭时无所灭。灭时香魂泯余情。
   生为空花空自执,死时空花空自吟。
   为君且作空花赋,空花空人空残更。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4 楼        文友:雨笑        2017-11-16 01:07:30
  本想这样写最后 她气息微弱,她看到她寻的人缓缓走来,她张了张嘴,我曾想寻一处寂静山谷,建一座青木小屋,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此生…怕是不能了…来世,陪我过这样的生活可好?眼里的他轻轻点头,她笑了,谁与谁的魂魄散尽了血月下的彩雲,再也进不了轮回,此生未完的夙愿,终究会在来世圆满吧!她用生命最后的一刻,竟在黄泉路边开出了花,却再不是高贵的白,而是妖冶的红。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5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1-16 09:19:20
  问候老师,小说很精彩,学习了。期待您感动精彩佳作。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