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小院秋色(散文)
行走在车佛沟的村间小路上,秋光正好,秋风徐徐,不时有一片叶子慢慢悠悠飘下来。村里安安静静地,偶有几声低语从不知名的地方传来。一盘古老的石碾偏安一隅,石碾还在继续使用,没有打扫干净的粮食还在碾盘上隐约可见,屋顶的石板上长满苔藓,简陋的木门用简陋的铁褡裢关着,小路两旁青草萋萋。石屋,古树,小土路,这一刻,时光缓缓流淌,仿佛慢镜头回放。
古道旁一棵树下,一位女学生在执笔描绘面前的石屋小道。看着女孩在画布上勾勾描描,安详的神态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站成了一道山村风景。看着这些悠闲安静的画面,顿悟,我也是这美好画面的一员,喧嚣的心瞬间被安抚住了,时间也仿佛慢下了脚步。
青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或抬升几级台阶,或下降几级台阶,无一例外地伸向了一座座小院深处。
我的心灵带着触角用好奇的目光随着条条小路延伸到了家家户户,触碰着一座座小院的秋色。
顺着小径闲庭信步,一座岸下小院用它浓郁的秋光吸引住我的眼,不由自主地向它走去,似多年的朋友不期而遇。心灵的疾呼脱口而出:嗨,好久不见!惊得墙里的扁豆秧探出脑袋四处张望,墙角一株粉色的红薯花却悠然地看着我,它倚着歪歪斜斜的石墙,带着慵懒的眉眼笑弯了腰,好似嘲笑我的大惊小怪。可我只一眼就入了心。
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下,恍如穿透百年的岁月去和前世相约。一丛菊花在台阶尽头含苞待放,在经过它身边时,悠悠闲闲地朝我招了招手,如老友相见。我心中立刻开出一朵温润的花儿。
小院不大,却足够盛满一院秋色。
小院由东西北各三间石屋围成一个半圆,阳光从南边无遮无挡地倾泻而来,青石搭建的小屋在阳光里温馨安然,闲适在这里一览无遗。
院子中央的一株铃铛小花,轻轻敲着我的思绪,蹲下来摸摸它的头,嗅嗅它的香,不由得动作变得悄悄地,柔柔地,这一刻久违的感动涌上心头。
东屋门口的荆条框里堆满了红薯,几只弯弯的南瓜随意躺在红薯上,一堆饱满充盈的梅豆铺满了北屋窗台前的篦子,阳光依然斜照在篦子边的山楂上,升腾起阵阵酸甜的光芒。翠绿的白菜泛着绿莹莹的光色,一串串金黄的玉米辫子从屋檐垂直而下。这一切都投影在石墙镶嵌的木窗玻璃上,延伸了小院的秋色,增添了丰收的景象。小院里的一切没有秩序甚至有点凌乱,却让我无来由地感觉到了随意自然,一如一幅素描的生活画,看似杂乱无章,却充满生命和希望。
秋日阳光不冷不热的透过树梢照在我身上,看着那些瓜呀,叶呀,花呀,禁不住想,年老的我一定会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急不慌,晴耕雨读,观花书写,任窗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一杯茶,一盏灯,一页书,足以让我安享晚年。
其实,这一幕搁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我都不会有这样的心态,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繁杂和无奈,没有经历过岁月和世事的变迁洗礼,那时候还不知道珍惜拥有的生活,还不足以用心体会安静祥和对人生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不惑之年颇有感触。时光这支精湛的笔,不仅横撇竖捺着光阴里的故事,也平铺直叙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更篆刻着痛入骨髓的生死别离。
久在喧闹处生活,早已忘记了生活的本来色彩,没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觉得人人都是这样奔波忙碌,自己也必须步履匆匆。其实,不管身处什么环境,心灵安静才是真正的安宁,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感动也随处可见,我们都是被自己创造的假象迷住了眼睛,很少停下来好好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现在看着眼前的一切,这带给我无限遐想的小院秋光,这些没有修饰没有装扮的生活,让我明白了,让内心平静,让灵魂安歇,让身体放松,这才是最美的生活。
不禁感慨,岁月不仅雕刻生命的年轮和脸上的皱纹,可能也把我的性格雕刻得柔软细腻、多愁善感。
我们马不停蹄地寻找幸福,暮然回首,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最平常的最持久,最平淡的最舒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慢慢感受这份幸福。
愿你我有一处心灵小院,听秋风细语,看秋色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