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青春】自立印象 (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青春】自立印象 (散文)


作者:李自立 秀才,281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45发表时间:2017-11-15 21:36:11
摘要:一个手残疾的少年一晚上能装卸一火车皮煤,那得有多大的毅力的韧性,正有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信念,才换来了今天相对舒适安稳的生活。自立还是个有责任心和感情丰沛的人,正因为这两点,自立的作品中有了满满的正能量和浓如烈酒的情感。在彬县“天价彩礼”的习俗下,他早早地给两个儿子成了家,即使我们这样两口子拿工资的人也只能望“礼”兴叹。他孝敬老人,疼爱子孙,更是对他的结发妻子感情深厚(《生命中的红围脖》),正如我给他留言调侃说:“当今是个‘围脖系不住爱情,承诺系不住裤带’的荒唐时代”,能做到这一点自立确实难得。

【丁香青春】自立印象 (散文)
   我和自立是同窗。我86年高考落榜,来到彬中87级七班补习,在七班只呆了七个月,他是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几个同学之一。他性子急,一手端着菜碗,另一手端碗开水,风风火火地碎步走进教室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在高三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备战高考的攻坚阶段,他还能在课余时间写毛笔字,难得那一份张驰有度的闲适。那一年我俩都落榜了。大概是87年12月初吧,我去银川当兵,在彬县西街大众食堂吃饭时遇到了他。当时他从西安打工回来,一手拿着铺盖卷,一手拿着行李包,急匆匆地对我说,他要回来复习考大学,打工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尔后,从他写的纪实散文中得知,并没有去复习考大学,而是回家务农,结婚生子了。
   2015年他来兰州,和几个彬县老乡一起吃了顿饭,28年后相见,时光蹉跎,造化弄人,大家都黄土快埋到脖子上了,显得格外亲切、兴奋。他叫我现在的名字“政民”(因为我当年叫民政),估摸他对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在七班时间不长,加之家境贫寒,又是复习生,第一年高考差分不是太多,抱定了第二年一定要考上的信念,一心扑在学习上,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平时鲜和大家来往。另外,自立本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对我等默默无闻之辈就也少关注,加之时间太长,也属正常。真正了解自立还是这以后我们的微信聊天。自立爱好广泛,涉猎写作、秦腔和书法诸多领域,只是年轻时迫于生计,没有实现梦想的条件,近几年两个儿子结了婚,又在青海从事简单轻松的高速公路检测工作,施工多有荒无人烟的深山大沟,时间也充足了,闲暇便笔耕不辍,也从他的作品中比较全面的了解了他。
   自立是个勤奋刻苦有追求的人。他从小丧母,童年因一次意外致左手残疾,作为一家长子,过早地掮起了家庭的重担。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便四处打工。蹬过人力车(《校长与车夫》),干过装卸工(《黎明前的曙光》),当近采油工(《陕北纪事》),还当过麦客(《麦客》),遭遇过中国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和恶意欠薪的辛酸。一个手残疾的少年一晚上能装卸一火车皮煤,那得有多大的毅力的韧性,正有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信念,才换来了今天相对舒适安稳的生活。自立还是个有责任心和感情丰沛的人,正因为这两点,自立的作品中有了满满的正能量和浓如烈酒的情感。在彬县“天价彩礼”的习俗下,他早早地给两个儿子成了家,即使我们这样两口子拿工资的人也只能望“礼”兴叹。他孝敬老人,疼爱子孙,更是对他的结发妻子感情深厚(《生命中的红围脖》),正如我给他留言调侃说:“当今是个‘围脖系不住爱情,承诺系不住裤带’的荒唐时代”,能做到这一点自立确实难得。
   谁的青春最终都要葬送,是时间,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但愿埋葬了青春后进入中年的自立同学,写一些中年生活中丰厚的深淀后的感悟,给关注他的同龄人多一些醍醐灌顶的启示。
   自立的同学肖政民写于甘肃兰州。2017-11-14
  
   二
   致民政同学答谢信
   看到老同学这篇《自立印象》,心情激动万分,首先感谢老同学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感谢你阅读拙作,并写出如此深情的读后感。
   老同学说的我是个急性子,一点没错。我确实是个急性子,不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急急忙忙地谨慎为之,我总怕出错。这和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因为我在家庭是长子,我要为众兄妹和自己的子女做出表帅作用。在单位总是坚持宁肯自己吃点苦,也不愿意让领导操心,或者让领导怀疑我的能力有问题。这些是我一直以来的做人原则。
   那年彬州城相遇,确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务工,我体会到了务工的不容易,这里边的心酸当然自己个人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林林总总往事不堪回首。这些也就不必细说了。
   二十八年后的兰州相遇,我其实当时称呼老同学“政民”,只是歪打正着而已,我其实并没有忘记你,我记着你在学校的名字“民政”,因为我觉得“政民”比“民政”更顺口而已,所以就这样称呼了,呵呵......之所以说没有忘记你,因为在此次相遇之前,我在彬县城我的大姐家经常去,我的外甥女也就是我们的老同学张晓荣曾经给我多次提起过老同学和曹元康在兰州军区工作。兰州相遇我实属无奈之举,家里最后一个爷爷去世,祭奠日期安排太紧,所以到兰州倒车,只是为了抄近路而已。不过这次兰州之行,确实令人感动,见到了二十八年来久别重逢的老同学,心理和情绪当时波动很大,万般话语不知从何说起,你知道我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的人,加上我在众人场合本身喜欢聆听别人讲话,所以,就没有太多的宣泄之词。
   至于老同学文中提起:“我在七班时间不长,加之家境贫寒,又是复习生,第一年高考差分不是太多,抱定了第二年一定要考上的信念,一心扑在学习上,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平时鲜和大家来往。另外,自立本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对我等默默无闻之辈就也少关注,加之时间太长,也属正常。”一说,老同学误会了,其实当年要说家庭经济状况,轮起来我应该是我们班上最穷的后生,这个我心里很清楚。老同学来班上补习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因为是补习,作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原上农村来的孩子压力大是主要原因,其次是自卑感太强,这个在我的身上比你强不到哪去,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文中提到“自立心高气傲,很少关注其他同学。”老同学又误会了,自立当时少吃缺穿,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岂敢蔑视其他同学,只是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我的自卑感比你更强烈而已。要是自立确实当时以自己的行为不够检点,给老同学造成心灵上的创伤,自立表示深深致歉,还望老同学宽宏大量,今后我们来日方长,尽力相补。
   其实时间再长,同学在我的心里份量是什么位置,可能所有同学都不清楚。我是这样想的,当年同学同窗,寒窗苦读,当年都是兄弟姐妹,如今已经是知命之年,既是同窗诤友,有的甚至结为夫妻或者亲戚。不论如今任何人谁在干什么、谁的官有多大、谁的钱财多富有,大家都不应该谈社会地位之贵贱,因为我们的情谊是很纯洁的同学关系,因此我们都是同学,说亲近就是兄弟姐妹,既然是兄弟姐妹,所以平时就应该以诚相待。那么我怎么在家里对我的兄弟姐妹以诚相待呢?我想有难之处的帮一帮,有正事的就谈正事,无时偶尔问候问候这是免不了的。互相之间推来让去,以礼想诚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思想上比较传统,让老同学见笑了。至于大家平时在一块互相打闹、嘻戏、贪玩也属正常。只是自立从小养成习惯,一不打麻将,二不玩扑克,玩牌类自立确实不会。喝酒嘛因为身体原因,早年戒酒不喝酒,加上我的习惯,我确实体会不到喝酒的快乐,所以还望饶恕,爱莫能助。自立早年,因为家庭压力大,在装卸队当装卸工时养成了坏习惯抽烟,加上如今写东西考虑事情,所以抽烟也就这一点点爱好了。
   自立一直以来认为,经常联系的不一定心里有,心里有的不一定经常联系。说得光圆滑溜的不一定是诤友,诤友的话语不见得好听。我的作品《三十年后的高八七》就是有力的证据。同学们在我心里的位置用习主席一句话说: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因此,我也因为自己是临时务工者,加上平时喜欢胡乱写写抄抄,一直以来喜欢幽静的环境,所有二十八年后和大家微信群相遇特别地激动,相遇后的激动为了平复自己的心理,又接着退出了微信群,可能同学们有部分人有所不理解,我也从来没有怪罪于任何人。其实,我很喜欢大家,虽然置身群外,大家的朋友圈我却一直在关注之中。至于有的同学设置了权限的,或者拉黑了的,我觉得只能说一切顺其自然,我一生相信缘分,人常说:“见一面,有三百年缘分。”何况我们是三年的同窗共苦。
   好了,不必再啰嗦了,啰嗦的太多了。因为你的《自立印象》确实让我再次心起波澜,忘不了初衷。
   自立敬上
   2017年11月14日夜青海循化

共 31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位天命之年的老同学,相隔二十八年重逢,竟是这般的惺惺相惜,对彼此了解的这么深这么透,实属不易。两位老友虽久未谋面,但彼此关切、关心,两人跨越时空跨越千里的心灵之约令人感动!通过政民老友的叙述,让我们了解了自立大哥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右手意外残疾,高考落榜,过早的撑起家庭的重担,一系列的人生磨炼没有击垮他,始终以昂扬的姿态,笑对人生;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四处打工,始终不忘热爱文学这颗“初心”,笔耕不辍,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梦想,正如政民老师所说,自立大哥的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和浓如烈酒的情感,这一点读过他作品的人都有同感! 而自立老师的答谢信,就颇为自谦,说起自己的人生态度,与我等颇有共鸣,同窗抑或战友,相识相聚是缘,而今知天命之年,无论地位高低、钱财多少,都是兄弟姐妹,好友相聚,不必拘泥于形式,各有各的爱好,你喝你的酒你玩你的牌,我写作,我也很快乐!两封信函,语言流畅,文笔潇洒自然,情真意切,堪称老友来往书信之范本,更是一篇表达人情世故、沟通美好情感的佳作!推荐品读。【丁香编辑:乐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7-11-16 07:51:17
  老同学对组作者的印象很全面,相互用书信方式倾诉珍贵的同学情感。
回复11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0:27:30
  感谢老师点评。问安
12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7-11-16 07:51:51
  一篇佳作,让人感动,祝同学友谊地久天长。
回复12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0:27:50
  感谢老师点评。问安
13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16 07:55:10
  哈哈,真亲切,这样的书信还就不见,读来倍感珍贵。
木斯塘
回复13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0:28:34
  感谢老师点评。问安
14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16 07:55:47
  祝福同学友谊之花,开的更加绚烂,问好老师。
木斯塘
回复14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0:28:12
  感谢老师点评。问安
15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11-16 11:22:58
  你的同学很了解你,这封信概括了三十年的同学相逢,解读亲切,十分感人。
回复1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1:51:40
  谢谢老师,问好
回复15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1:52:02
  谢谢老师,问好
16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11-16 11:24:22
  人生经历是一本反面教科书,能够激励自己更加努力,让生命更出色。
回复1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1:52:26
  谢谢老师,问好
回复16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7:54:04
  感谢老师问好
17 楼        文友:庄稼        2017-11-16 12:36:17
  欣赏老师佳作!感动你们真挚的友谊。
回复17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7:54:28
  谢谢老师鼓励
18 楼        文友:庄稼        2017-11-16 12:37:55
  阅读美文,更深层地了解老师,敬佩,问好!
回复18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6 17:54:52
  谢谢老师,谢谢鼓励支持
19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7-11-16 19:52:47
  同学之间的友谊,用书信交流,真不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9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7 11:22:24
  感谢老师点评。问安
20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7-11-16 19:53:28
  祝同学友谊天长地久,感人的故事,问好友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20 楼        文友:李自立        2017-11-17 11:22:43
  感谢老师点评。问安
共 23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