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说唱弟子规(黄梅大鼓)
写在前面
题记:在国学经典著作里,有一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并称为蒙学经典的著作就是《弟子规》,是现今少儿启蒙教育的经典国学著作之一。去年我应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办主任、唱响黄梅大鼓第一人、国家一级演员范卫红的邀请,参加了黄梅大鼓的教材编写工作,根据主人的安排,我负责《说唱弟子规》的剧本编写。在反复琢磨中几易其稿,在吃透《弟子规》的内涵和大鼓剧本要领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六集分唱和整体统唱的剧本,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六集分唱剧本已经收入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黄梅大鼓集锦”里。
黄梅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通过演员的说唱表演和舞台艺术的烘托,展现了剧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情感内涵,是一种适应各种场合的声情俱佳的曲艺艺术。和黄梅戏音乐元素的巧妙结合,是黄梅大鼓在旧有的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曲种,是一颗璀璨的艺术奇葩!
齐唱:黄梅香飘千万里,大鼓声声响连天。
中华文化五千年,尊崇百善孝为先。
孝悌谨言守诚信,泛爱亲仁学圣贤。
今日说唱弟子规,推陈出新胜从前。
白:在中华文化宝库里有一个教化后人的“传世贤文”,那就是《训蒙文》。
《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依据《论语》学而篇编纂的“三字经”文。
后被清朝学士贾存仁修订改编成《弟子规》,作为启蒙养正、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忠厚家风的范文精典。
今日依据原文释义编成《说唱弟子规》。
唱:圣人训导记心间,孝敬父母为头贤。
兄弟姐妹亲一家,和睦相处福气添。
友爱大众平等处,亲近仁德性乃谦。
勤学好问精六艺,栋梁之才展眼前。
白:总启贤文贯全篇,各位学子听端详!
在家孝敬父母双亲,出门友爱兄弟姊妹,此为人子女之首。
谨言慎行守信,平等博爱待人,亲近仁德之士,此乃为人之道。
不遗余力,虚心好学,精通六艺,此是天下学子成才之路。
《说唱弟子规》,按《弟子规》原文分六段,一段一曲一唱。
第一段,《入则孝》,讲的是在家应尽孝之道。
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唱:父母呼唤及时答,切莫怠慢往后拉。
父母有事及时做,切莫偷懒尽玩滑。
父母教导耐心听,洗耳恭听静无声。
父母怪你做错事,虚心受训顺其心。
白:相传二十四孝中有个叫黄香的,《三字经》中这样描述他的孝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九岁的时候就开始给父母暖被窝,侍奉父母真贴心,传为佳话你细听!
弟子规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唱:冬寒帮助暖被窝,夏送清凉到床前。
晨起请安问声好,晚报平安心不悬。
离家出门告父母,回家禀报娘心甜。
起居作息有常规,老人放心无变迁。
白: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道德。
弟子规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唱:纵是小事不任性,擅自做主不可为。
任性狂为易出错,且少本分己吃亏。
公物虽小莫私藏,据为己有不应当。
若是私藏品德坏,父母知道心内伤。
白:父母要求孩儿记,父母习性要摸清。
弟子规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唱:父母喜好孩儿知,尽力做好不延迟,
父母厌恶应知道,暗自清除要及时。
爱护身体莫受伤,别让父母把忧担。
修养品德切莫丢,伤风败德父母羞。
父母喜爱属自然,平常孝敬未觉难。
父母不喜亦平常,一样尽孝才贤良。
白:对待父母的过错要耐心说服,不可大呼小叫。
弟子规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唱:父母过错也难免,耐心说服好好劝。
和颜悦色慢说理,柔和细声把理圆。
如遇规劝不接受,等待气缓释前嫌。
纵使痛苦泪横流,无怨无悔劝不闲。
劝人向善功德满,弟子尽孝志不丢。
受得委屈受得累,留住善根清如流。
白:各位同仁听端详,国学经典要发扬。
激情说唱弟子规,孝悌谨信数衷肠。
泛爱授众亲仁德,不遗余力读文章。
身体力行有规则,熟悉伦理与纲常。
日常生活小做起,圣人教诲不能忘。
家庭学校到社会,品行端正人阳光。
反复诵读弟子规,良好习惯在身旁。
就像一面反省镜,一切行动有指南。
唱:黄梅香飘千万里,大鼓声声震天响,
今日说唱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