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师娘们的小菜园(散文)

编辑推荐 师娘们的小菜园(散文)


作者:溪云初见 布衣,37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9发表时间:2017-11-17 14:39:04
摘要:师娘们的小菜园一年四季热闹非凡。

小镇上的教师安居楼与居民小区之间,有一大块空地。本来是搞绿化带的,不知什么原因,一直空着。于是这块空地就成了师娘们的小菜园。
   这块空地最东边是王师娘家的,不过中间有一小块是小张师娘家的。王师娘家的菜地呈“凹”字形,缺陷的那块就是小张师娘的。然后依次是马师娘、大张师娘、李师娘等几家的菜地。李师娘的那块菜地后来分一半给了小张师娘,因为李师娘老家还有一大块菜地呢。
   这整块的空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中间用红砖或灰砖铺起隔开,方方正正,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一年四季,青菜、萝卜、韭菜、药芹、大蒜、豇豆、黄瓜……各色各样的品种,轮番上阵,前赴后继,好不热闹。
   最精致的要数大张师娘的菜地了,她儿子在连云港的一个蔬菜种子公司工作,常常从那儿带些不同品种的种子回来种植。她把菜地平均分成两块,每块里面又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她在上面除了种几样大家常见的菜种外,另有好几种较稀奇的:什么菊花脑、马兰头、蒌蒿、西兰花……品种繁多,每样都是一点点。就拿那个韭菜来说吧,在她的小格里只有两行8棵,不过它们长得都相当的茂盛。当你想说割两棵尝尝,再看看总共就那么几棵的时候,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了。要是有谁不自觉真的吃了大张师娘的菜,放心吧,她不会骂你的,但她会说:“我就这么两棵,你看你割回家了吃了,我自己吃什么?”说得你无处站脚,恨不得吐出来。
   大张师娘的西边是李师娘的,她的菜地里不但品种少,而且都是些老品种。夏天豇豆、芋头、山芋、毛豆,就这么简单几样。毛豆才能吃,她就开始送人,送他两棵,送你三棵,不到一周时间全都送完了,连种子都没有留。
   吃到她毛豆的人逗乐说:“李师娘我们是好吃不留种!”
   她笑笑说:“下年再买呗。”
   山芋熟了,李师娘开始挖山芋(人们习惯山芋一下子全挖了),正好下班的人陆续回来,其实她是特意安排这个时间点来挖的。
   “来,蒋老师拿几个山芋回去。”
   “陈老师,你也带几个回去。”
   孙奶奶看见了连忙说:“你给他们,也要给我。”
   “不给。”邵师娘一本正经地指着她家的山芋说:“你没有啊?看看你自己栽的比我多,给他们,是因为他们家没有!”
   “不给就不给,这么凶干嘛啊!”说着,孙奶奶一脸的无趣走开了。
   马师娘正在不远处栽菜,她不解地问:“李师娘,你傻啊,辛辛苦苦地栽起来,给他给你的,看看你自己还有几个?”
   她却带着满足的神情笑嘻嘻地说:“吃的玩的,给就给了,强如没栽的呗?回头你也带几个回家尝尝。”
   马师娘听了摇摇头:“我不要,再拿你自己都没有了,要吃明年我自己栽。”说着继续栽她的菜。
   马师娘的菜地分成四个方块,除了韭菜外,正常保持三到四个品种,都是最常见的蔬菜。一块韭菜占了整个菜地的四分之一。夏天的时候,一块苋菜,一架豇豆,一架黄瓜,几行茄子;秋冬季节,青菜、萝卜、大蒜各占一块,看上去倒也是干脆利落。马师娘在一家工厂食堂上班,她种的菜,其实自家吃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卖到了她所在的食堂里。每天下午,马师娘下班回来,不是去老家的几亩地里劳作,就是在她的菜地上摸索。马师娘栽菜是很考究的,栽菜前,她都要提前几天把菜地翻挖一遍,晒上几天,洒上底肥,然后用锄头一下一下的将泥块弄碎。那些原本很大的泥块,在她的锄头挥舞下,碎成细细的,就如那细沙一般,细腻、平整。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拔菜秧,现拔现栽,她说这样菜才更容易活。很快马师娘的菜栽完了。那些鲜嫩嫩的小青菜精神抖擞地站得笔直,整整齐齐,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小学生在操场做操呢。马师娘勤劳能干,整个菜地就数她的菜最显眼了,数量既多,长得又茂盛,常常惹得路人眼馋。你可以夸她的菜长得好,但千万不能随便动的,动了少不得招来她的一顿臭骂。
   一次,不知是谁顺手牵羊,拔了她的两棵大萝卜。她发现后在菜地边骂了好半天,什么爹呀娘的、荤的素的,简直不堪入耳。
   心直口快的小张师娘,听不下去了,就对她说:“不就两棵萝卜吗?吃了就吃了,值几个钱哪,算了,骂得多难听啊!”
   “不骂,下回还要来拔呢。不管值钱不值钱的,我不是辛辛苦苦弄起来的吗?实在要吃,你跟我说一声啊,我又没有说不给。偷就是不行。”
   小张师娘摇摇头,说:“别骂了,我拔两棵给你。”马师娘摇了摇头,哪好意思要啊!
   小张师娘比大张师娘小几岁,早几年从镇上最大的企业里退休了,退休后又去了一家个体小厂上班。她60多岁了,个子不高,长得小巧玲珑,见人总是一脸笑。每天早上上班前都要到她的菜地上去转转,几乎不落。要么准备点中午吃的菜,要么拔拔草,上班时间一到,自行车飞奔走了。下午下班回来,车子往车库里一放,家也不会回,直奔菜地,挖地、浇水、施肥。遇到干旱的天气,她几乎天天挑水浇水。
   “师娘,这么苦,干嘛哎!”
   “不苦啊,人家天天跑步锻炼,我这也是锻炼哟!”
   “……”人们都喜欢与她攀谈。
   她的菜地虽然不多,而且都是从人家手里匀过来的,但她却客气的不得了。
   “杨老师,韭菜长上来了,要吃自己来弄,没得事哎!”
   “顾师娘,几天没看到你了,这青菜能吃了,带一把回去。”
   “谢谢!今天家里还有呢!”
   “噢,下回要吃来拔,多呢,那边还有呢。”
   她叮嘱王师娘说:“王师娘,茄子昨天打过药水了,你告诉她们噢,过几天再来摘的吃。”
   这王师娘人称“闲人王大妈”,其实她忙的不得了,她是个体专职司机,有人要用车,一个电话,她立马就到。她还爱好书法,是市书法协会会员,一有时间就练书法,家里一张桌子一年365天都铺着毛毡,放着笔墨纸砚。闲暇时偶尔也会免费帮左邻右舍修修家用小电器之类的,还特别爱听些家长里短的闲事。
   小菜地不知道是她的第几职业了。一次正在栽菜,人家用车电话来了,她出车去了,回来直接回家练字。那没有栽完的菜,她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李师娘帮她栽好菜,她全然不知,还以为是自己栽的呢。也不知怎么搞的,她的菜地居然是几个师娘中最大的,当然也是最有趣的。
   王师娘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练字创作上,与老舍先生一样,写作之余养养花,她呢,练笔时间长了,出来调节一下,到菜地上摸摸弄弄,捉捉虫、拔拔草。有时看见有人在菜地上,她也出来凑个热闹,学着人家种点什么菜。总之她种什么菜是没有任何规划的,随心所欲。她的菜地最大特点是乱,人家都是用砖头围城方方正正的,她家的菜地却不是,东西向的砖头是斜的。这其实也不怪她,原先是比较直的,是北面的周奶奶在挖菜地时,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故意把砖头一块一块地向南挪了一下。
   王师娘曾经对周奶奶说:“砖头好像放歪了。”
   王师娘话刚出口,周奶奶就机关枪似的问:“哪里歪,哪里歪呀,原来不就是这样的嘛?”。
   王师娘只是笑笑,什么也没回,她知道回了就要吵架,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随她歪去吧。她的菜地除了形状不规则外,里面的品种也很混乱。单是韭菜就有两块,一块大点,一块小点,原来韭菜是分三次种成的:夫妻俩喜欢吃,加上同楼的几个老师也喜欢,常常顺手割两棵,就连散步的驴友都慕名而来割几棵,于是一块嫌小,又加大一点,不够再种一块。她的韭菜是真的好吃,每年冬季,她都会去婆婆家弄来鸡粪,给韭菜施上一层厚厚的有机肥,然后一整年都不施肥了。西边吊瓜旁栽了三棵秋葵,东边芝麻棵里又长两棵秋葵。豇豆架上不知哪来的一棵丝瓜,茄子、西红柿、玉米,或横着或竖着。最有趣的是那几棵吊瓜,穿过秋葵、越过辣椒才爬上了主人为它们精心设计的架子上。吊瓜架四面及中间钉着半人高的小木桩,上面横竖放几根竹竿,拉上布条,吊瓜藤爬满了架子,就像个绿色的大棚,下面长着些杂草。有几棵不甘寂寞的狗尾巴草居然冲出了吊瓜架,调皮地欣赏着外面的世界。有人建议把它们拔了,王师娘不听:“长着不是蛮好看的,又不碍事。”还别说,那景致确实别具一格。
   马师娘的菜栽好后,还多一点菜秧,顺手就送给了王师娘,第二天上午李师娘又拔了一些给她。下午练完字她开始着手栽菜,她拿把锹挖好东面靠马路边的一块菜地,洒上底肥,随手用锹把泥块划拉划拉,就开始栽菜了。
   “小王,泥块这么大,怎么栽啊,我家有锄头,拿给你把大垡头破破碎。”对面小区的钱奶奶说。
   “不用了,没有事的,泥块大菜照样好栽的,水一浇菜与泥土靠实了就行了。菜只要有泥土、水、肥料,不愁它不长。”
   每次栽菜,她都是马虎了事,常听到有人质疑:“王师娘弄菜一点不考究,瞎弄,蹊跷呢,还就长得好。”其实王师娘也有考究的,那就是坚决不打药水、不施化肥、不浇地沟水。万一菜被虫子咬光了,大不了回头重来。
   没一会功夫,一块地栽好了,还多一些菜秧子。她又跑到菜地西边原来的吊瓜架下再挖一块。吊瓜架禁不住风雨的考验早就倒了,残存四分之一吧,还有两三个吊瓜孤独的吊在那。倒下的那部分她也没有清理干净,更没有整理,还留有竹竿、布条、木桩的残骸。这些倒也罢了,用她的话说,烂了可以当的肥料,但重要的是因为前期弄下水道,这原本表面平整的地面一场大雨后塌陷了。按理现在挖地栽菜,应该把塌陷的地方填平了,可她才不管呢,那块低就低,照样把菜栽上去了。
   小张师娘下班了,站在菜地边看了看说:“王师娘,菜栽下去啦?”
   “嗯,栽下去了,先栽这么多,过两天再栽。老天架势呢,下雨了,省了我浇水了。”
   “咦,王师娘,你这边菜怎么没有栽到头啊,还空那么一点点干什么?”
   “噢,那里有豌豆种下去了。”
   “豌豆就种这么一点啊?”
   “不是,还有呢,过两天吊瓜清理掉,在这边再种点。卖种子的说,分批种可以接住吃呢。”
   “你把这块塌下去的地方怎么不弄平啊?还有分批种可以,你要把它们归类在一起啊,你这样子东一榔头西一棒的。”
   王师娘一点不在意地说:“这跟书法创作一个道理,高低不平才会显得错落有致!循规蹈矩不行,杂乱无章才是最高境界!”小张师娘听得一脸茫然。师娘们的小菜园,四季常青,鲜活可爱,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温馨,挺好。
  
  

共 40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邵师娘和孙奶奶都是很有个性的人物,马师娘则勤劳能干,最精致的要数大张师娘的菜地,而王师娘说的不无道理:种菜跟书法创作一个道理,高低不平才会显得错落有致!循规蹈矩不行,杂乱无章才是最高境界,给人启迪。一言以蔽之,正如作者所言,师娘们的小菜园,四季常青,鲜活可爱,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温馨,挺好!【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11-17 15:03:15
  小菜园里师娘们的菜地各具特色,师娘们亦颇有个性,作者的语言描写很接地气。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