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药是那好东西(杂文随笔)
我要讲的山药并非《本草纲目》里记载的可入药的山药,而是普通食物洋芋。洋芋又叫马铃薯、土豆……而我们这里的人却叫它山药或山药蛋。
为什么这样叫,我也不得而知。
在我的记忆里,山药是我们陕北人最主要的食粮。
三十多年前,我村有个老头,他的生活很清苦,人却很乐观,经常在工地上讲些冷笑话。一日修梯田,大伙正干得热火朝天,他却冷不丁地说:“啊哈,我近来有个品验!”大伙说:“什么品验?快说!”他就说:“山药是那好东西!”大伙说:“废话!”他没听见一样,继续说:“人一饿了就想吃了……”大伙一哇声地说:“屁话!”老头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说:“可是,一吃饱就不想吃了!”大伙就皱起眉头笑起来——那时人们整日忍饥受饿,要不然,大伙肯定会开怀大笑的。
我还是再讲一个故事吧。
十多年前,我们的小县城里流传着一个很有魅力的笑话。某局长是一个孝子;一日,乡下的父亲来城看孙子,局长就割了一件山羊肉,让妻炖了,好让老父亲吃个够。下班回家,局长见饭里的羊肉很少,山药块子倒是满锅滚,于是,气不打一处来,说:“我让你炖羊肉,你却炖一锅子山药!”妻笑着说:“你不懂,放上山药好吃;山药这东西什么上都能上去呢!”局长听了更气恼,愤愤地说:“树上也能上去呢?”妻无言以对。
从此,“树上也能上去呢”就成了山药的代号,也成了小县城的一句戏语。
其实,在陕北,尤其是在榆林,好多名菜名食还确实离不开山药。金鸡滩大烩菜没有山药不行吧?横山铁锅炖羊肉也少不了山药的份。大盘鸡离了山药根本就不成大盘鸡了。米脂县有家“富强大盘鸡”,生意好得了不得,老板重新装修门面,要我提副对联,我想了一整天方才写出:玉盘珍馐聚天下食客,银州灵气集四方财源。老板很满意。不过,说实话,“珍馐”就是山药和鸡肉的混合物,只不过老板掌握调料的配伍秘方罢了。
山药确实是那好东西。它可以煮着吃,可以灬(huo)着吃,甚至可以烧着吃。煮山药是把山药放在钱钱饭里或豆糊饭里煮,是三十年前的粗食。灬山药就不一样了。吃着灬山药(灬前要用刮子去皮),就点咸菜或酸菜,听着咯吱咯吱的脆响,那差不多是一种艺术享受。如果用筷子把灬山药夹碎,撒上切碎的葱叶,拧着吃,那绝对是在品尝另一种独特的美味。秋天刨山药,乡里人习惯都要吃一顿烧山药。烧山药是个技术活儿:先砍柠条架起来,点着,待火头下去——注意,一定要待火头下去,然后将山药埋在灰烬里,过个把小时,香气四溢的烧山药就可吃了。当然,这些吃法都是我儿时的记忆。
山药可以深加工,其中一种出品便是粉条。粉条的本领比山药还大,真正称得上“什么上也能上去呢”。佳县的猪肉撬板粉被称为“佳县专利”,是菜中的上品,吃起来滑润、香美、上口……看客无不口水直流。
啧啧,我现在就想吃山药了。吃大烩菜?吃大盘鸡?吃猪肉撬板粉?不,就吃灬山药!我前日才从乡下老家带回一鸡皮袋山药,这些宝贝疙瘩全是没有上化肥的绿色食品。我得捡几个个大的,刮皮,洗净,一切两半,上锅……对了,一定要准备一小碗切碎的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