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定自己的主意(杂文随笔)
世界如此复杂,凡事都想拎得清,凭常人的能力,不免捉襟见肘。但是常识却一如既往地重要,常人的感觉更是神秘莫测。希腊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镌刻着一句亘古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吧!此言如黄钟大吕,震耳发聩,发人深省。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审视自我,试图发现内心的奥秘,但又难于在流俗中自我驾驭。由于对自我认识的浅陋,人们常常屈从于权威、舆论、和思维定式。其实,在特定的境遇中,任何专家的意见,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个人的感觉。有时候你必须聆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点认识,托维尔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
有一天托维尔读书时,慵懒地搔了一下后脑勺,突然意识到,在脑壳的某个区域,搔头的声音犹如指甲盖在一个空纸盒上划擦!于是他赶紧跑去看医生。
“你不曾在头上打过洞吧?”医生戏谑说,“没事儿,只不过是头皮的某根小神经在耍小把戏而已。”
两年中托维尔看了四位医生,得到的回答都是“没事儿”。当他光临第五位医生时,几乎有些绝望。
可是脑袋是他的,他清楚它出了问题!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可以拍一张X光片证明给你看。”第五个医生胸有成竹地说。事若至此,常人恐怕早已被专家击倒了,但托维尔坚持拍了X光片。
托维尔赢了。在他的颅骨上,肿瘤已经有眼珠那么大。手术后,一位年轻的医生来到他的病床前说:“你真棒,感觉如此灵敏!要知道,多数死于此种肿瘤的病人,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太晚了。”
其实并非托维尔感觉灵敏。老实说,在权威面前他一向比较内敛。对最初的那四位医生,他本应信服——质疑权威的观点绝对需要勇气,专家的说法听起来总是头头是道。但他的身体已经向他发出了清晰的信号,他决定相信感觉。探寻灵魂深处的回声,是认识自己的好办法。
对于世事的把握,即使是名人专家,也难免陷入窘境。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夜,英国首相张伯伦对世界将迎来“和平时代”还抱有极其乐观的信心,谁成想这位“和平的缔造者”余音未落,德国人就扔下了炸弹。著名电影制片人塔尔伯格,毫不犹豫地建议迈尔不要购买《乱世佳人》的版权,原因是“没有任何一部关于内战的电影挣过一分钱”。而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于1939年荣登票房冠军并一直叫座至今!林肯在发表《葛底斯堡演讲》时说: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都没人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然而这个演讲,却震彻寰宇,彪炳史册!
常人的格局很小,炸弹、票房、史册和我们关系不大。但对于我们真正了解的领域:我们的身体、思想、能力、亲人、家庭,可以去听听专家的建议,但一定要拿定自己的主意。
德国一家研究机构经过四十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儿时坚持己见,不轻易屈从权威的参试者,成年后受教育的程度更高,社会及经济地位更高。因此,不要被专家吓倒,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专家。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我,就战胜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