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帝王风云录(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帝王风云录(散文)


作者:临窗听雨 童生,96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27发表时间:2017-11-19 16:03:19

朱元璋打安微,江浙,江西,湖北后建立明朝,随后向北方进攻,一路打到陕甘宁山西新疆,蒙古老巢及辽宁。
   想那朱元璋,出生在元末一个贫寒的家庭。给地主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后来又当了和尚讨饭。被人出卖,说他勾结起义军,被迫无奈逼上梁山才果真造了反。他原本没有做过皇帝梦,靠他的军事政治才能,白手起家,奋力拼杀,成就为当世最伟大的统帅。他的对手是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这些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最后都败在了曾经的朱重八,后来的朱元璋洪武皇帝名下。
   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五四,爷爷叫朱初一。那时候穷人取名字就这样,有个音儿就行。不过这个朱重八的实际叫法是朱八八,可见这小子够坏够损。
   当初的朱重八并没有立过什么誓言说要做皇上的,与现在企业管理,动不动就让你搞什么职业规划不同,因为你无论怎么设计,也不如朱重八不用刻意设计,结果更出人意料,更有成就。
   我看过朱重八的画像,就一个奇丑无比,长个大长下巴的丑陋之人。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朱重八建立了一个大明江山。推倒的王朝是一个曾经占领过东欧,西亚,中亚广大版图的大元帝国。
   治国时也如同战时一般杀人无数,直杀到朝内无人可用,宰相都无人选,所有蕃王都在他二十六个儿子当中选用。
   朱元璋洪武年间建立一套新的科举制度,南北分榜,避免舞弊。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用于严惩贪官。
   朱元璋打造的明帝国,如同铁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他痛恨贪官污吏,深受元朝官吏欺压,因此屠杀好多贪官,整个明朝初期的官场很清廉,当官的日子不好受。另一目的是为子孙打造出一个江山永固的环境,因此杀害几乎所有的战功卓著的忠臣。
   他安排的太子朱标没等到朱元璋驾崩就先走了,于是又安排朱标的儿子朱允?接皇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就被朱棣篡权。到清朝时,整个朱元璋后裔到了一百多万人,这些人有的被杀,有的饿死,基本上全部完命。这就是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夺取江山,都是自北向南攻打,唯有朱元璋是自南向北夺天下。
   如果没有朱元璋托梦给朱棣,传大圭于朱瞻基,估计朱棣也未必把皇位交给朱高炽,而最有可能的是传给朱高旭。传大圭之梦也是朱棣造反的动力和起因。此梦做完的清晨,朱瞻基出生。朱棣喜出望外,随之造反起义。
   朱棣被封燕王,建文元年开始造反。打雄县,攻正定,战白沟,克藁城,扫滹沱河,夺沧州,获德州,荡济南,走馆陶,过单县,绕徐州,击宿州,平扬州,得南京,坐皇帝,修大典,即《永乐大典》。
   他就这样活活的逼走自己的侄子,夺了朱允?的皇位。其实,朱允?在追杀反贼朱棣的时候,还是一直嘱咐手下不要落个杀害自己叔叔的罪名,念他血亲宗源的关系。朱棣进了南京,也没急着去杀掉朱允?的,而是给他留出了一定时间,让他自杀。但是,朱允?一把大火烧掉了皇宫,从此不见朱允?的下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样反倒急坏了朱棣,于是长达二十多年的寻找朱允?的事情就这样持续下去,直到有了朱允?的着落为止。
   朱棣后来多次远征,打击外敌侵扰,平蒙古,收越南,直到累死在远征的路上,他就是为战争而生。他扩展了大明疆土,开辟了太平天下,为日后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创建盛世王朝打下了基础。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一个好皇帝。
   和朱棣一起发动靖难战争的主要谋士是方孝孺。当朱棣得到江山后开始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这个封王,那个进爵,唯有方孝孺不争官,不受禄,回寺庙继续做和尚去了。朱元璋时期许多一同打天下的人都被处死,方孝孺也是担心,有的人可以一同打江山,一同共患难,难以一起坐江山,共富贵,算是真正的明白人。
   朱棣修《永乐大典》,而永乐大典的主要作者是解晋,解晋是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
   虽说朱高炽在位的洪熙年也就十个月,但他就位前因父皇朱棣多次长时远征,没少主持朝政,也还算清明。虽不少被朱棣怀疑,但获得大臣们认可,最终保住了皇位。也难怪朱棣对他不够青睐,原因是这个朱高炽患有小儿麻痹症,是个残疾人。身体肥硕,活动不便,因此寿命很短。
   正是因为那个朱元璋的托梦,为了他传位于朱瞻基,才没把皇位给朱高旭。而这个朱高旭,正当朱棣南京久攻不下之时,朱高旭作为生力军出现在朱棣面前,着实的让朱棣欣喜,为朱棣立下战功。
   幼年的朱瞻基就深得朱棣的喜欢,九岁的时候被朱棣立皇太孙,时常跟随朱棣出征锻炼,可见朱瞻基在祖父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朱瞻基无任何争议的接位,建立弘治年间,他勤于朝政,清正廉明,国运昌盛,是个好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主要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发展与清明,让整个社会乾坤朗朗,欣欣向荣。是一个清明之君。怎奈寿命不长,只活了三十八岁。临死之时唤来大臣三杨,辅助幼皇。
   正德元年,九岁的朱祁镇坐了皇帝,正德初期,先是杨士奇等三位大臣辅政,史上称这个时期为三杨时期。三杨老迈后,太监王振把持朝纲,声称要叱咤疆场。于是挟持皇帝御驾亲征,结果是二十万大军大败于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土木堡,被俘虏到蒙古时间长达一年。回来后被朱祁钰禁闭七年,朱祁钰临死时他又得到皇权。朱祁镇传位于朱见深。
   朱祁镇立太子朱见深,被俘后,大明为了避免北方的敲诈,大臣于谦换皇帝为其弟朱祁钰。朱祁钰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无奈一年后太子夭折。
   北方军队趁机发动了多次对大同,宣化的攻城,但都无果。最危险的一次是攻打北京城。明朝将士在于谦的组织下打响了北京守卫战,获得了大胜,保住了大明帝国。于谦挽狂澜于危难,对大明是有大功之人。然而,朱祁镇重新掌权后,仍然没有幸免遭到奸臣的谗言而失去生命。可见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正清明,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时刻避免遭受阴谋暗算。
   明朝皇帝朱见深的成化年间博野县程委村的刘吉是托孤大臣,首辅大臣,大学士。
   在朱祁镇时期,刘吉和皇后是保定同乡,望都县的皇后和博野县的刘吉都有对玉石和曲阳石雕的研究和爱好。尤其是刘吉大学士的才学,深得皇帝和太后的赏识。
   刘吉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十岁中举,协助父亲修篡博野县志。后成翰林院大学士。
   朱见深登基后,万安(梅州)、刘吉(博野)、刘翊(安微)三位大臣见到朱见深后来对太监汪直宠用,宦官专权,三位阁老不敢作为,被称作“纸糊三阁老”。
   皇帝们的喜好各异。有好打猎的,好斗鸡斗蟋蟀的,有好女人的,有嗜酒的,有剥贪官皮,皮内填草立于公堂之上被人击打,但也未消灭腐败的。有恋母的,有钻研木工技术的,有钻研化学炼丹的,有几十年不开会办公甩手不上朝的,有怒发冲冠亲征的,有勤勉有加,勘称劳模却亡国的。
   这个朱见深就是恋母和喜欢炼丹的皇帝。
   大臣万安送给了朱见深一本手抄版图文并茂的黄色书刊。朱见深视若珍宝,把它当做宝贝保存了下来。被朱佑樘整理朱见深的遗物时发现,由此,朱佑樘便除掉了万安。随之,刘吉也被清除。
   朱见深自幼被万安的姐姐陪伴。恋母情结,让他一生对万贵妃异常喜爱。而这个万贵妃比朱见深大十几岁。所以没有给朱家生下一男半女。朱见深性情懦弱,万贵妃在后宫飞扬跋扈,嫉妒心特强。许多妃妾有孕后,她都派人迫害人家堕胎,致使皇帝多年无后。
   这个朱佑樘,是朱见深在仓库巡视的时候,临幸了一个广西纪姓宫女后生下的皇子。虽也经万贵妃派人让她堕胎,出生后又派人投毒,怎奈孩子命大,许多太监宫女偷着把这个朱佑樘保护了下来,时间长达六年。六岁时才让朱见深知道了他的儿子。朱佑樘随后被其祖母看养,其母纪妃被万贵妃毒死。
   朱见深时期,性情懦弱,喜爱化学炼丹,不务正业,治国无方,太监,妃妾,大臣乱了朝纲,所以朱见深昏庸无能,不是一个好皇帝。
   万贵妃死后由于朱见深悲痛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朱佑樘登基后很快除掉了这些宦官大臣,重新进入大明盛世。
   朱佑樘从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接过皇位。然而,此时的朝廷上下却是宦官专朝,奸臣当道,国家危难四伏,百姓民不聊生。朱佑樘以极大的宽容,仁慈倍加,容纳着朝野内外各种力量。
   他驱逐李孜省、梁芳、任杰、蒯钢等在成化朝通过贪污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奸官佞宦,扭转乾坤于危难引领国家步入正轨。同时朱佑樘还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如王恕、马文升、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等。
   朱佑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后的明朝国运昌盛,兴旺发达,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朱佑樘清正廉明,以身作则。其所做的一切,为的是尽力避免有人再步入他的不幸经历。
   但凡皇帝几乎无一不是三宫六院,妃妾成群。而朱佑樘一生就一个张皇后陪伴自己。
   张皇后贤惠得体,才学出众,帮助朱佑樘打理朝纲。
   皇帝夫妇两恩爱有加,时常出双入对的出入在人们的视野里。两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严格。
   有山东的奏折状告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在当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朱佑樘得知后,专门与岳母和两个妻弟交谈。在岳母吃饭离席时还怒斥了内弟。从此两个内弟非常收敛,谨慎做人。
   从这些小事儿,反应出了这个朱佑樘确实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清正廉明好君王。
   朱佑樘用人标准就是用清正之人。他用过的大臣有刘健,谢迁,徐溥,邱?,王恕,马文升,李东阳等无一不是贤良方正之人。
   朱佑樘和张皇后没有后代。皇太后为此非常着急,多次催促朱佑樘纳妾,朱佑樘不同意。皇太后有意安排郑氏宫女伺候皇帝生活起居,因为后继无人,无奈,皇帝便临幸了郑氏,并生下了朱厚照。生后张皇后便立刻收朱厚照为儿子,立为太子。
   由于朱佑樘儿时的经历,身体素质极差。勤政,操劳,更是让他身体吃不消,经常染病,三十六岁的朱佑樘重病缠身,一代英皇由此谢世。
   临终嘱咐李东阳等人,辅助好年幼贪玩的朱厚照,就这样,把皇位传给了朱厚照。
   到了明朝朱厚照的时代,由于这个朱厚照生性贪玩儿,因此而不务朝政,导致境内外几次动乱危机。朱厚照天资聪明。但十分贪玩。喜欢玩耍动物,用今天的话说,与驯兽师这个行当类似。与虎谋皮,引豹扑食,这哥们都干过。为此他不在紫禁城里居住,专门到北京城外建了一个动物馆。
   他喜欢游山玩水,戏弄女人。用今天的话说,这兄弟喜欢旅游。时常是一时兴起,就要独自出城,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出游,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江西叛乱,他假借平息叛乱,实则是去次南方出游。此次出行,从北京到保定,从保定到山东,从山东的扬州,从扬州到南京。所到之处,无论当地官员还是百姓,无不厌烦躲避。最后也是因为这次出行,在江边学渔夫撒网,不慎落入水中染病而亡。
   朱厚照启用太监张永,刘瑾,丘聚,谷大用等人。而刘瑾,张永等都是极度贪腐之辈,经常对地方官员觐见皇上索要金银。刘瑾处以凌迟之后,他又宠用武士江彬。这又一次证明这个皇帝用人能力的极度无能。
   朱厚照与少数民族如回回,蒙古,朝鲜,西藏人多有交往。
   杨廷和是朱厚照后期的重臣。
   正德十二年,蒙古达旦侵犯宣化。皇帝在江彬的纵容下亲征,取得了胜利。
   朱厚照与大臣的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不拘小节,和谐相处。只是这个人不喜欢皇帝这个职位,厌倦皇庭里面的生活,追求个性解放,所以说他不务正业,误国误民,追求个性,极度另类一点也不为过。
   朱厚照没有后代,他死后,大臣杨廷和等人,按照宗族血脉,找到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璁接受了朝位。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兴献王朱佑塬的次子。
   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继承皇位。
   嘉靖继位后不久就开始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那时候杨廷和掌握着重权,因为嘉靖皇帝是他亲自选择,因此,他决定让嘉靖认自己的父母为皇叔皇婶。嘉靖皇帝不同意做了皇上不认父母的安排。为了给父母一个合理的名分,嘉靖不屈不饶,坚持不懈的与杨廷和斗争了二年多的时间,最后杨廷和还算明智,因为自己已是四朝元老,年龄老迈,毕竟是皇帝的天下,所以不再与皇帝争议,并辞官告老。这场争斗最终以嘉靖取胜杨廷和妥协而终。
   杨廷和退位后,其子杨慎继续带领文武百官向幼小的嘉靖皇帝发难,请愿示威,滋事生非,最后嘉靖皇帝终于狠下心来将他们一网打尽,解除了几乎全部内阁成员,杨慎被发配到云南边陲。这个杨慎在云南一去就是三四十年,七十一岁逝于云南。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著作等身,人称明朝最大学问家。留下的一曲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成千古绝唱。

共 1084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在所有的王朝中,明朝可谓是多姿多彩的,还是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身与治国写起,允炆继位,朱棣造反,仁宣之治,英宗在位时的土木堡之变,英宗的弟弟被推皇位后的北京保卫战,作者一口气简单交待了明朝自建国以来的七位皇帝,到朱见深时,作者开始详细描写明朝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件。虽说是一个过渡段“皇帝们的喜好各异。有好打猎的,好斗鸡斗蟋蟀的,有好女人的,有嗜酒的,有剥贪官皮,皮内填草立于公堂之上被人击打,但也未消灭腐败的。有恋母的,有钻研木工技术的,有钻研化学炼丹的,有几十年不开会办公甩手不上朝的,有怒发冲冠亲征的,有勤勉有加,勘称劳模却亡国的。”开启了3,写了有恋线情结和喜欢炼丹的朱见深,写了有“弘治中兴”之称的朱佑樘的勤政,可惜,朱佑樘的儿子武宗朱厚照却只是喜欢游山玩水,戏弄女人。这个时候多亏有杨廷和处理政事。朱厚照溺水而亡后,嘉靖帝二十余年不上朝,长期服食丹药,还曾险些被宫女勒死,更有奸臣严嵩把持朝政,这个时期边疆戚继光抗倭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件。这篇文章写到了这里,后面的帝王没有提及,却也能够把明朝的主要事件一一写出,让我看到看到了明朝的大体模样。可以说,作者虽说是按帝王顺序写来,却是有详有略。欢迎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11-20 06:32:43
  感谢投稿星月。我们即将进行四周年征文,欢迎继续支持。
2 楼        文友:临窗听雨        2017-11-21 17:25:19
  朱允炆。会试。把方孝孺改成姚广孝。把王植改成汪直。
把用名“临窗听雨”改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