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青春】荔枝红了的时候(散文)

精品 【丁香青春】荔枝红了的时候(散文)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774.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00发表时间:2017-11-20 09:26:30
摘要:写在文学采风的日子

【丁香青春】荔枝红了的时候(散文)
   我离开老家的洪水区,辗转千年古驿道,途经星城,在月色中乘长途大巴一路奔波到了花城。晓风吹拂中,我马不停蹄地上了楼巴,回家稍作洗漱,就乘坐摩的赶到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政府的北楼会议室(我在老家洪水现场收到了增城区作协李惜爱老师在微信发来的采风出发地点)。很是欣慰,我没有迟到,终于能参加新塘镇政府和增城区作协主办的文学采风活动了,据说这次采风活动是广东省知名作家携手增城区作家和新塘文学协会的作者在新塘采风。大家在荔枝红了的时候走进新塘,一起欣赏新塘的如画风景,了解新塘发展的美丽风采,激发文学创作灵感。
   新塘古称沙贝,是沙泥贝壳沉积在古海岸线的结晶。新塘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江下游北岸,广州市东部,东邻仙村镇,南边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边接壤黄埔区,北靠永宁街,地处广州、东莞、深圳等城市之间,是广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的交集区域,被称为广州东部板块的“黄金走廊”。新塘镇驻地在宋代时为东江大河湾,后渐成河滩。新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增城区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随着产业、物流、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外来人口日渐增多,新塘着力打造宜居环境。这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新塘经济逐渐跃上新台阶,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名镇”“中国十佳和谐小城镇”“全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最佳乡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名镇”“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之牛仔服装产业集群”等光荣称号。
   我们一行人在细雨绵绵中离开新塘镇政府,到达采风的第一站——瓜岭村。瓜岭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东部,广园快速路新沙出口旁。瓜岭村建村于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80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说“瓜岭无岭,实为水乡”,古时候大多村人搭棚种瓜于此,后来逐渐定居成村,为取其瓜瓞绵长之意,故名瓜州,又名瓜岭。
   我站在村里一座明清祠堂前,欣赏祠顶上精致古朴的图案,对古人的艺术造诣赞叹不已。瓜岭村共有7间祠堂,总祠堂叫松皋黄公祠,规模较大,三进布局。下设六座房祠,这些祠堂多为两进格局。我们将徜徉在瓜岭村的古巷,欣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据说祠堂建筑群、近洲私塾、古民居呈一字排列,在岭南水乡形成独特的古街风貌。
   离开祠堂,爬上阶梯,放眼看去,在一片绿色的荔枝林里,溪水环绕,灰色的宁远楼高高矗立在蓝天下。宁远楼是座水上四角碉楼,楼底层筑有水井,有暗道通向溪流。此刻,碉楼的铁吊桥已放了下来,有些作家迫不及待进入楼里。我徘徊在楼下的荔枝林边,仔细阅读有关宁远楼的简介:宁远楼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东面村前约50米的东江支流河畔。是一座海外华侨为保家振乡而建的更楼。始建于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坐东朝西。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正方柱状平顶。边长6.4米,在楼的四周挖建有宽4米、深5米的护楼沟,楼高四层约21米,占地面积162.72平方米。2002年,宁远楼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踏上铁吊桥,在碉楼里盘旋而上,一鼓作气到达顶楼,极目眺望,天空、远山、田野、树林、房屋一览无余,令人赏心悦目。大家兴奋地谈论宁远楼的历史,并在微风中拍摄照片。碉楼是钢板嵌门夹,有双扇大铁门,顶层东面外墙上雕塑着三个遒劲的大字“宁远楼”。宁远楼外形像火箭,坚不可摧,楼内的碑记,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每一层楼四周墙壁都修有枪眼、炮眼,在一不起眼的角落看到类似灶台的设置,我们猜测是人们当时被困碉楼时做饭吃的。据说碉楼所在的这片区域在远古时代是大海,物转星移,沧海桑田,不知何时这里成了陆地,果树茂密,阡陌纵横。顶楼有老师在解说,当时为了抗击敌人的进犯,海外华人在这里修建了更楼,我洗耳恭听,希望对碉楼有更多的了解。
   我小心翼翼下了碉楼,行走在挂满红红的荔枝的果树林,虽不见红云几万重的美景,但在树荫下漫步真是悠哉乐哉。看到树干上贴有告示:蝉鸣荔熟过路人偷荔枝食者发现每只罚款100元,落款是瓜岭治安队。我和蔡洁辉老师看到没有标点的文字,笑着离开此树,在一棵结满红红的荔枝的树下彼此拍美照,镜头里的我们或在荔枝树下仰望,或在荔枝林里优雅漫步,这些毫不做作的造型在大自然中是那么自如。一串串红色的荔枝诱惑着我们,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那时读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想象着“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的荔枝是何等美味儿,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站在岭南的荔枝树下。曾与同学谈论苏轼的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苏轼的乐观精神所感染,觉得他内心是思念家乡的。如今我自己到了岭南,品尝了莹白如雪、滑润甜美的荔枝,感同身受,不辞长作岭南人。
   走在瓜岭村的古旧小巷,明清古建筑群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有老师驻足拍摄长着小草及青苔的古旧围墙、老房子,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见证着瓜岭村的发展。中西合璧的华侨民居在细雨中洗去纤尘,途经弘扬国学的南华书院时,雨滴又飘落下来,我观赏着书院建筑风格,踩在青苔上,脚下一滑,差点摔跤,蔡老师连说小心点。花香萦绕的瓜岭村古木苍翠,小桥流水人家,一派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据说这里的村民勤劳善良,村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侨乡。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岭南水乡的独特风貌,2014年成为广州市美丽乡村创建点,同年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成功创建为广州市第十批文明示范村。
   在小巷转悠,突遇一盛开着粉红荷花的小池塘。这里没有江南湖面那网撒万朵花的壮观景象,没有晴日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如画风景,没有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优美韵律,我仍觉得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小池塘边,一座造型精致的黄色琉璃瓦的小亭子映入眼帘。池塘里,荷叶重重叠叠,如一把把绿伞撑开着,一朵朵荷花婀娜多姿、娇艳动人,散发的清香因雨水的洗涤而淡淡的。
   吃了中餐,大家就近去了采风的第二站——新塘广场。这里我来了好多次,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三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是看到湛柏欣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则消息,说新塘图书馆将举办湛若水生平事迹的展览。那天清晨,我早早来到图书馆,一个人在馆内浏览湛若水的生平事迹的文字介绍和有关图片,第一次初步了解这位新塘的名人,第一次知道新塘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今天再次来到树木苍翠的广场,再次在新塘名人长廊参观,阅读长廊前言,感慨万千。湛若水,增城人(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人),号甘泉,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著有《湛甘泉集》。陈恭尹是清初岭南杰出的诗人,写下了大量关于民间疾苦又极富新塘地方特色的咏史之作。大家慨叹,新塘人才辈出,古往今来的名人数不胜数,他们如璀璨的星星照耀在新塘的上空,为新塘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下午我们一行人离开新塘广场,乘车行驶在新塘树木掩映的街上,不觉间就到了新塘的一座大厦前,参观在建的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的模型。走进大厅,两座现代化的高楼模型呈现在眼前,高楼下轻轨穿梭,高速盘旋,这里将是新塘未来最繁华的现代摩天大楼区域。工作人员解说,这在建的楼盘有公寓、写字楼、商业区,地下二层有穗广深轻轨,南可到深圳的宝安机场,北可达广州的白云机场,还有一条琶洲支线穿行。这里将建高铁站,目前规划有广深线、广汕线,始发站在新塘。我们进了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体验中心,体验即将崛地而起的现代城市带来的魅力,如梦似幻,仿佛进入了国际大都市。
   当我们来到牛仔城时,被展厅里各个时期的牛仔服装所吸引。牛仔服是平民百姓喜爱的服装,充满野性和亲和力,曾掀起了全世界的牛仔服装的热潮。牛仔布起源于五百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主要用于制作船帆,后来美国牛仔裤之父——李维·斯特劳斯创建的公司制造的李维斯品牌的工装裤是西部工人的主要工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牛仔服装涌入了中国市场,在中国风靡一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牛仔服热潮吹到了新塘,从此新塘与牛仔服结缘,兴起了牛仔文化的浪潮。历经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牛仔服装业成了新塘的民营企业之一。阅读牛仔服装的发展史,浏览牛仔裤生产流程,了解了新塘牛仔服装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知晓了牛仔服装现在已成为新塘民营企业的特色产业,成为新塘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观赏牛仔服装的魅力,感叹人们喜欢穿的西部风情的牛仔服装产地近在眼前,昔日谁会想到新塘是制造牛仔服装的大基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知何时,灿烂的阳光驱散了阴霾,下车来到牛仔城附近的四望岗公园,望山门静静立在山脚下。夏日炎炎,游人如织。因天气太热,有的游人坐在树荫下扇着风,不愿挪动一步,等着阴凉时上山。我们观看了贝壳墙,不由想起古老的传说,从江西寻邬奔涌而来的东江水受到山岗阻扰,形成一个大河湾,东江的泥沙和大海潮水冲来的贝壳逐年淤积,形成了滩涂,后有居民在滩涂上居住,村庄就叫“沙贝”。后来人们在江边修筑塘堰,形成了百亩新池塘,到了明朝,湛若水回到故乡,发动大家在新塘四周建了房屋店铺,从此新塘代替了沙贝的村名。
   沿着山间小道攀爬,紫薇花在树林里开得正艳。爬到半山坡,惊异于树丛中生长有四季常青、虬枝苍劲的松树。那些如江南子栀子花一样的小白花飘着幽香,让我想到家乡戴着栀子花的女人。山间开放的单瓣牡丹没有北方牡丹的国色天香,只是静静地开在山野,享受属于它的春天。小暑来临,岭南山间虽有茂密的树木遮阴,我汗如雨下,气喘吁吁,一个人走在采风队伍的最后面,慢慢欣赏盛开的花朵、碧绿的树叶,岭南充足的雨水让漫山的树木花草生机盎然。
   山路弯弯,树木青翠,繁花似锦。密林深处,半山亭、叠翠廊坐落在小路两端的幽静处,映衬着夏天的翠绿。继续爬坡,遮阴的树木稀少起来,灰色的石阶伸向山顶。我们爬上雕栏玉砌的阶梯,青灰瓦砾、朱红栏杆的四望阁高高矗立在山顶。“四望皆山”几个大字镶嵌于东大门,山顶平地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四望阁共有三层,木质结构,古香古色,由32根朱红的圆柱支撑。与老师们爬上三楼,凭栏而望,远远看到了南樵山的真面目,南樵山又称南香山,是南粤地区最高的山峰,自古以来是东江、珠江流域的自然航标。远处楼市边的东江水有点浑浊,多想近距离一睹滔滔东江水的芳颜,它能与老家的母亲河媲美吗?东江是增城人的母亲河,日夜不停,缓缓流淌于这里的山川大地。
   四望岗立在蓝天白云下,北有绵延起伏的南樵山,南有滔滔奔流的东江水,东边现代化的工厂林立,西边苍翠树林之外高楼矗立。湛汝松老师指着东边楼盘旁的大墨石说,这是秦始皇当年发怒,一气之下,从山海关踢到岭南来的。我们听了,笑曰,秦始皇的火气真大,武功也是了得。
   黄昏时,听着一位老师讲的故事下山了,故事大意是:明朝时,湛若水从福建带回荔枝的优良品种,让乡人在四望岗种植培育。从此四望岗有了一望无际的荔枝林,这里荔枝产量高,味美,扬名四方。人们不忘尚书湛若水怀核而归,把这荔枝取名为“尚书怀”。如今新塘四望岗不见大片荔枝林了,其中的蹊跷故事流传至今。人们说四望岗本有大片荔枝林,荔枝连年丰收,誉满岭南,挂绿是这里的珍品。后因承受不起贪官污吏慕名而来大吃大喝和剥削,人们忍痛割爱,砍掉挂绿荔枝。他们把挂绿上接植的新苗移栽到别处,稀世珍品才保留下来。第一次听说四望岗荔枝的来源和有关挂绿荔枝的传奇故事,甚是惊奇。
   现在四望岗公园种植有一小片荔枝林,供游人观赏。那树林中的荔廊供游人歇息和听故事,一起追忆荔枝的昔日传奇。如今,经济迅速发展,一颗挂绿荔枝竟然拍卖到55万元的天价,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演绎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更大传奇。
   在炎热中来到山脚,老师们准备去东江一游,突然雨滴从天而降,我们只有遗憾地离开了四望岗公园。夜色降临,与老师们告别,我和蔡老师行走在新塘街上。感恩蔡老师的相送,感慨今日采风活动的收获,忘不了新塘的旖旎风光、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迅速崛起的经济建设。新塘是我文学梦想的起点,金色的凤凰承载着我梦想的放飞。希望新塘的经济迅速腾飞,新塘的文学艺术更上一层楼!

共 48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荔枝红了,新塘便美了许多,荔枝的风采为新塘平添几分传奇色彩。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新塘的交通、人文、地理信息,然后详细描写了采风活动的全过程,有古朴而典雅的瓜岭村、宁远楼,还有挂满红红荔枝的果树林,最后到达新塘广场、牛仔城、四望岗公园。无论是那些遥远的传说,还是眼前的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人文美景,都给读者带来触动心灵的感受。尤其是细腻的情节描写,优美的语言文字,还有很多传说、古典的引用,都给文章增添更多的艺术韵味。一次采风活动,令读者赏阅到新塘的美、新塘的人文历史、新塘的繁华、新塘的日新月异,可谓是收获多多、精彩不断。文章以采风期间的详细过程为线索,通过各处风景的描述,表达对新塘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新塘更加灿烂的明天之期盼。精彩之至,力荐赏析。【丁香编辑: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22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7-11-20 09:28:51
  很美的采风活动,很精彩的采风之行,很美的新塘。说起新塘,我已去过,的确很美,虽然是座现代化的城市,但也不缺古典气息,很有味。欣赏学习,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4:55:26
  是的,这里文化底蕴厚重、风景优美。谢谢樱雪社长留评!
2 楼        文友:樱雪        2017-11-20 09:30:23
  依依姐之文,还是和往常一样的有魅力。情节、故事、引用,都很到位,细细品读,意犹未尽,很美的文字盛宴,就像亲自到了现场那般的享受。很美,祝再创佳作。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4:56:33
  谢谢樱雪社长鼓励!写作要向你学习,佳作不断。
3 楼        文友:樱雪        2017-11-20 09:31:38
  末尾寄情,这不仅仅是对新塘,对于祖国各地,我们都要拥有一颗活跃的心,为祖国之建设添砖加瓦,献出自己的力量。期待更多佳作。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4:57:48
  谢谢樱雪社长再次来访!祝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11-20 10:01:31
  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天使的左翼
回复4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4:59:24
  是的,这里在发展、腾飞。谢谢天使的左翼老师留评!
5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11-20 10:02:11
  跟随作者文字前行,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热情。
天使的左翼
回复5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5:00:06
  谢谢天使的左翼老师再次留评!敬茶!
6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11-20 10:12:44
  江南景色很美,有机会去看看。
闻杰
回复6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5:01:42
  是的,有机会来江南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情、美景。谢谢辽宁孙成文老师留评!
7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11-20 10:13:23
  到大自然中欣赏山水,是一件幸事。
闻杰
回复7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5:02:40
  行走在山水间是种享受,谢谢辽宁孙成文老师再次来访!
8 楼        文友:乐歌        2017-11-20 10:29:59
  依依老师的游记写的精彩,带着我也游了一次新塘;樱雪老师的点评很到位,两位老师好,敬茶!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8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5:03:17
  谢谢乐歌老师鼓励!敬茶!
9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20 10:49:20
  女孩子都喜欢吃荔枝,那份甜美是心里最纯的期盼。
木斯塘
回复9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5:04:57
  是的,荔枝很甜美,大家都喜欢。谢谢木斯塘老师留评!
10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20 10:50:35
  地域文化的差距,以及风土人情的不同,才造就了一方奇特的景观。
木斯塘
回复10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11-20 15:06:20
  是的,各地有各地的独特风情。祝木斯塘老师创作愉快!
共 26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