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供佛台(杂文随笔)
母亲的供佛台很简单,只是在墙上挖了个土台子,放上个香炉,仅此而已。就像是一个空旷的屋子,摆放了一张八仙桌一样,简单而干净。可在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眼里,这个不到半平方米的土台子,让我感觉到既很神秘,又很恐惧。神秘是因为母亲每次烧香的时候,嘴里总是会念念有词的,但始终没看到香火后面的神人,所以我感到很神秘。恐惧是因为我看不到香火后面的人,但我总是觉得有一双眼睛,所以,每次从这个佛台前经过,我总是贪婪而惶恐着,想看见又怕看见。想看见是因为出自孩子的好奇,凡事总想弄个水落石出,否则的话,总觉寝食难宁。怕看见,是害怕看到的是三头六臂。
记得有年大年三十的时候,妈妈叫来我们几姐妹,一个一个有顺序地在佛台敬香,说是会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不走歪路。我们都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似乎每一份笑意都是对神灵的亵渎。还别说从那以后,我还真是不敢骗人,不敢干坏事,甚至学习都不敢偷懒,因为我总觉的有双眼睛盯着我。久而久之,反而养成了一种好习惯。
长大后,随着知识的增多,渐渐明白了老人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意义。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你干好事还是干坏事,虽然不一定会有别人看见,但头顶三尺的地方一定有神明会看见。我想,妈妈当年敬的应该就是举头三尺的神明吧。听起来好像很迷信,但我觉得这也是母亲律自己的一种形式。就这样,母亲的供佛台伴随着她的爱,陪我们姐妹度过了暖暖的童年。记忆里,每隔十几天母亲就会点燃三支香插在佛台前的香炉里,也会说一些事情或平安之类的只言片语,好像和特别知心的朋友聊天那样,怡然自得。从来没有听到过有关忏悔的言语。所以,我一直觉得母亲虽然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但她活的很坦荡,对人或事都能够做到问心无愧。正因为这样,母亲才能在供佛台前气定神闲地上香。
九六年的时候,母亲离开了我们,老房子也被翻新,母亲的供佛台也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供佛台上的那双眼睛,始终留在了我的心里,提醒我时时严以律己,坚决不做违心亏心的事情。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里,都会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坦坦荡荡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