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李智先生(散文)
称李智为先生,向来没有过,也从来不敢。先生言者,的确是因为落实到文字上,不得已而为之的。我也确实不知道称他什么才更恰当。
首先,他一直是我的领导,应为我的长上。我做老师,他是我的校长;我做校长,他是教培中心主任;我到宣传部,他是宣传部长;我做教培中心主任,他是处党委副书记。这是当年四公司的行政级别,但其中先生对我的爱护与提携,可见一斑了。
第二,他一直带着我,应该是我的师傅。在四公司接触的领导里,与先生共事的时间最长。先是在学校,学做老师,学做管理,一举一动都在先生的严密监护和指导之下;后来在宣传部,做通讯,做统战,尤其是辽河会战做宣传,更是先生手把手地教给我的,从而,让我这师范院校毕业的“油盲”,真正了解了井队,了解了油田。
第三,他一直关心我的生活,应为我的长辈。我的工作,是先生亲自计划安排的;我的住房,是先生亲自运作安置的;我的妻子第一次到我老家,是先生亲自带车送去的;我的儿子,在油田认识的唯一的一个爷爷就是他。
第四,他应该是我人生的导师。他教给我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他教给我刻苦学习,孜孜不倦;他教我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他教我宽以待人,尊老爱幼。只是,先生的勤勉自律,待人接物,我只能仰其项背,但没能真正学得来。
第五,他应该是我一生的朋友与兄长。先生对我的信任我没齿难忘。以前的不说吧,就是几年前,已经退休的他,在电脑上学打字,硬是敲出了100万言的长篇小说来,是关于石油会战的题材,然后交给我,让我在闲暇时润色。说实话,我做第一个读者已经是无比荣幸了,哪里还能有其他的作为?也是想挪出一个大的工夫来,认真对待,只是到今天也只弄过一小部分。拖延几年了,很是惭愧。但先生从未催促,甚至一直就没有过问,足见兄弟般的信任!
先生的能量异常巨大。身材不高,像小平同志,但对待工作却是“拼命三郎”。在工作中,他总是精神饱满,你从来没有见过他显出过疲态,除非积劳成疾而病倒了。在机关,加班加点的事情多了,他居然能够三天三夜目不交睫,令尚属年轻的吾辈自愧弗如。
先生的阅历异常丰富。读完高小就当上了村里的会计,十几岁就参了军,后来到石油师,参加了华北油田会战,见证了油田的建设、发展、繁荣与转型全过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石油。他当过卫生员,自己研制中医推拿技术,自创一套自我保健体操,还能够给自己配置汤药;他当过库房管理员,了解材料摆放和配置的基本制度,熟练建立起眉目清晰的各种台账;当过饲养员、通讯员、理发员……一直以“八大员”而骄傲。
先生最大的成就,我认为还是在他担任子弟中学校长和教培中心主任时。可以说,先生便是四公司教育的缔造者,也创造了公司教育历史的辉煌。在他的任上,四公司基础教育从无到有再到规范、再到领先,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以及职工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构成,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无不倾注了先生全部的心血与智慧,为油田子女的求学与就业,搭建起最优化的平台。当时的四公司教育是全华北油田最领先的,而且,至今人们仍在享受其教育智慧的恩泽。
你很难想像得到,一个小学毕业的人,他是怎样在不惑之年以后,完全靠了自身的努力,拿下河北师大学校管理本科学历的,他本人也因此完成了一名老牌石油人到专业的学校管理者的蜕变。
人生阅历是最有价值的财富。先生丰富的阅历,也成就了他最完美的人格。他善良,从孩童到长者,无一不是他关爱的对象;他无私,从自身到子女,从没因自家私事而沾公家便宜;他正直,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只要是关乎民生大计的,一律直言不讳,敢作敢为。
阅尽千年沧桑事,不待张扬自非凡。去年,先生将网名改为“李智树”,太恰切了!他的确可以称作一棵大树,刚强坚毅,荫庇后世。
在太行山里见到一棵1500年树龄的银杏树,根深叶茂,蟠龙虬枝,颇有感慨,遂做五言律诗一篇,《好大一棵树》,题赠先生!
树大遮天日,根深继地阴。
枝繁袭世代,叶茂荫子孙。
尽阅千秋事,终享万寿身。
西风霜气重,沐浴艳阳春。
老师今生太幸福,遇到了李先生这么好的人生导师!向李先生问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