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派写手选拔赛】淮安之行(散文 )
为了创建国家级的“诗词之乡”,慕名来到了“全国诗词之乡”——淮安。
(一)
我们一行八人住在淮安市政府大楼对过的梅园宾馆。梅园宾馆是三星级标准的旅游涉外宾馆,位于淮安市健康西路。
淮安市诗词协会会长尚云、副会长、秘书长等人与我们见面,并一起,吃早餐。上午我们去参观周恩来故居,下午三点参加座谈会。
淮安市地处苏北地区,520万人口,1100平方公里,辖四县四区一个开发区。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淮安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邻江近海,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淮安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人杰地灵。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的故乡。
座谈会由尚云会长主持,并向我们介绍了淮安市的概况和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工作的具体做法。今年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抓薄弱环节,永远抓下去,一代一代抓下去。
会后,淮安市诗协赠送我们好多诗词书籍,包括机关公务员诗集、校园诗集、社区诗集、企业诗集等等。还参观了市区有关诗词的牌匾。
晚上,淮安市政协的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热情款待我们,市诗协的老领导们与我们共进晚餐。具有淮安特色的菜肴一道一道地上来,一杯一杯地敬酒。这里敬酒的方式与我们东北不同,一人敬一次,逐人去敬。一个小酒壶,一个小酒杯,依次地敬了一圈。我身边的陈部长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穿着鲜红色的夹克衫,看上去也就60岁左右,喝起酒来一点儿也不示弱。酒喝到高兴处,她便到旁边的桌子上写诗,并给我们诵诗,赞赏我们这次考察。尚云老会长和周副会长也写诗、诵诗、饮酒。诗酒相融,气氛异常热烈。我们考察团县的王德江、王忠魁也写诗、诵诗。钟魁特意为我写了一首,我也在酒会上诵诗一首。
酒会达到了高潮。是诗词让我们结缘,千里迢迢、素不相识,为了诗词我们团聚在一起,欢畅地饮酒、作诗、诵诗,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般。
真可谓:把酒吟诗兴致高,推杯换盏乐逍遥。
江南大地添春色,塞北龙江涌巨涛。
千里之行交挚友,周公故里慕英豪。
寻诗觅画淮安处,敬羡同仁艺更高。
这次考察特别成功。首先感谢淮安市政协的朋友们,一个电话,就把考察工作落实了,他们不顾双休日,陪我们参观周恩来故居,为我们协调市诗协的领导,还为我们安排了丰厚的酒宴,接站、送行,让我们感受到了“全国政协是一家”的深厚情感。同时更感谢淮安市诗协的老领导们,他们大都是淮安市市级领导退下来的,那么平易近人,那么执着地工作,为了诗词的普及,发扬老革命的光荣传统,深入到社区、乡村做辅导员,讲解古诗词的创作知识,真是令人敬佩。我们不仅学到了经验,更亲身体会到诗协人为了弘扬中国文化精华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风范。
(二)
淮安,清秀的山水养育了一代伟人和文学巨匠,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淮安,是人们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是一代文豪吴承恩的故乡。
这里的绿树红花与西湖比较,不比那里逊色,给人们的感觉却不相同,在一样的色彩里更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和历史的印记。看着古香古色的故居,雅致的亭台水榭,还有其主人曾经用过的物品,留下的字迹,如同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似乎闻到了浓墨的芳香,领略了伟人及文学家的宽阔胸怀,似曾亲眼目睹了那一代人的步履艰辛和仕途的坎坷。是啊,不经历磨难的历练,如何造就一代伟人!不偿尽人间仕途的挫折和苦涩,如何能写就历史巨著!年代,时间,经历,还有这灵气充盈的一方水土,孕育了惊世之作和世界伟人!
一代伟人、文豪,在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逝去了。可他们的精神却在鼓舞着后人奋发搏击!一代伟人和文豪,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财富,随着改革开放,这些潜在的文化积淀,给一方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契机。难怪,淮安,能成为全国的“诗词之乡”,是巨大的文化底蕴在托举着,伟人的精神激励着,现在的人们奋斗着。相信不久的将来,淮安必然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周恩来纪念馆,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86年3月在周恩来故乡兴建,于1992年1月6日落成,对外开放。纪念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楚洲区桃花垠。这里曾经是淮安著名的风景区,桃花垠宽阔的湖面能体现周恩来宽广的胸怀;建馆不需占用耕地和搬迁居民,这些都符合周恩来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愿。
纪念馆由一组气势恢弘的纪念性建筑,一座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以及周围环形绿地所组成,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
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案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忠”字形。纪念性建筑主要分布在南北长800米的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建有瞻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纪念馆主馆高26米,为外四方内八角形建筑,外形似原来江淮平原上的提水灌溉的牛车棚,寓含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孺子牛之意。支撑四坡形屋顶的四根花岗岩石柱,象征周恩来先后四次提出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
纪念馆附馆为“人”字形,向主馆呈拱卫之势,寓含“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之意。附馆在北面建有周恩来铜像和仿西花厅。分上下两层,上层仿总理在北京生活工作了26年的“西花厅”,底层为陈列展厅,展出周恩来的生平以及当时生活工作的场景。
铜像高7.8米,寓意周恩来走过了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
纪念馆四周碧水围绕,绿树红花环抱。修剪成球状的绿篱,粉红色的樱花,各种树木,一眼望去,清波荡漾,绿树葱葱,花团锦簇,似乎展示着周恩来坦荡、豪放、坚毅、仁爱的独特情愫。
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纪念馆的各个景观游览,聆听着导游满怀深情的讲解,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那么的敬慕。伟大这个字眼萦绕在心间,倾慕、爱戴、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周恩来,世人的楷模,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做,为人民而死,鞠躬尽瘁!站在主馆前的广场上,远眺四周,感觉到了那分清净、开阔、幽雅,连空气都是特别的清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英魂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周恩来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楚洲区驸马巷内,由东西两个宅院组成。都是曲折的三进院。整个建筑都是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民居建筑风格。这座老式的宅院是在道光19年即1839年,由周恩来的曾祖父周光勋和弟弟周光焘以260两银子买下的,占地1987.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32间。
大门上方的“周恩来同志故居”红色门扁,是由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题写的。这里有读书房、诞生地、主堂屋、乳母住房、水井、榆树、厨房、菜地、嗣父母住房等组成。故居后院还有周恩来墨迹碑廊和观音柳。东侧,开辟了邓颖超纪念馆。
周恩来故居里陈列着其父亲、母亲、小叔、小婶等亲人的画像,周恩来的生母长得端庄秀丽,小婶也是一样的美丽。周恩来和母亲长得很相象,因为小叔没有儿子,把他过继给小叔,小叔小婶就是他的嗣父母。在周恩来9岁的时候生母和小婶相继因病逝世,因父亲和伯父在外谋生,年仅10岁的周恩来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周恩来,5岁就入自家的私塾读书,小婶聪慧伶俐,懂得诗词书法,给他好多的启示,他美丽的小婶是他第一个启蒙老师。对他后来的诗词等有很深的影响。只可惜他的小婶只活了28岁就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
后来,周恩来在亲人的介绍下到东北读书。他从小就有着爱国、报国之志。当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时,好多人回答不是为了当官,就是为了发财,而周恩来却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生长在一个书香官宦之家,受到的是良好的教育,从小就立志精忠报国,为后来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在故居东侧的邓颖超纪念园里,有一个邓颖超生平事迹陈列室,陈列着邓颖超的生平和与周恩来一同革命的图片。陈列室的两侧有一幅对联:右联为:颖悟非凡女豪杰,左联为:超然悟外大乐天。体现了邓颖超超然大度,乐观向上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古朴静谧的故居,充盈着浩然正气,这里没有琉璃瓦的金碧辉煌,没有名利熏心的张扬,只有浓重的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着一代伟人的铮铮骨气和轩昂的气节。在故居的后院,有日本友人赠送的樱花树,淡粉色的樱花正盛开着,这淡雅的密匝匝的花朵象征着周恩来与日本的情缘,也展示着周恩来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伟人!
(三)
离周恩来故居不远,便是吴承恩的故居。这是一个十分典雅的古代建筑,和周恩来故居不同的是,有花园、书斋,院内水榭、回廊、竹林。十分的精巧幽静。在吴承恩的书房前,后人给立了一个汉白玉的全身雕像,手拿书卷,背手而立,淡然舒缓的表情,给人以超然世外之感。这个书房就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地方。
吴承恩,从小就聪明好学,尤其是喜欢听大人讲唐僧取经等神话传说。但是,他三次入考不及第,让他十分的不得志,便周游名山大川,与同学参与反侵略战争。他娶了两房妻妾,只生了一个儿子又早夭。仕途的不顺,家境的不顺,并没有把他压倒,凭着一种精神,也许就是齐天大圣的精神,倾心创作《西游记》,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身世和向往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惊世之作。《西游记》里浸透的是吴承恩执着精神和独特的性格,他崇尚孙悟空那种机警、多才多艺、无拘无束的性格,字里行间倾注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企盼。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报复,在《西游记》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观了吴承恩故居,更深刻理解了这篇巨著的内涵以及其创作的过程。历尽磨难,呕心沥血,积淀成书。在他的后半生,孤身一人在这小巧精致,竹林掩映,溪水潺潺的庭院里和幽静素雅的书房里与他笔下的人物共同生活,一直到故去。
伟人也好,文豪也好,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走出了一条辉煌的道路;用心血凝聚成了不朽的业绩;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人生的精致和光华!
伟大出于平凡,伟大饱含着无数艰辛的付出和磨难。也可以说艰辛和磨难还有正义执着的精神孕育了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