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青春】麻五婆哭丧(散文)

精品 【丁香青春】麻五婆哭丧(散文)


作者:乔山人 举人,341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73发表时间:2017-11-21 08:11:04

【丁香青春】麻五婆哭丧(散文) “哎——我那难见的妈呀,你到阿达去咧?叫你娃到阿达寻你去呀……”
   七十多岁的麻五婆盘腿坐在早已过世的公公婆婆的合葬墓前,紧闭着双眼,双手拍打着黄土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
   今天是寒衣节,凌冽的西北风推动着铅灰色的云层,笼罩着整个天空。村民们脸色比天空还阴得实,他们手拿香蜡纸裱和纸糊的棉衣,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柏树环抱的公坟,给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们送来御寒的棉衣棉裤。
   大家在各家的祖坟前点燃香蜡,将手工制作的纸质棉衣在坟前按照人字形摆放好,嘴里念念有词,叮咛地下的亲人们多多保重。
   “爹爹、妈,你娃给你们送棉衣来了,冬天了,你们要得穿暖暖和和,千万不要着凉感冒了……”
   “婆、爷,孙娃给你们送过冬的衣服来了……”
   “当家的,你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天冷了,不要再大大咧咧的,记得穿暖和啊……”
   “哎,难见的你呀,你咋不管我咧,你个死鬼到达去咧啊——啊——啊?”
   麻五婆哭罢公婆又哭起了老伴,她那抑扬顿挫的哭丧声惊动了其他上坟的人,大家上完自家的坟,纷纷聚到了麻五婆的身边。
   麻五婆的老伴和公婆去世的早,他们的坟和所有的坟头一样,都是头枕乔山的最高峰——瓦罐岭,脚蹬滔滔不绝的东逝渭水。
   麻五婆年轻守寡,一个人辛辛苦苦抚养大了三个儿女。如今,儿女们各自在忙自家的事,每年上坟等诸类小事就成了麻五婆必完的功课了。
   大家看到麻五婆哭得很伤心,知道她寡妇养娃不容易,就让她诉诉心中的委屈。等麻五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就有人一边劝解一边搀扶麻五婆。
   “五婆,哭嘎子对咧,人都去逝这么多年了,再哭也没用咧!”
   “唉,这我都知道。你们听听,现在人到先人坟前哭都不哭,就是有两个哭的,声音细得像蚊子,一点儿都不会哭。”麻五婆止住了哭声,却对众人不满起来。
   “哦,五婆,你刚才哭得非常好,能不能教教我们?”有好事者建议到。
   “你给大家哭一哭我五爷。”又有人建议。
   “好,我今儿个就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教教啥叫哭丧。”麻五婆明显激动起来,她因能现场传承祖先流传下来的哭丧技艺而亢奋。
   “做啥就要像啥,哭要有哭的姿势、腔调和内容。”麻五婆一边说一边指点着。
   只见麻五婆又一次盘膝而坐,从有襟布衫里掏出一个手帕,折叠成四方四正豆腐块状捂在嘴上,然后就闭上了眼睛开哭。
   “哎——他大,你个死鬼咋不管我们娘母咧?你一个人图索撇扔下我娘母几个跑阿达去咧?哎——当家的,你的心咋这么狠呢?你把我一个放到人世上咋不管咧?哎——”
   麻五婆的哭丧很讲究,开口第一声先是用一个“哎”字拉开了序幕,这既是对死者的招呼,又是对活者的提示,长长的腔调犹如秦腔戏里的开场唱段的第一句“尔嗨”韵味十足;接下来的哭丧内容也是现编现哭诉,腔调基本就是秦腔的原创,乐律感强烈。思念时缠绵悱恻,委屈时期期艾艾,痛骂时高亢激昂,叮嘱时如耳私语。
   麻五婆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了整个墓地,她那呼天抢地的腔调令树上的小鸟也停止了叽叽喳喳,屏声敛气地听着麻五婆的哭诉。呜咽的西北风停止了喧嚣,流动的乌云也停止了飞跑的脚步。从麻五婆凄惨惨哭声里,大家听到了绝望,听出了凄凉,品出了人生的艰辛和沧桑。
   麻五婆哭着哭着,两行清泪涌出紧闭的双眼,滚落而下。惹得村民们也眼圈发红,有的人早已泣不成声了。
   “不敢让五婆哭了,这么大年纪了怎么经得起这样折腾?”有村民提醒大家。
   大家这才意识到,玩笑开大了,惹得麻五婆真的伤心了。大家纷纷劝解。
   “五婆,你给我们教怎样哭丧,你自己怎么真的哭伤心了?”
   “五婆年纪大了,不敢再哭了。”
   “五婆,你不要再哭了,再哭下去你儿子撵来,我们就拉不离手了。”
   麻五婆正哭得有滋有味,如同开上了高速公路的小汽车,刚提起速度来,哪能一时半会儿停下来。大家一看没招了,纷纷作鸟兽散了。
   麻五婆的儿子闻讯赶来,最后用架子车将哭得软瘫成一团的麻五婆拉回了家。事后好几天不见麻五婆在家门口和村里人谝闲传。
   “五婆上网了,五婆上网了!”有人发现五婆那天在坟地的哭丧被人拍成了视频,传到了互联网上。
   小山村一直闭塞落后,人老几辈一次也没出过名,没想到麻五婆一个简简单单的哭丧竟然串红了网。
   一夜之间,麻五婆成了网红。她哭丧的视频一传十,十传百,轰动了乡里。有好事者专门跑到村里来一睹麻五婆的真容。看到的人回去后自豪地吹牛皮,他们不但见到了真人,还和麻五婆握手合影留念了。
   麻五婆走红一事可气坏了在县上干大事的女婿了。他觉得麻五婆这是在丢自己的人,让全县人民知道了他有一个专门哭丧的丈母娘,这不是明摆着向全县人民揭发他们不孝的行为吗?
   气急败坏的女婿动用手里的权利,查出了村里拍视频的好事者,暗地里派了一帮地痞流氓,将拍视频者的家里砸了个稀巴烂,临走时还恶狠狠地警告,再敢胡拍乱摄,下次就拔舌挖眼割耳朵,吓得那家人哆里哆嗦,发誓不再惹事。
   尽管麻五婆女婿这么闹腾,可流入网络的视频如同滔滔不绝的渭河水,一路东流到大海。即使麻五婆女婿的手段再高明,也撤不回来了,而且看到的人如大海的水,宽广而无边。
   突然有一天,村干部带着一帮子戴眼镜的公家人来到了麻五婆家,随行的还有扛摄像机的人。
   来人紧紧地握住了麻五婆树皮般的双手,摇晃着说:“五婆,你太伟大了。你的哭丧艺术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呀!”
   五婆懵懵懂懂地回答:“我家那死鬼是叫宝,他早就走了。”
   “五婆,这是北京来的大官。你那天在坟地的哭丧他们看到了,说是快要失传的周礼呀。”村干部在一旁解释道。
   “五婆,你这哭丧是遗失多年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啊!”北京人激动地大声对着麻五婆说,“我们要给您再录一段专业的哭丧视频,要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
   麻五婆浑浊的眼睛茫然地看着大家,忽然发现摄像机正对着自己,如同看见了鬼魅似的,吓得连连摆手。
   “可不敢照相咧,小心我那歪女婿砸了你的家……”

共 23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借五婆的哭丧意在晓谕世人懂得珍惜古老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五婆年轻守寡,一把辛酸一把泪将儿女拉扯长大,但现如今,五婆却没有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时常是有苦难言,唯有在寒衣节给先人烧纸时,以哭丧来缓解心中的烦闷、无奈。五婆哭丧哭得很动情,却被陌生人拍成视频传到网上,这下引起很大的轰动,很多人前来找五婆,但五婆的女婿却认为这是丢人现眼的行为,将拍摄视频的人几番恐吓。五婆到底还是出了名,最终,她才明白哭丧究竟代表着什么。文章有两大内涵,其一是对五婆女婿之类不孝的年轻人进行有力的批判,另外高度赞扬传承千年的古老艺术。文章情节紧凑、悬念合理、哲理深厚,力荐赏析。【丁香编辑: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29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11-21 12:47:16
  哭丧,真是卖力,哭得个五雷震荡,天翻地覆。
闻杰
回复11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5:19:45
  谢谢老师精美的描述,山人敬佩,致茶,冬安。
12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7-11-21 13:01:26
  读老师文章,在看上面的哭灵图片,心里怪怪地。
13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7-11-21 13:02:01
  一篇哭丧,道出了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典。
回复13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5:20:24
  感谢老师的赞誉,山人当继续努力。致茶。
14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11-21 13:06:06
  厚重的文章,五婆的哭灵,那可是民俗中的一绝。
天使的左翼
回复14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5:20:56
  谢谢老师的赞誉,遥祝冬安,致茶。
1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17-11-21 13:48:56
  作者把五婆的哭表,写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如果不是细致观察,能写得这样逼真吗?我看得都眼圈湿润了,足见乔山老师的描写手法多厉害!向老师学习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5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5:22:48
  谢谢老师的美誉,山人惭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们的精美文采是我学习的榜样,再次感谢。致茶,冬安。
16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11-21 16:39:33
  民俗多多,宝典多多。文章描写逼真,如亲临现场。又学了点知识!
回复16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5:25:03
  感谢老先生的赞扬与鼓励,山人要向先生学习,挖掘民族瑰宝,力争为读者奉献出富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好作品来。
17 楼        文友:闰土        2017-11-21 20:42:59
  拜读老师文稿,深感描写细腻,手法独特,把个五婆哭丧描述的淋漓尽致,全文紧扣主题,引人入胜,使读者浮想联翩。
回复17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5:28:45
  感谢闰土先生的美誉,因工作原因没能及时回复,请老师见谅。老师是山人学习的好榜样,我当继续努力,不负老师众望。
18 楼        文友:闰土        2017-11-21 20:50:11
  往往非文化物质遗产,不被人重视,而五婆这一哭,倒哭出了一个非文化遗产,这要感谢那个“好事者”的拍摄。老师这一点描写相当好,伏线压的特别捧。
回复18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22 17:09:39
  感谢老师百忙之中对拙作的关注与点评,再次感谢,敬祝安好。
19 楼        文友:江山娇        2017-11-24 13:44:16
  好一篇揭示生活长理的文章,哭丧不是守旧,也不是迷信,而是财富;不孝子孙的行为,令人厌恶。
20 楼        文友:樱雪        2017-11-29 11:54:13
  祝贺乔山老师作品加精,非常棒,期待更多好文。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0 楼        文友:乔山人        2017-11-30 10:20:10
  谢谢乡党社长的支持,最近太忙很少写文,望谅解。致茶,冬安。
共 23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