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实力写手选拔】读书(散文)

编辑推荐 【实力写手选拔】读书(散文)


作者:白骐瑞 白丁,2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9发表时间:2017-11-24 22:26:21

进入八十年代后,我们开始零星地看到和发现一些真正的东西。在抚宁县城的新华书店,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书当中(那时几乎很少有一本真正的书,都是普及性的、入门性的读物,苍白的很),我偶然发现了一本精装的影印的朱自清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我当时感觉这是具有真正价值的书,具有过去那个时代的价值的书,我买了下来。我当时就是为价值而买——那个时候我们缺乏价值,从那儿放着都会增加东西(出版社出了很多这样的书,不是为了读的,就是为了压文化空白的。也同时是为彰显文化已经兴盛之状)。后来我慢慢地化开了这本书,这里面深藏了新诗初创时所有杰出诗人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使我有机会进入到了上世纪初中国新诗的深海。他们好像在另个时间空间里,他们就像遗失在大海里的东西,异样的奇特和沉实。我曾无数次朗诵郭沫若的《光海》,那里有种神的神奇的光芒。对于诗人李金发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极端怪异而阴暗的人,并因此而死去,他和他的诗也因此消失,我认为他用阴暗变态的心理在写作,走火入魔也可以是种追求形式,当时想。读懂了李金发后我发现他是个很有思想的诗人,他的诗被思引导着,放在现在也很杰出。
   除了看一些文学作品外,我还看了一些智慧性的东西,不只是古典,更重要的是现代。当时我读了弗洛依德(以前我们一直强调智慧的感觉性——生命的感觉,但弗洛依德上升到了生理),读了他的一些文化的文章——他从他医学的角度对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进行了分析,他从生理的角度破解了微妙的文化问题,这在我的视野里是前所未有的,他这样独特的把我带入到一种我从未想像过的智慧空间中(生理的东西是另一种感觉的东西,生理是种感觉)。更重要的是他的《梦的解析》,我慢慢读进去后,我感到这里边有种史诗的庄严感、肃穆感和殿堂感,这让我感到震惊。我感到了史诗的另一种形式。他因科学的原因而记录的一个病例——《少女杜拉的故事》,里面充满了对杜拉不可告人的梦的记录和对杜拉生理细节的反应的记录,找寻病的痕迹。他好像是潜意识小说的源头,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小说或寓言。
   读过弗洛依德后,我找到了读古典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的感觉(我们读哲学书,是在找他们表达思想的那种感觉,什么样的感觉和状态产生了那些思想。那种感觉比文学的感觉大,如果文学的感觉能和哲学的感觉相比,那绝对是经典。读宗教作品也是找它的感觉,这和读诗是相通的,我以读诗的方式读哲学。哲学和自然状态也是相吻合的,比如斯宾诺莎的作品是在非常清明、温和与相通的状态下产生的。不求情绪,只求状态。状态是生理的变化,是情绪进入以后的遗留物)。后来我沉浸于斯宾诺沙的作品中,那是明亮的精妙的智慧。在很多杰出的诗人的作品中,我也找到过这种感觉。但诗人仅限于观看,而他进入了里面——全是里面的东西,在这之前我读过黑格尔,语言虽然美丽而流畅,但感到深奥(有种阻挡),而且太庞大,超出范围的感觉,有些假模假式。我又读了卡夫卡。我知道了,人是如何在漫长的绝望以后的状态中去表现绝望的。在绝望以后的状态中,我已被绝望异化了,这时对已被绝望异化的“我”的表现既为寓言。
   在八十年代末,我读到了杨振宁先生和一个香港记者的一段充满激情的对话。他是研究物理的,他说,当进到物质的深处的时候,他为那秩序井然的结构感到震惊。他想,假设没有一个最终目的,这个世界不会变得这么美妙。他感到了上帝。科学和宗教应该是水火不容的,而且以前我们一直是在用科学反对宗教,但一个科学家在他研究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却感到了宗教。这完全有悖于我以前的认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开始正视。宗教进入到很虔诚的很情绪化的我的视野当中(后来我知道了科学可能起源于宗教,科学的探寻和研究有可能是寻找上帝的一种方式。用科学反对宗教那是科学者的肆无忌惮)。
   买了一些能和宗教联系上的书,类似于《圣经故事》什么的,不是宗教本身的书。爱读西方作品中的和宗教有关的段落,感受着从宗教里面传过来的东西。宗教跟绝望有关系跟痛苦有关系,因为那时我处在痛苦中和绝望中,所以总能找到宗教中的那种感觉(当时在我们唱《红楼梦》的歌曲时就有那种非常强烈的虔诚、痛苦的感觉)。舒婷女士说痛苦使人辉煌,所谓的辉煌就是自大呗,所谓的自大,就是自认为能跟神接近,情绪使然。
   总想买《圣经》,到,哪儿去买呢?秦皇岛市应该有教堂,我就专门坐车到市里,在一个偏远僻静的地方道南,我找到了一个教堂,一位教士似的教中人送给了我一本《新约》。我非常胆怯、非常谨慎地蹑手蹑脚地拿着这本书。它就是宗教本身,这是在安排我们干预我们决定着我们的东西。回来后,我不知道书应该怎么放或放什么地方(当时的心情是讲不清楚的)。
   这时我在读中国的书的时候有了感觉。我读了以片段成书的《老子》和《论语》。对老子只感受其境,而孔子能和生活中的很多具体的东西结合起来。当我们进入到痛苦以后,我们的心态会变得宁静谦和。他的很多智慧,我可感可触。后来我喜欢上了禅宗。禅宗是完全彻底地进入到生活中。禅宗使生活澄明。然后我拿起了《红楼梦》。《红楼梦》最初不稳定,因为人神交插。而进入大观园后,进入生活中后,《红楼梦》开始沉实——这境中所有的物都已成了不动的实物。进入生活后,《红楼梦》进入到禅境,我们开始看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光明大道。
  

共 21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书中自有黄金贵,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看起来是一件平常事,许多人却从书中学到了精华,陶冶了人生,取得了辉煌。看书要有选择,如果什么书都看,可能几辈子都看不完。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老师博览群书,从文学到圣经,从小说到寓言,古今中外,林林总总,可谓饱学之士。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欣赏,学习,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11-24 22:27:00
  向老师学习,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何叶        2017-11-25 07:48:48
  感谢白老师支持晓荷。敬茶!期待更多佳作哈!
何叶
3 楼        文友:杨传球        2017-11-25 14:12:38
  说到书,文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有同感、有共鸣!好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