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曹红颂歌(古风)
下面一组小诗,是作者游历了红学文化古籍以后的感想。经过很多年以来对红楼梦的痴迷和喜欢,以及对作者故乡的向往,终于有机会分几次游览了曹雪芹纪念馆及其黄叶村周围的人文景观,总感觉和以前没有游览以前的想象没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很早以前通过对老一辈红学家的著作的阅读以及《红楼梦学刊》长期坚持订阅有关系,作者生活的环境条件和他在家书中记录的人物。她们的生死离别,兴衰际遇,过很长时间后,常常记在心上,夜不能寐。故而写成几句诗文,以曹红颂歌的方式,永存心间,撑起曹雪芹精神,把理想的梦寄托在天地宇宙的时空,让祖国传统文化永放光茫。同时,也算是对多年来红学的总体纪念。在以后的日子里,给自己人生增加一些厚重,多一些铺垫,孕育一些灵气,更好的得到提高。我想是很有益处的。仅以此言作为序言。时年2117年11月24日
1.水源头
大荒青埂宝石头,
花朵林深水源头。
雨水汇集经此处,
飞流直下樱桃沟。
(据有关资料云:宛平县志,有记载,曰水源头,自明清一来,历来人们来此观看“一拳石”,“元宝石”之说。旁边有水源头。)
2.木石缘
女娲炼石补苍天,
弃石青埂落香山。
年代久远寂寥时,
木石说话证前缘。
(木石缘,曹雪芹先生写作时创作出来的小说人物。以木曰,绛株仙草化身黛玉,石头曰,神瑛侍者宝玉,为传奇背景,演义了“木石前盟”的伟大爱情故事)
3.芹圃茶道
一朝入梦别尘凡,
游人如织茶门前。
爬山涉水绕云雾,
溪水品茶探红缘。
(茶道书屋,旁边有明清文人雅士隐退遗址。如今,在隐退雅士的遗址处设有“红楼茶社”,供来往水源头的人们在此交流心得喝茶。)
4.卧佛寺
告别曹公纪念馆,
松柏大道卧佛前。
臥佛长眠知天下,
传经送宝论香山。
(卧佛寺据说一千多年,兴于明清,至清后晚期萧条。而今善男信女,游人如织。)
5.栈道行
一路向北高山行,
沟壑两岸劲青松。
栈道长廊纵深处,
雾起烟霞挂长空。
(栈道,后人木制木板搭建。直接通往水源头。有神秘雾气袭来,仙境一般。)
6.曹雪芹纪念馆
土瓦茅舍悼红轩,
一间书房笔墨全。
柴扉街门围木杖,
探访霑哥话轻言。
(曹雪芹纪念馆有三间北屋,两间东厢房组成。北屋是他写书吃饭睡觉的地方。)
7.黄叶村
远望柴扉罩围栏,
黄叶村大字高悬。
残杯冷炙酒常赊,
黄叶村里梦红妍。
(远望柴扉,指黄叶村木制围栏。黄叶村,来自敦城一句: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诗句来源,黄叶村里有石刻书法留存。由于发现了敦城残缺不全的诗,才有了黄叶村一说。)
8.曹雪芹文化节
前年庆典三百年,
曹学红学结芹缘。
电车雪芹红迷号,
今年又庆三十年。
(前年,一句。指2015年10月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的门前举行第二届中国古文化节暨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庆典,参加的活动规模空前。
今年,一句。指2017年6月17日在北京植物园第八届曹雪芹文化节即87版红楼梦开播30周年纪念活动,当天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红楼梦开播三十周年音乐会。红楼梦剧组演员再聚首,张国立导演王扶林作曲家王立平一起联袂主持了音乐会。歌唱家陈力专程国外回来唱了红楼梦歌曲。参加的红迷来自全国各地数千人。)
9.青埂峰
水流云在大荒山,
源头古村话当年。
何人青埂峰下过?
借得汉唐写奇传。
(青埂峰,源自曹雪芹红楼梦书中提到的地名,在这里就把樱桃沟的“石上松”坐落的地方当做青埂峰。)
10.红迷品红课
上课评论红心闲,
诗述文章别样参。
曹公举家食粥客,
西山残霞霜叶烟。
(红迷会组织的红迷课一周一次。)
11.曹雪芹小道怀古
一山秋歌唱古今,
谈风论月悼故人。
谁家秋窗无风入?
古碉餐霞情浓深。
顾影自怜忆繁华,
借得荒唐言怀谨。
秋风萧瑟人初来,
香山脚下十万群。
(2017年11月香山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后山樱桃沟木石前盟处,据说是曹雪芹经常走动的地方,筹措红楼梦的故事开头神话缘起。)
12,自嘲
三十言语一段愁,
掩卷嘘声情如秋。
兵年腊月十九春,
洪源野营一抛收。
小草青青雨后犹,
一幅图画识千秋。
红楼梦稿常提示,
学无止境结路由。
13.总结
一路写作若许年,
江山红学杨柳传。
红叶香山不敢忘,
菊韵小说赋真言。
(江山杨柳、江山菊韵是作者投过稿的两个社团,在社团担任主编、副社长、编辑,后来自动离开。但还在菊韵做编辑。江山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