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野草,我和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野草题辞》
《野草》,我前后看了不少于五次,每一次翻阅,我都会暗自庆幸,我和鲁迅是有缘的,那是一种莫名的缘分,一种特有的我和他的彷徨与孤独者的缘分。虽然我们相隔了很多个看不见的时空,但是,我依旧能强烈感觉到他就在我的周遭,在我生命的每一个徘徊点上。
“野草”这个词,在我,它指一片野草地,也指鲁迅的《野草》;它是鲁迅的《野草》,但也还是一片野草地。在我彷徨的时候,我总能从《野草》中与同样彷徨的鲁迅相遇,然后在那一片荒芜的野草地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真实的自己。所以生活中,一旦遇到彷徨、无助,我就会想起野草,想起鲁迅,然后唐突地闯进鲁迅那片几近荒芜的野草地,去找那属于自己和鲁迅的孤独的圣地。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介入我和他,没有谁可以替代他或我,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相通的,彷徨者与彷徨者的心灵的惺惺相惜。
扎根入《野草》,我觉得自己就是宽广的野草地里微不足道的一员,我不必在乎野草以外的现实世界,我不必在乎野草以外的冷眼和落寞,在野草地里,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我只需要安静、孤独,我只需要一片自己彷徨的天空。在这里有我,有鲁迅,有《野草》就够了。
我知道在鲁迅的思想深渊里,有我无法理解、无法到达的国度,但是除去那些,只要在那一片野草地,能找到一个和我同样是彷徨着、孤独着的人,我就能得到最大的宽慰。或许只是心灵想要一个有着相同遭遇的依靠,或许只是想要两颗孤独的心灵彼此吻合,无需过多的言语,有坦然、有欣然,并非空虚,就已让人由衷的欢喜了。
人生,总有这样那样的境遇让你力不从心;生命,避免不了彷徨无助的来袭;生活,难逃轻浮命运的恶意捉弄。连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大思想家——鲁迅,都会有思想负荷、想逃离现实的时刻,更何况我们这些萦萦绕绕的普通人呢?《野草》写尽了鲁迅最深最真最实的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普遍的情感,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君主、达官贵人、英雄、伟人,还是身居委下、不曾扬名的芸芸众生,所有人都有彷徨失落的境遇,在绝望、悲观、痛苦、矛盾的时候,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舒放感情的地方。那时那地那里,就是我们期待的天堂。鲁迅为了宣泄,他选择了撰写他的《野草》,于我,则是扎根在他所描绘的野草地,让自己成为渺小无疆的一棵小草。当然,其他人也有各自治疗苦闷的药方,或者是一片野草地,或者是一片盛放的百花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而我独爱我的野草地。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着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在这片野草地,我看到的鲁迅在孤独彷徨时,他一面否认过去,认为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可又一面希望着、坚持着野草应该获得新生。这是一种生命的韧劲,生命虽然时不时遇见彷徨、无助、孤独,但是,地下的火山一经奔突,烧尽一切野草,却能带来全新的生命,野草会成长得更加灿烂、更加美丽。因此,每当我彷徨孤独时,我都喜欢沉默,沉默在野草地里,感受那一份鲁迅有过的充实,远离开口,不让空虚靠近,把心栖息在无边无际的荒芜的野草地。
鲁迅让我读懂了《野草》;野草让我读懂了鲁迅;而鲁迅和野草,让我读懂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