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秋韵(散文)
我喜欢秋天。
在我的眼睛里,秋,不是一个满目萧瑟的季节,而是一个金黄收获的秋。
秋,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的收获,是农民的收获。大地上的庄稼,经过一个夏季的妊娠,临盆了,终将要分娩,这就是秋来了,不是吗?秋,给农民带来了丰硕的果实。面对着果实累累的秋实,勤劳的庄稼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的笑最有内涵,最有分量,也最有饱满的成色,也最有资格。
经过一个季节的劳作,期盼的心情浇灌了撒下的种子,种子的嫩芽经过一个季节的洗礼,洗礼成了希望,希望在汗水的浇灌下变得茁壮。
秋风把季节染得金黄,黄橙橙的玉米,黄橙橙的稻谷,黄橙橙的梨子,黄橙橙的香蕉……
五谷丰登百姓笑,国富民康乐众生。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金灿灿的金色果实,挂满了枝头,在秋风中欢乐起舞着,舞出了沁人心脾的浓郁馨香……
秋韵流淌,那是丰收的喜悦谱就的美妙音符,拨动着农人的心弦……
丰腴的金秋,是满仓满谷的惬意;丰收的粮食,是溢满舒心的踏实。
秋,实在是一个令人安稳的秋,你能否认吗?所以,我喜欢秋天!
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秋的原野虽然空旷,却很有内涵,具有豪放和内敛的气质,它兼收着大地的坚忍和季节的野性。
此时的秋之原野最为稳重,最有绅士风度了。
我常常去踏秋,站在原野上,看着美丽的秋色秋景,心旌激荡,心旷神怡。古代诗人吟诵道:“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在秋之原上,慢慢彳亍。”现代诗人说:“在原野上吆喝一声很舒服”。我也学着诗人大吼一声,那声音能够滚出去很远,会惊起无数只悠闲的喜鹊,也会让远处觅食的绵羊抬起头来,随后是一声:咩——
踏在原野上,我的心很踏实,我的脚步很随性,可以想很多的东西,想想来年的耕种,掂量掂量今秋的果实,盘算盘算未来日子的成色……原野上的风,可以吹拂掉我内心的不如意,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在此时,都会被秋风荡涤得一干二净。面对宽广无垠的秋之原野,能达到忘我之纯境。踏在秋之原野上,我很轻松、很洒脱、很惬意!
可以什么都不想,让自己完全融入秋风中,让飒飒的风儿把我吹个透,让我豁达起来、透亮起来、舒缓起来……
悲观者面对秋风扫落叶,会掉下感伤的泪水,瘦的诗人也会发出叹息,“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秋风来了,一叶知秋,“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许多人为秋感叹,为叶子的飘落而伤感,诗人的情怀让秋带上了许许多多的伤感和迷茫,为秋蒙上了一层萧杀之气。
面对秋景,毛主席吟诵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可以说,心态的不同,对秋的感受就不同,笔下描摹出的秋之色就不同。
农民喜欢秋,这是因为秋带给他们的是收获和希望;政治家喜欢秋,这是因为有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凋落枯黄。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的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成熟与丰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东坡先生笔下五彩斑斓的秋色。“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笔下独具特色的秋景,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体会到了一片静谧幽美的景色,体味到了秋的饱满、成熟和厚重。
秋之韵,韵在秋叶之静美,韵在秋雨之緾绵,韵在宁静淡泊之境,韵在成熟凝重之气。
听着幽幽的秋声,享受着秋的自然、洒脱,感受着秋的和谐、静美,品味着秋的优雅、神韵。
我喜爱秋,秋之朴实,秋之豁达,秋之厚重!我吟咏秋,秋之诗语,秋之妙音,秋之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