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永遇乐】登山的哲学(征文·散文)
我出生在太行山东麓的一个美丽小城——林州市,我们称太行山为我们的后花园。
想想自已登山也有几年了,每当和登山的朋友在一起,回味起近几年来的登山经历,我们说起的是登山特殊天气,和自已走麦城的事,没有多少人说起山顶风光。可见,在人生的路上,我想这也是一样的感觉。
山高人为峰
说起登山的风雨,最难忘的是那一次暴雨之中的登山。
那时刚开始登山,登山的热情异常高涨,那一天早晨下得还小一点,我原来看下起雨来,就不计划登山了。但是,当我还在床上睡觉时,几个心急的朋友,已到我们平时登山集合点了。看没有人,就打电话给我。我不忍心扫朋友们的兴,就起床,准备好登山的行装,打电话给一个开车的朋友,我们一行六个人就开始了登山之行。
我们是从一个叫石楼的地方开始登山的,雨越下越大,脚下是流淌的雨水。开始我们还会选择干一点的路,后来,脚下的水越来越多,鞋首先湿了。当我们快走到山顶之时,要经过一个山岩,雨水倾盆而下,伞在我们手中,风吹着,也不管什么用了,全身淋湿了。当走上山顶,行走在平坦的路上,由于近几天一直在下,路面好多地方是奔流的水,特别是小溪流的地方,水有二三十厘米深,我们几乎是在水中行走的。
在回来的路上,雨已经停了。同行的杨梅大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望着落日的晚霞,望着山谷中的云海,望着脚下的山顶,深情地说:“山高人为峰,看我们是多么坚强,多大的雨,多高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了。”
是啊,近几年来,因为热爱登山,几乎登遍了林州市境内的高峰,再高的山峰,只要一步一步登,在困难时,咬着牙坚持一下,就能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总想到五台山去看看,总担心路远,一直到现在还未能成行,在网络上看到,林州市云峰禅寺的主持,就是背着行李,风餐露宿,一步一步走到五台山的。
想起杨梅大姐的话,再远的路,只要一步一步地走,总会到达的,而我却忘记了,我感到自已的懒散,总是在找理由。
迷途知返
那是一个深秋,我们三人上午是去石板岩摄影的,中午是在石板岩风情小镇吃过饭,朋友看天气晴好,就决定步行回县城,决定翻一个叫鲁班豁的地方。山的那边,就是回县城的公路,到时可以叫司机来接我们。
因为是深秋,露水河水急浪高,我们几乎是趟着水过的河,水快淹到大腿了,昔日的脚踏石,看不到了,可以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过的河。
想想要走的路,也不能说没有走过,只是二十年前走过了。我们一走到一个叫小花的地方,一出村,就走错了路,走到半山腰,就没有路了,望着鲁班豁就在头顶上,可以说近在咫尺,也能听到山顶人的说话,就是找不到上山的路。
天色已晚,我一想到露水河的水大,可现在我们前又不能上到山顶,我和朋友商量,还是原路返回去,怕天晚了,过不了露水河,那样我们就会困在半路上。好在我们退下来,在夜幕降临之前,平安地过了露水河,让车接我们回家。
在以后的登山岁月中,有了这个法宝,心是坦然的,迷途知返,也是登山人的智慧。
人间有大爱
在林虑山的众多登山路中,有一个地方叫刘家梯,刘家梯上去,能看到太行平湖。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桃花、杏花在山峪之中飞舞。那时刚开始登山,记得从太行平湖下来,风中花香醉人,霞光满天,我们登山队李队长。站在刘家梯红石垒成的石阶路上,李队深情地讲:“太行山脚下,有一对刘姓母子相依为命,有一天,儿子上山去办事,在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失足跌落山谷,当时就没有命了,后来,母亲葬了儿子,拿出家财,找人修了这条登山的路,使登山路变得平坦了。”后来,人们为了记念这位可敬的母亲,人们就称这条登山路名叫刘家梯。
每当我走这条路,就会想起这个传说,感悟到太行山有大爱。
留白
我有一位登山的朋友,喜书法,常听他讲到书法中的留白。我们摄影也是一样,为了题字和落款,有时在摄影的过程中,也常让画面留有一定的空白。
林虑山有一座山峰叫蚁尖寨,上面有石刻,倚阳绝壁。记得我们登蚁尖寨是一个雪后的日子,山阴还有残留下不少雪,我们是从寨门沟登山的,到过寨门沟的人,一定能看到古人手写的两个大字,天险,可见山势险峻。
登山那天,自已有一点感冒,当登到蚁尖寨脚下,朋友们都上去了,我留下来看行李,如果说这一次没有上蚁尖寨,是因为身体原因。
后来,常从蚁尖寨脚下经过,就有意留白了,我感觉在登山过程中,得留下一点空白,也就是得留下一点念想的,在我的内心中,一直感觉得留一点残缺的美。
人生不也是一样吗?学会留白,想起古人说的,花未开,月未圆,我想也是说这个境界吧。
一条狗
每当我从情人岛上到叫太行新部落这个地方,走到东垴村大队部,旁边小自然村,总要到村里看看那条狗,可惜现在那狗不在了,但那条狗的样子,永远留在我的脑际间了。
那是春节后的一次登山,我们从情人岛上来,走到村子里,一条狗叫着,狗瘦得后腿像两支细棍,走路都有一点吃力,后来主人来了,说起这条狗,主人说:“春节山下的孩子接她下山,本来把狗也接上的,谁知狗半路上,跳下来,跑回家了。一条狗,静静地守护着家,吃一点别人家的吃的”。当我们吃饭时,我对这条狗的精神感动,就主动得把碗里的面条,尽可能多的给了这条狗吃。
不知为什么?几年来的登山,让我的精神坚强起来的同时,这条狗的忠诚,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人是需要向狗学点什么的,学一点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