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未敢忘忧负岁华(散文) ——千年老槐树的见证
一颗千年老槐树,静静地矗立在挂云山脚下一个静谧的小山村—王家湾子村。
老槐树像一位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宋、元、明、清的雨露,经历了抗战的洗礼,见证了无数故事,体验了千年的荣辱。
然而,七十二年前的激荡风云,七十二载的悠悠岁月,老槐树早已成为我们心中神圣的诗篇。
当我触摸到她的躯干时,有一种无名的悲怆从心底溢出,她的丑陋会让你惊呆,那被掏空了内脏、被碳化的躯体惨不忍睹,我无法用语言勾勒她的面目。伤痕累累的老槐树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似乎在告诫后人什么。烧空的身躯与她那茂盛的树冠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怎样一棵倔强的老槐树?
“满腹愁肠抚焦洞,一身豪气傲苍天”。我虔诚地看着老槐树,恰逢一个耄耋老人拿着板凳手搭凉棚满脸质疑地向我们走来,老人打量着我们,仰头望了一眼老槐树,深情地说:“有些年青人来这里拍照、嬉戏,甚至还有好几个人一起躲在树洞拍照呐,可惜呀!他们哪里懂得这里的伤疤,这里的痛啊?”也许是时光的流逝,黯淡了刀光剑影,但我从他的目光中读到了岁月蕴藏在他内心的痕迹和沧凉。
老人断断续续地告诉我们,是卢沟桥上的枪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呀。“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加紧了对冀东地区的侵略控制和野蛮的大扫荡。冀东党组织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积极发动和组织冀东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12团李运昌的部下经常在这里活动,随着波澜壮阔的冀东暴动,各阶层人民纷纷投入抗日洪流,迁安的杨十三、杨秀峰抗战的故事家喻户晓,抗战声势浩大,捷报频传。听着老人的诉说,我的思绪也随之飘飞到与这里一山之隔的塔寺峪,那山沟里一个叫“背阴洞”的兵工厂遗址,冥冥之中,我好像又听到了村子响起的枪声,闻到了浓烈的硝烟味道,看到了明晃晃的刺刀,心中的战栗蓦然升起,想跑却拔不动腿,自己也仿佛一棵树就凝固在这里。
老人回忆起小鬼子圈庄、残害人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时仍心有余悸。
1940年,营长杨四路(音)连长马季(音)负伤,在村北山洞养伤,村里百姓每日为他们送水送饭,一个外号“三神仙”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终日照看他们,日本鬼子早就对这个营闻风丧胆,得知营长在这个村子后,疯狂扫荡,把全村人集合在老槐树下,灌辣椒水,皮鞭抽打……但村民就是不说营长的下落。有个叫马满长的小伙硬是被扒光衣服吊在树上,下面用柴火烧,火焰像一条巨蟒,瞬间小伙子的下腹被烧焦,惨叫不止,但小伙至死不渝,硬是活活被烧死。气急败坏的小鬼子居然挥刀砍向老槐树,不想,老槐树流出血一样的液体,小鬼子害怕了,感觉触犯了神灵,歇斯底里地一不做二不休,放火烧老槐树,火焰从干裂的树洞往上窜,穿出树顶怒向天空,熊熊烈火吓得鬼子仓皇逃遁。
让村民没有想到的是,来年春天,经历磨难的老槐树又焕发了别样的生机!古老的槐树谱写了一页感人肺腑的华章,从此村民对老槐树顶礼膜拜!
老槐树见证了妇女主任李凤祥慷慨悲壮的雄姿。她在被小鬼子轮番蹂躏后割掉双乳,扔给四条狼狗,最终连尸首都没有啦,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让老槐树又一次留下了血一样的眼泪。
老槐树还见证了一个村民因口渴无奈,爬到泔水缸(给猪吃的浑水)喝泔水,硬是被小鬼子摁到缸里活活浸死。这,再一次让老槐树流出血一样的眼泪。
……
毁灭和死亡的场面已过多年,然而,血与火的记忆依旧坚如磐石。
老槐树也见证了村民与八路军的深情厚谊。善良的王家湾子的村民,与八路军有着深厚的感情,村西的瓜崖沟至今还掩埋着数名八路军的遗体,当时,牺牲的八路军战士被百姓抬下山,村民以当地的风俗为他们做棺木下葬,入土为安。“青山有幸埋忠骨,长风无声寄哀思”。在这块沃土上埋掉了壮士的尸骨,却掩埋不掉那曾经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雄魄。
说到这里,老人终于露出了微笑说:解放后,到北京工作的马季还经常惦记这里的村民,惦记着这棵老槐树,曾多次捎信问候呐。
这,就是老槐树的魅力所在,不管你与之接触多久,你走的多远,依然会思之,念之,永不忘记!老槐树散发着我们读不尽的内涵,她是神圣和庄严的,她纳天地之灵气,享人间之香火,尽管她被弹片划破肚皮,子弹穿过心窝,烈火焚烧五脏,可她依然将根须牢牢抓住这片土地。可以想象,深扎地下的庞大根系,又该是一副怎样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是它们在延伸着老槐树绵长的生命,让老槐树手托四季,把一个又一个年代染绿!
老槐树之所以依旧苍劲,是想让山村继续酝酿浓浓的恬静温馨,更想让我们牢记这血的历史!
尽管日本右翼势力至今否认他们的侵略行径,在教科书中无一字书写他们所犯下的灭绝人寰的罪行。岁月无痕而心有“余迹”呀!
仰望历史的天空,触摸着老槐树,让思绪沉淀。
身处太平盛世的我辈,更应该记住老槐树默默的嘱托,无愧先祖,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心忧天下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写到:“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岁华”。历史的烽烟已过,但教训是惨痛的,记录历史悲壮的老槐树还在!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永存!
来年春天,经历磨难的老槐树又焕发了别样的生机!
拜读佳作,问好,祝冬日愉快!